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作品数:119 被引量:49H指数:3
相关作者:曹晓宏钱万民李万杰张勇李得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玉溪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文学
  • 12篇历史地理
  • 10篇语言文字
  • 9篇文化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6篇艺术
  • 5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2篇文学
  • 12篇彝族
  • 12篇文化
  • 10篇诗学
  • 10篇文学批评
  • 8篇小说
  • 7篇乾隆
  • 6篇代文
  • 6篇叙事
  • 6篇乾隆帝
  • 6篇古典
  • 5篇诗歌
  • 4篇语言
  • 4篇清词
  • 4篇全清词
  • 4篇民族
  • 4篇火把节
  • 4篇汉语
  • 4篇补遗
  • 3篇当代文学

机构

  • 111篇楚雄师范学院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凯里学院
  • 2篇中国作家协会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6篇杨荣昌
  • 6篇陈圣争
  • 4篇洪丽霁
  • 3篇袁愈宗
  • 2篇陈永香
  • 2篇徐林
  • 2篇王雪力
  • 2篇张勇
  • 1篇李万杰
  • 1篇钱万民
  • 1篇周敏
  • 1篇季红丽
  • 1篇曹晓宏
  • 1篇姚霁珊
  • 1篇王明东
  • 1篇胡云
  • 1篇常建香
  • 1篇刘湘萍
  • 1篇杨国才

传媒

  • 43篇楚雄师范学院...
  • 7篇金沙江文艺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文艺争鸣
  • 2篇体育科研
  • 2篇曲靖师范学院...
  • 2篇中国韵文学刊
  • 2篇粤海风
  • 2篇创作与评论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语言与文化论...
  • 1篇中国书法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戏剧之家
  • 1篇当代经济
  • 1篇当代文坛
  • 1篇边疆文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21
  • 14篇2020
  • 28篇2019
  • 18篇2018
  • 14篇2017
  • 16篇2016
  • 11篇2015
  • 2篇2014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彝族火把节被引量:1
2018年
彝族火把节的存在谱系大致有原生态、次生态、官办几种形态,原生态的火把节活动是以祭祀火神、祖先,驱邪祈福为核心,其次才是其他娱乐性的狂欢活动;火把节来源传说谱系中,原生态是祭祀神灵祖先英雄的传说及扑灭害虫、击退鬼怪的传说,次生态是对先贤死者的祭祀传说,最后是反抗天上人间的权利的传说;火把节非遗保护谱系分为申报非遗的过程、成为非遗项目后的情况、后非遗时代发展路径探讨几个方面。
陈永香马红惠李得梅胡云
关键词:火把节文化认同
杨慎《滇南月节词》与滇南城市风貌
2021年
杨慎的《滇南月节词》通过对滇南城市地理物候、自然景观、形制格局、经济生活以及节庆民俗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明中叶滇南城市的整体风貌。《滇南月节词》既是这一时期滇南城市的立体画卷,也是升庵词艺术特色的较好体现。
陈婷婷
关键词:自然地理
老挝留学生HSK四级成绩多元分析
2016年
以凯里学院老挝留学生的HSK四级成绩作为研究分析依据,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对老挝留学生的HSK四级成绩进行详细分析,从总体状况、平行班成绩对比、男女对比、分项技能对比四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老挝留学生的汉语速成动机与传统教学法相契合,该法对通过HSK四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徐林张勇
云南大姚县昙华彝族丧俗探析
2020年
云南大姚县昙华彝族积淀下来的特殊丧葬礼仪,在程序上严谨繁琐,在内容上多样丰富,在内涵上厚重深刻。其中融入了昙华彝族豁达对待死亡的自然生命观、灵魂不灭的感悟以及对后人的精神教导。
付昀夕
关键词:彝族丧葬礼仪
唐宋诗词语言中量词的变异使用考察被引量:1
2018年
唐宋时期的语言处于中古汉语时期,这一时期的数量词和动量词系统呈现出由发展到成熟的承继性状态。这些数量词和动量词均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量词出现了语言的变异使用。在对这些量词的变异使用进行考察之后发现:数量词在唐诗中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出现明显的语法化特征,但到了宋词里却完成了语法化需经历的三个途径,即语义迁移——语义泛化——语法意义。一方面这些量词语法化的完成为其变异使用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语义的双向选择也让量词突破常规搭配成为现实;其次量词强大的"摹形"性为其变异使用提供了可能。
徐彩玲
关键词:唐诗宋词数量词动量词
白族《进亲文》的传承现状及思考——基于云南省南华县雨露白族乡民间传统文化的考察
2016年
云南省南华县雨露乡《进亲文》是白族举行婚礼时请"先生"念的吉利辞,是婚礼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雨露白族乡民间传统文化的考察,全面展现《进亲文》的主要内容和传承场域,并分析其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鲁国贵
关键词:白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现状
她的爱
2021年
如果时间停止……她的爱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华丽的包装,如空气一般,溢满我们生活的空间,无色无味,无影无踪。以前读过很多写母亲的作品,总喜欢把母亲比做照亮我们心灵的点点繁星,沁人心脾的幽幽花香,或是温暖舒适的休憩港湾……可母亲到底应该比做什么,才能表达我们心中的感情呢?母亲就是母亲,母亲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又需要比做什么呢?
张楠(彝族)
关键词:繁星
浅谈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彝剧的形成与发展
禄劝彝剧是一种说唱艺术,是结合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学为一体的新兴民族剧种,禄劝彝剧的发展从无到有,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彝剧的单一化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结构形式,结合了单一的"家歌"、"山歌"、"花灯戏"的多...
李颺张开仙
关键词:彝剧
古典汉语诗学与彝语诗学创作特征比较论被引量:1
2018年
古典彝语诗学与汉语诗学相比较,其作者的宗教色彩更为浓厚,其身份也具有多重性。汉语诗学理论家一般都是普通的知识分子,其大部分的宗教信仰意识比较淡薄,他们大都能诗能文,基本脱离了生产劳动。二者在创作上都有一定的封闭性,在各自的文化环境中自成系统,都具有历史传承连续性的特点,但相对来说汉语诗学更能吸纳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二者的创作思维也有相似的地方,都具有直观性和实践经验性的特点。在诗学理论的溯源上,二者都喜欢把自己的理论根基向远古追探,都有一种"圣人"情结,只不过汉语诗学在根上追溯得更远更形而上,往往从宇宙、天地、人生的高度来定位其理论。彝语诗学与汉语诗学在创作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创作主体性方面。
袁愈宗刘湘萍
关键词:汉语诗学
《全清词·雍乾卷》新补四家词作47首被引量:1
2017年
《全清词·雍乾卷》共收词人近955家,词作4万余首,堪称雍乾词作整理汇编的集大成者。然而,由于清代词集文献复杂,遗漏自是在所难免。笔者在翻检清人词集时,为之辑补四家词作47首,以补其阙漏。
陈圣争
关键词:沈德潜补遗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