西安事变纪念馆
- 作品数:87 被引量:20H指数:2
- 相关作者:邓普迎时婷李敏王梅蔡峰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西安邮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传统文化对纪念馆的启示
-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中,笔者对于纪念馆的建设提出纪念馆展厅建筑应肃穆和谐,纪念馆陈列展览应符合民族的审美心理,纪念馆应重视自身环境建设,谨慎选择栽种的植物,善用山水做点缀。
- 蔡峰
- 关键词:纪念馆建筑风格空间环境传统文化
- 文献传递
- 西安市非文博系统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藏品现状及相关问题刍议被引量:2
- 2020年
- 面对西安市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文物藏品观念对近现代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存在不适应性,有待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图书档案系统和教育系统是西安市非文博系统国有单位文物收藏的主力军,各种类型的纸质纤维类藏品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行业博物馆的发展势头良好,新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有待提升,教育系统的博物馆需加强公共服务意识和展陈方式,宗教单位则是西安市今后文物保护工作不容忽视的阵地。
- 崔钧平谭银萍
- 试析纪念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界限问题--以西安事变纪念馆为例
- 馆教育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校对青少年教育的多元化要求,使得纪念馆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得到了普遍认可.但纪念馆因其特殊性又存在教育的界限问题.文章集中探讨纪念馆在...
- 时婷
- 关键词:青少年服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
- 近现代纪念馆对当代治国理政资政育人的现实意义探析
- 2021年
- 作为博物馆的重要分支,纪念馆所陈列展示的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馆承担着让广大民众了解革命历史、弘扬革命文化、传承革命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重任,是大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新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转变成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自信的需求持续强烈。作为纪念馆,讲好革命故事、让历史说话、让历史背后所阐释出的精神内涵给予现代人以借鉴和警醒,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本文通过对纪念馆教育功能的阐释和分析,探析纪念馆在当下如何做好为治国理政、资政育人的服务工作。
- 时婷
- 关键词:纪念馆治国理政资政育人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博物馆事业
- 中国博物馆事业是党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就开始在其领导下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开展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改造旧有博物馆和建设新型博物馆的方针政策,博物馆有了质的变化和长足发展。"文化大革...
- 王梅
- 文献传递
- 当前博物馆(纪念馆)管理体制分析与思考--以西安事变纪念馆为例
- 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纪念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博物馆、纪念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博物馆、纪念馆需要改变,而管理体制是制约博物馆、纪念馆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以博物馆、纪念馆管理体系发展沿革为基础,结合西安事变纪念馆管理...
- 时婷陈斌
- 关键词:纪念馆法人治理结构
- 杨虎城将军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 1997年
- 张忠发姚桐文
- 关键词: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救国将军中央红军历史功绩
- 西周柳叶形青铜短剑研究
- 2019年
- 流行于西周中原地区的柳叶形青铜短剑,因复合剑柄技术而与众不同。它的衍化始终以强化剑柄为线索,最终衍化出身柄连铸的新型短剑,成为秦式短剑的重要源头。除了自卫、征战以外,西周柳叶形青铜短剑还应具有一定的刑罚功能。
- 谭银萍崔钧平
- 关键词:西周青铜短剑
- 沈萍为西安事变纪念馆捐赠张学良遗物
- 11月28日,在西安事变81周年来临之际,张学良夫妇晚年的护士长沈萍,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张学良、赵一荻夫妇晚年4件遗物捐赠给西安事变纪念馆收藏,包括一把长期放在张学良枕头旁的手电筒、一把时常放在外出轮椅上的伞、一个署有张学...
- 邓普迎
- 西安事变纪念馆介绍
- 1996年
- 西安事变纪念馆介绍白淑芳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甲字69号(原张学良公馆内),现对外开放的有张学良公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张学良公馆建于1935年秋,原属西北通济公司。1935年9月,成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代行总...
- 白淑芳
- 关键词:西安事变纪念馆蒋介石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