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桂林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69 被引量:131H指数:6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文化科学
  • 16篇政治法律
  • 12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教学
  • 13篇高校
  • 12篇思政
  • 10篇思政课
  • 8篇旅游
  • 8篇媒体
  • 8篇教育
  • 7篇政治
  • 7篇思想政治
  • 7篇主义
  • 6篇大学生
  • 6篇课程
  • 5篇政治理论
  • 5篇政治理论课
  • 5篇视域
  • 5篇思想政治理论
  • 5篇思想政治理论...
  • 5篇理论课
  • 5篇高校思政
  • 4篇动员

机构

  • 60篇桂林旅游学院
  • 7篇广西师范大学
  • 6篇桂林理工大学
  • 4篇桂林航天工业...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科技部
  • 1篇华天南京工程...
  • 1篇中国铁路哈尔...

作者

  • 1篇吴玉鸣
  • 1篇李永强
  • 1篇高金岭

传媒

  • 3篇学校党建与思...
  • 3篇湖北开放职业...
  • 2篇思想政治课教...
  • 2篇档案与建设
  • 2篇桂林师范高等...
  • 2篇传媒论坛
  • 2篇领导科学论坛
  • 2篇山西农经
  • 2篇高教论坛
  • 2篇太原城市职业...
  • 2篇科技视界
  • 1篇理论观察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农村科学实验
  • 1篇活力
  • 1篇党政干部论坛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农技服务
  • 1篇质量与市场
  • 1篇新闻战线

年份

  • 2篇2025
  • 11篇2024
  • 5篇2023
  • 11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史资源有效融入“纲要”课教学的价值与理路被引量:2
2022年
地方史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能够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大历史”进行丰富而细致的再现。将特定区域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地方史资源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是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举措。新时代“纲要”课教学应紧扣课程目标,科学利用地方史资源;瞄准学生学情特点,合理利用地方史资源;围绕特定教学内容,多样化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准确把握“小地方”与“大历史”之间的历史逻辑,进而对“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产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金晔甘鹏飞
关键词:地方史资源实效性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高校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载体,在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同时,也对“教”与“学”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通过尝试探索“主导—主体”结合模式、多元互动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模式,推进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课高度融合,实现思政课改革的精准化和创新点。
刘旸娄佳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被引量:8
2020年
通过构建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7年间新疆各城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有关面板数据,进行多层次因子分析,探究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新疆形成特色农产品优势特色区域、实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2010-2017年间,新疆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生产基础条件水平不断上升,人均规模化水平发展平稳,市场化水平明显下降,产出绩效水平波动较大。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充分考虑新疆的实际情况,加大农业生产科研投入,稳定特色农作物的产量,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从而将独特农业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
刘旸侯岚芬邢梦昆
关键词:特色农业评级体系
“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2025年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发力点。“大思政课”作为基础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将会有力助推思政课的协同育人。文章以“大思政课”为视角,分析思政课协同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构建思政课教学内容协同供给机制、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共享机制、思政课教师队伍协同发展机制,以期推动思政课建设有新气象新作为,发挥好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
张雷高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
2025年
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问题。目前,“数字下乡”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之一,其贯彻落实需要建立完善的实现机制。该文重点探讨了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强调只有从顶层设计、系统集成、人才培育、制度完善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才能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马丽萍
关键词:数字化
湘江战役精神内涵探究被引量:1
2022年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广西桂北地区突破湘江天险,在极端危险中冲破了国民党军精心构筑的口袋阵,彻底粉碎了敌人妄图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东岸的险恶阴谋。红军将士视死如归、一往无前,在绝境中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最终走向希望,为中国共产党由战略被动变战略主动的历史性转折提供了契机,也为实践民族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深入研究湘江战役精神的内涵,对于加强党史教育、增强历史自信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程明明
关键词:革命英雄主义大局意识
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力的生成逻辑与优化路径被引量:6
2020年
社会动员力作为中国共产党一项重要的政治能力,与中国革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关联。中国共产党缘何会有社会动员力?本研究从合法性、合伦理性与合情感性此三重逻辑展开思考,探索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力的生成基础,尝试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动员力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探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力建设的优化路径。
李永强李杰刘金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生成逻辑
基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导游讲解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21年
文章介绍了大学生导游讲解能力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旅游院校大学生导游讲解能力的培养概况。同时,从志愿服务的视角分析,指出了将志愿服务活动和大学生导游讲解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重要性。文章以桂林雁山园旅游景点为基地,阐述了如何依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大学生导游讲解能力的具体实践过程。得出结论是要积极利用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不断培养旅游专业大学生导游讲解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阳德平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
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全媒体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是时代发展所需,是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伴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演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泛媒介化”“泛娱乐化”“泛自由化”的冲击与挑战日渐加剧。对此,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党对意识形态治理的全面领导、提升优质内容的供给能力、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等方法不断巩固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成效。
赵玲玲杜兴发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档案史料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流课程建设的价值与理路
2023年
档案史料作为记录历史活动的原始信息,是拓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资源需要利用的第一手材料。在“纲要”一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档案史料的有效运用具有提高学生把握历史规律的高级水准、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等价值意蕴。新时代一流“纲要”课建设应加大各类型档案的发掘力度,搜集能够契合“纲要”课教学目标、反映近现代历史发展主流、解释重大历史问题的档案史料充实课程教学资源,并在引导学生甄别档案史料真伪性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其“问题意识”和“质疑态度”。
唐蕙李爱民程明明
关键词:档案史料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