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334 被引量:779H指数:11
- 相关作者:王荣江徐贵权赵科天张旺管爱华更多>>
-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挑战与回应——社会组织参与的视角被引量:40
- 2019年
- 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危机情境,单凭政府自身力量已经无法有效地应对公共危机。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尤其是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独特的优势与功能,成为新时代中国政府有效治理公共危机的必然选择。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主要源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推动,新公共治理理论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西方发达国家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成功经验则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参考。基于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现实挑战,应以新公共治理理论为指南,理性借鉴西方发达国家NGO参与的有益经验,从政府层面、社会组织层面以及社会心理文化层面入手,树立正确的社会组织参与理念,营造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严格规范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增强其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现代公民文化建设,夯实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基础,从而有序推进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进程。
- 金华
- 关键词:公共危机社会组织
-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被引量:1
- 2022年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根据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畅通循环,内在要求是高水平自立自强,坚实基石是强大有效的国内外市场。建构畅通循环、高水平自立自强和强大有效的国内外市场,能为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舒筋活血、扩胸强能、强健肌体。构建新发展格局须做到:在畅通循环中打通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脉络,在高水平自立自强中增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在壮大市场中强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肌体。
- 李陈许琳梓
- 关键词:自立自强
-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高校思政课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深刻认识,通过抓好第一课堂、重视实践教学、用活网络平台等路径,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 胡风霞
-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
- “第二个结合”的历史生成与实践进路探究
- 2025年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华大地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从历史进程看,二者的结合经历了初步探索、成就与曲折、反思与发展、丰富和创新的过程。从内在根基看,二者能够结合就在于,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传统大同理想目标相仿,马克思主义实践与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精神相通。从实践进路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把准相结合的方向;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明确相结合的内容;要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拓展相结合的路径。
- 刘宇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生成实践进路马克思主义
- “千万工程”经验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千万工程”是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与典型范例,是新时代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参考,以“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千万工程”与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出发点都是增进最广大农民的福祉,着力点均为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落脚点都为增加最广大农民的满意度。“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遵循着一定的逻辑,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性是逻辑基础,切实解决好农民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是逻辑节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逻辑关键。以“千万工程”经验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机制,要逐步推进供给机制由“自上而下”供给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创新的转变、运行机制由“单一化”范式到“多元化”模式的转换、评价机制自“被动型”接受至“主动型”改革的转化,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能动性。
- 韩园园
- 关键词:乡村治理农民
- 论“两个结合”视域下周恩来的崇高精神与时代价值
- 2025年
- 习近平用“六个杰出楷模”称赞周恩来的崇高品质与精神风范,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周恩来的崇高精神。立足于“两个结合”的视域,周恩来的崇高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从“两个结合”的视域来看周恩来的崇高精神的科学内涵,就是着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其中,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统领对中国具体实际的认知判断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从“两个结合”的视域来感悟周恩来的崇高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是用周恩来的崇高精神激励我们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并不断地增添对我国文化自信自强的豪气。
- 邵广侠严明
- 关键词:周恩来中国共产党
- 维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制度性创新--聚焦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思考被引量:5
- 2011年
- 在新世纪新阶段,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已成为我国各地在改革发展中维护稳定大局的普遍选择。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等重大事项,是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推进载体和加速器,同时也是事关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关系状况的敏感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既是有效破解如何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难题的制度性创新,也是一种体现稳定工作思维方式、实践方式重大转换和质的飞跃的制度性创新,同时又是以群众利益为本的制度性创新,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要全面兑现自己的价值承诺,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
- 徐贵权
- 关键词:重大事项群众利益改革发展稳定
- 周恩来统战工作的重要方式探析
- 2023年
- 周恩来是我党统一战线事业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者,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他始终战斗在统战工作的第一线,其高超的统战智慧往往是通过具体统战工作的重要方式予以体现的。周恩来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式有情理交融、求同存异、因势利导、耐心等待、率先垂范五种。周恩来统战工作方式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情理交融,体现了周恩来统战工作方式中的和谐性;求同存异,体现了周恩来统战工作方式中的辩证性;因势利导,体现了周恩来统战工作方式中的灵活性;耐心等待,体现了周恩来统战工作方式中的人本性;率先垂范,体现了周恩来统战工作方式中的引领性。
- 邵广侠
- 关键词:周恩来统一战线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政课的融合路径被引量:5
- 2023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融合是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政课理论教学的融合要找准融合点,注重情境创设,关注学生困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既可融入校外实践活动,也可融入校内实践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政课教学的环境融合要做到与校园物质环境、校园人际环境和校园舆论环境相融合。
- 明成满赵辉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论马克思批判观的哲学意蕴--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谈起被引量:1
- 2020年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展现了鲜明的批判特质,它所宣示的立足于现实,对“现在的世界”及“自我”进行“无情的批判”的本质要义,体现了马克思批判观的彻底性和科学性。通过解构来实现建构是马克思批判观的重要使命,从多维辩证的角度进行阐释,在理论彻底中掌握群众并变成物质力量是其实现进路。以资本逻辑的瓦解为基础建构“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不但可以更好地挖掘马克思批判观所蕴含的价值旨归,克服日益蔓延的、滋生悲观怀疑论的泛道德化等错误批判观,而且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的解放”的理论价值,助推“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刘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