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作品数:399 被引量:1,870H指数:20
相关作者:曹刚张再康石晶石玉娥柯向梅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8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0篇医药卫生
  • 48篇文化科学
  • 10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62篇中医
  • 39篇教学
  • 26篇数据挖掘
  • 26篇国医
  • 24篇血管
  • 23篇细胞
  • 22篇国医大师
  • 20篇中医药
  • 19篇中药
  • 19篇慢性
  • 17篇疗效
  • 13篇蛋白
  • 13篇心肌
  • 12篇药理
  • 12篇应激
  • 11篇原发性
  • 10篇针刺
  • 9篇肿瘤
  • 9篇临证
  • 6篇头痛

机构

  • 392篇河北中医学院
  • 7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8篇河北省中医院
  • 18篇河北省人民医...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石家庄职业技...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四川大学
  • 5篇石家庄市中医...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河北以岭医院
  • 4篇河北省中医药...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白求恩医务士...

作者

  • 20篇贾春生
  • 14篇张莘
  • 14篇张选平
  • 14篇支政
  • 13篇王建岭
  • 13篇石晶
  • 12篇李晓峰
  • 12篇孙彦辉
  • 11篇徐晶
  • 11篇杜玉茱
  • 10篇于文涛
  • 9篇朱学亮
  • 9篇李伯英
  • 9篇赵静
  • 8篇方朝义
  • 8篇李爱英
  • 8篇李俊蕾
  • 7篇赵京山
  • 6篇侯仙明
  • 6篇武密山

