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作品数:159 被引量:1,186 H指数:13 相关作者: 李小芳 更多>> 相关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苦荞PAL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2024年 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苦荞PAL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家族的基本特征和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苦荞PAL基因家族共包含5个成员,分布于4条染色体上,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介于688~722 aa;所有蛋白质理化性质相似,分子质量介于74 453.74~78 377.58 u,等电点介于5.64~6.28,均为稳定性蛋白和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所有蛋白质均定位于细胞质中;苦荞PAL基因家族与大豆有6对共线性基因,与紫花苜蓿有3对共线性基因;苦荞PAL家族蛋白质序列同源性较高,二级结构及保守基序的保守性较强,所有蛋白质均含有一个由Ala-Ser-Gly构成的MIO(亚甲基咪唑酮)活性基团;不同物种类群的PAL蛋白在进化上相对独立且保守;苦荞PAL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含有大量光响应、激素响应、胁迫响应和发育相关顺式作用元件。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5个PAL基因在苦荞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FtPAL2基因在苦荞花器官中特异性高表达。 王清海 贾燕华 罗嫣然 王安虎关键词:苦荞 PAL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凉山州贫困山区农户生计成果的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熵值赋权法和聚类法,对四川省凉山州县域农户生计成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生计成果空间差异明显,生计成果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地理资源禀赋较高的安宁河流域"5县1市",生计成果水平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和比例较高的11个县域。 何仁伟 李立娜 赵一凡关键词:贫困山区 温度对生物净化滤柱中氨氮、铁、锰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温度是生物净化滤柱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生物净化滤柱处理模拟含氨氮、铁、锰地下水,考察水温从约25℃降到约6℃过程中氨氮、铁、锰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出水氨氮、总铁、锰的浓度分别低于0.15mg/L、0.1mg/L、0.05mg/L,均低于国家标准。出水总铁、锰均未受到水温下降的影响,但是出水氨氮浓度逐渐从约0.02mg/L升高到约0.12mg/L。进一步分析发现,铁主要在滤层的0~0.4m段去除,去除效果没有受到水温变化的影响。氨氮、锰主要在滤层的0~0.8m段去除,其沿程浓度均随水温降低而明显升高。氨氮、锰的生物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水温为24.6℃、15.3℃、6.7℃时,两者的动力学常数k分别为0.154min^-1、0.186min^-1,0.143min^-1、0.175min^-1,0.103min^-1、0.163min^-1;半反应时间t(1/2)分别为4.51min、3.72min,4.83min、3.96min,6.72min、4.24min。随着试验水温的降低,氨氮、锰的去除效果明显受到影响。 能子礼超 陈韵竹 王雪梅 柯丹 彭代芳关键词:温度 地下水 烯效唑和二甲戊灵复配对马铃薯种薯发芽的影响研究 探究烯效唑和二甲戊灵复配对马铃薯种薯发芽及生理影响,确定马铃薯种薯抑芽剂烯效唑和二甲戊灵最适复配配比.将烯效唑和二甲戊灵按照有效成分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得到8个不同配比浓度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了马铃薯种薯经浸种后储藏期... 徐翔 孙劲关键词:马铃薯种薯 烯效唑 二甲戊灵 发芽率 还原糖 过氧化物酶 基于雨课堂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4 2021年 “材料力学”课程是工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必修科目,该课程根据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及课程内容复杂等问题,从而亟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变现状。文章阐述了西昌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8年使用雨课堂后,通过课程成绩分析、调查问卷调查、考核方式改变等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发现通过雨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促进学生对“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使成绩有了普遍提高,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狄玉丽 刘显奎 张万明 叶芷婷关键词:教学模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社会适应现状研究 2024年 以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镇北辰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村民社会适应现状。生计方式转变方面,畜牧业和家禽养殖业缺失,土地利用效率低,外出务工成为主要选择,但存在就业不稳定和技能限制等问题;收入方面,收入结构变化明显,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占比增加,农业收入大幅下降,生活成本增加;社交网络方面,与老邻居和亲戚联系紧密,新朋友和新邻居的联系有待加强。提出发展社区特色产业、加强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促进土地流转与利用、多元化收入来源、重塑社交网络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村民适应新环境,推动乡村振兴。 海来伍加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传统筛选法、DEHP筛选法和吡啶筛选法优选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结果表明传统筛选法较其他两种方法的筛出率更高。利用传统筛选法从底泥中筛选出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经过16S r DNA鉴定其属于路德维希肠杆菌。通过改变该菌株处理生活污水中生化需氧量COD不同影响因素如pH、温度、絮凝剂投加量、氯化钙等的参数寻找最适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环境条件pH值为7.0、温度30℃、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1 m L、氯化钙投加量为0.8 m L时,COD去除率可达到最高的72.2%。进一步证明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絮凝剂。 陈金发 张云 向地玖 殷敏超 余玲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COD 底泥 铁对生物滤柱中锰、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1年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下水中总铁浓度差别很大,考察了进水总铁升高对生物滤柱中锰、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总铁约1 mg/L,锰、氨氮分别约2、1.3 mg/L时,铁、锰、氨氮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总铁、锰、氨氮分别为0.077、0.041、0.032 mg/L;当进水总铁升高到约5、10 mg/L时,锰、氨氮的去除效果受到明显影响,但在稳定阶段,锰、氨氮又降到了国家标准以下。沿程分析发现,铁、氨氮均从滤层顶部开始去除,当二价铁全部氧化后锰开始去除;随着进水总铁的升高,锰、氨氮的去除区域均明显向下延伸。 能子礼超 李小芳 姜英 海来伍加 邓坤关键词:锰 氨氮 地下水 铁 四川省安宁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解安宁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及未来发展状况,以修正土壤侵蚀方程为基础,对该地区1995~2018年各年份土壤侵蚀模数进行计算与分级,结合转移矩阵、斜率变化和CA-Markov模型对其时空演变和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各等级侵蚀区栅格占比为微度>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轻度及以下等级侵蚀区栅格累加比例达到全域的70%以上,流域整体处于中等侵蚀水平;②流域土壤侵蚀整体呈现西部和南部相对严重的分布变化;③23 a内,微度、轻度和剧烈等级的稳定性均较强,分别有83.58%,81.09%和68.73%的区域等级未发生改变,仅微度向更高等级转换,其他等级均向更低等级转换;④斜率变化及显著性检验显示,整个流域有94.35%的区域土壤侵蚀状况未发生明显改变,仅有0.39%的地区侵蚀状况显著加重;⑤预测结果及精度检验表明,CA-Markov模型适用于地区土壤侵蚀发展预测,2021年流域土壤侵蚀整体呈现良好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作为区域土壤侵蚀综合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 姚昆 张存杰 李玉珍 何磊 李小菊关键词:土壤侵蚀 安宁河流域 室内模拟大桥水库消落带土壤中氮的释放 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室内模拟,采用单一变量控制不同的环境条件探究大桥水库消落带土壤中氮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促进大桥水库消落带土壤中氮释放,但酸碱度变化以及恒温恒振荡器搅动无显著性影响;发现在大桥水库消落带土壤中淤壤含氮量最高。 彭聪 文伟吉 唐雪 王雪梅关键词:大桥水库 消落带 总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