传媒

  • 19篇河北中医药学...
  • 18篇中华中医药杂...
  • 16篇河北中医
  • 15篇针刺研究
  • 14篇时珍国医国药
  • 1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0篇中医杂志
  • 10篇中国中医基础...
  • 9篇World ...
  • 7篇中国针灸
  • 7篇中成药
  • 7篇中国病理生理...
  • 7篇环球中医药
  • 7篇解放军医药杂...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生命的化学
  • 6篇教育教学论坛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24篇2023
  • 34篇2022
  • 54篇2021
  • 35篇2020
  • 41篇2019
  • 42篇2018
  • 38篇2017
  • 55篇2016
  • 52篇2015
  • 17篇2014
3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清洁Ⅱ级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腹主动脉,采用贴块法培养VSMC,DMEM培养基正常培养的VSMC为空白对照组、含有10 ng/ml PDGF培养基培养的VSMC为PDGF刺激组(PDGF组)、含有10 ng/ml PDGF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HSYA干预的VSMC为HSYA不同浓度组(HYSA 浓度分别为1、5、10、20、40及60 μmol/L).采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的HSYA对VSMC增殖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水平及跨膜信号转导蛋白分子的磷酸化水平.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PCNA的表达.结果 HSYA不同浓度(1、5、10、20、40及60 μmol/L)组VSMC增殖水平均低于PDGF组(P均<0.05),且呈浓度依赖性.HYSA不同浓度(5、10、20及40 μmol/L)组PNC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PDGF组(P均<0.05).PDGF组PDGFR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HSYA不同浓度(5、10、20及40 μmol/L)组则均低于PDGF组,且呈浓度依赖性(P均< 0.05).PDGF组MEK和ERK1/2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而HSYA不同浓度(5、10、20及40 μmol/L)组则均低于PDGF组,且呈浓度依赖性(P均<0.05).结论 HSYA可抑制VSMC增殖、降低PCNA表达,其可能是通过阻断MEK/ERK1/2信号通路抑制大鼠VSMC增殖的.
赵京山郭浅妤赖少鸿张赏月韩洪利
关键词:细胞增殖
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下丘脑外侧区瘦素受体、食欲素A和食欲素受体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逍遥散抗应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逍遥散组各2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两组以每天3 h束缚制动方式连续21天建立慢性应激动物模型。在造模第1天,逍遥散组灌服逍遥散混悬液3.85 g/(kg·d),其余两组灌服生理盐水1 ml/100 g。记录实验第0、7、21天时大鼠体重、摄食量以及旷场实验行为学变化;实验第22天测定血清D-木糖及下丘脑外侧区中食欲素A(OXA)、瘦素含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下丘脑外侧区中瘦素受体(ob-R)、OXA与食欲素受体1(OX1R)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b-R、前食欲素原与OX1R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摄食量以及在旷场实验5 min移动总距离和中央区总穿格数明显减少,血清D-木糖含量下降,下丘脑外侧区中OXA、OX1R蛋白表达降低,ob-R蛋白及mRNA表达、瘦素含量升高,前食欲素原、OX1R mRNA表达下降(P<0.05或P<0.01)。逍遥散组上述各指标均较模型组改善(P<0.05或P<0.01)。结论逍遥散调节食欲抗应激的中枢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外侧区中Leptin-ob-R-OXA/OX1R摄食通路有关。
王杰鹏王少贤方朝义旷湘楠王一旭赵丹
关键词:慢性束缚应激逍遥散下丘脑外侧区食欲素A
艾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5
2020年
目的:比较艾灸与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0例,脱落2例)和针刺组(30例,脱落2例)。针刺组穴取患侧内膝眼、犊鼻、鹤顶、血海、梁丘、足三里、阿是穴行针刺治疗,留针30 min;艾灸组采用艾灸箱于膝关节局部进行治疗,每次60 min,两组治疗均每两天1次,连续4周,共计14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评定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β、MDA含量及血清SOD活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血清TNF-α、IL-1β及MDA含量均降低(P<0.05);SOD活力均增高(P<0.05)。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血清TNF-α、IL-1β及MDA含量较低(P<0.05);SOD活力较高(P<0.05)。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9.3%(25/28),优于针刺组的42.9%(12/28,P<0.05)。结论:艾灸和针刺治疗均能减轻KOA症状,且艾灸疗效优于针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有关。
陈瑜王锐卿刘敬萱张子迪贾叶娟吕九亨石晶徐晶贾春生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艾灸炎性因子
慢性束缚应激大鼠下丘脑弓状核ob-R与CART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模型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中瘦素受体(ob-R)和可卡因-安非他明调节转录因子(CART)蛋白和基因表达变化及逍遥散调节作用。方法:1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7、21d模型组,7、21d逍遥散组,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外观表征、体质量、摄食量变化,间苯三酚法检测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免疫荧光双染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测各组大鼠下丘脑ARC中ob-R和CART蛋白和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摄食量下降,血清Leptin含量和下丘脑ARC中ob-R与CART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逍遥散则有相应的调节作用。结论:应激状态下进入下丘脑ARC过多的Leptin与ob-R结合后,促进了CART过度表达,这可能是应激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下降的中枢神经内分泌机制之一,也可能为逍遥散调节机体食欲和能量代谢的主要作用靶点之一。
旷湘楠王少贤方朝义王杰鹏刘时乔
关键词:弓状核逍遥散
关于微信公众平台教辅功能的几点思考被引量:8
2017年
近年来,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教辅工具在高校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笔者结合药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介绍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功能及应用概况,重点阐述将其应用于辅助教学的思考,包括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意义,并就更好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提出一些建议。相信随着微信公众平台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在高校教育领域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更多创新空间。
孙晓润钱卫国林悦张晓璐张建平张伟李翠轻王瑞玲张璇
关键词:教学
中医经典课程在服务"健康中国"中的思考
"大健康时代"的到来,是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的一个重要机遇,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遵循中医教育规律,特别是中医经典课程中医的精髓,在中医经典教学过程中,同时要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
丁跃玲班光国葛美娜
关键词:思政教育人文精神
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骨架蛋白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足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4、Synaptopodin的干预作用,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减少蛋白尿,防治DN的可能作用机理。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C组)10只,其余4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1%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DM)大鼠模型,72 h后尾静脉取血检测血糖,血糖≥16.7 mmol/L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成模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M组)、化瘀通络中药组(Z组)、厄贝沙坦组(I组)。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干预,16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 h UTP)、血凝及血小板参数等指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足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4、Synaptopodin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24 h UTP明显升高(P<0.01),血凝、血小板相关指标均出现明显变化;与M组相比,24h UTP均明显减少(P<0.01),血凝、血小板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I组比较,中药组大鼠24 h UTP明显减少(P<0.05)。与C组相比,其他各组大鼠肾组织α-actinin-4、Synaptopodin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M组相比,两治疗组两种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I组比较,中药组大鼠Synaptopod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以上结果说明化瘀通络中药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高粘、高凝状态,上调足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4、Synaptopodin,维持足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有关。
陈志强方敬徐晶张江华李黎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化瘀通络中药尿蛋白
生物化学在线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教师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了生物化学在线课程。教师通过利用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注重引入思政教育,构建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线学习实践和调查反馈显示,学生对在线课程大多持认可态度,并希望今后能继续开展线上教学方式。教师充分认识到线上教学由应急化转向常态化,需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线上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最优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最佳的学习效果。
安然安丽平王伟刘玉潘琢李云峰
关键词:生物化学线上教学课程建设
基于关联规则对血管性痴呆方药组成规律的文献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方药组成规律。方法利用CNKI数据库检索到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文献101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该文献方药组成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挖掘方法包括药物出现频次统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01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67味,其中使用频次超过10次以上的药物共计33味;当支持度为20条件下,共得到药对14个;在置信度≥0.9的条件下,共得到药对1个。结论活血化瘀、补肾填精、化痰开窍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最常用的药物,石菖蒲和黄芪,丹参和石菖蒲,川芎和黄芪等药对为治疗血管性痴呆常用配伍。
董菲于文涛李强郭莲杨真卿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数据挖掘关联规则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张锡纯对弦脉的认识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两录》中有许多关于脉象的记载,其中关于弦脉及其复合脉象的颇多。通过与历代医家关于弦脉的认识,我们不难发现,张氏对弦脉的诊识有着自己的总结和经验,并将历代医家对弦脉的认识进行补充,对我们后世对于弦脉的认...
申晓日张城浩王杰鹏于文涛方朝义王香婷
关键词:弦脉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