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系
- 作品数:36 被引量:200H指数:8
- 相关作者:王德辉李肃华金哲石峰陈进国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工学院轻纺工程系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三氯、五氯联苯标准品主要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 1994年
- 本文报道了由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提供的三氯联苯及五氯联苯两种标准品的气/质联机测定结果,确认了含量较高的15种组分的组成和结构,其中二氯及六氯联苯各1种,三氯联苯异构体6种,四氯联苯异构体2种,五氯联苯异构体5种,并拟定了测定环境样品中上述15种多氯联苯组分的毛细管柱/ECI/IGC方法,检出限为(4.6~5.1)×10 ̄(-12)g,加标回收率为80.6%~93.2%,相对标准偏差为1.16%~10.6%.
- 孟亚黎赵明宪王子忱申莲春张玉莲
-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
- 青椒、西红柿对多氯联苯的吸收及在各部位中的分布被引量:2
- 1993年
- 选用国产三氯联苯(PCB_3)和五氯联苯(PCB_5)作为添加样品。经GC/MS确认,此样品中包含2-6氯联苯,有15种主要成分,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由毛细柱GC/ECD根据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确定。在施加水平为3mg/kg的草甸黑土中,种植青椒和西红柿,秋收时从果皮中测出微量PCB_2和PCB_3,质量分数为0.44×10^(-8)~0.48×10^(-9)。茎、叶对五氯以下联苯的各组分有一定吸收,根不仅能吸收2-6氯联苯,而且对PCB_s各组分吸收的量都比较显著。分布规律为:根>叶>茎>果皮。
- 孟亚黎赵明宪赵晓松姜庆太袁尔立
- 关键词:辣椒番茄多氯联苯
- 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数学模拟被引量:4
- 1999年
- 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流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分室模型。运用微分方程理论构建了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流动进行动态模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许多重要的结论。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 张大克王玉杰
- 关键词:草原土壤微生物
- 稀土元素1∶6系列钼钴酸盐的合成与性质研究被引量:11
- 1999年
- 首次合成了具有Anderson 结构的稀土元素钼钴杂多酸盐Ln[CoMo6O24H6]·xH2O,(Ln = La,Ce,Pr,Nd,Gd,x= 7 ~10).此类化合物属Anderson 结构的B型,其特点是杂原子与6 个—OH 相连形成八面体.通过ICP,IR,UV,TG- DSC,CV,XRD
- 刘景华王恩波由万胜郭树荣栾国有
- 关键词:ANDERSON结构稀土元素
- 农药残留函数模型的显著性检验被引量:1
- 1997年
- 给出了文献[1]中农药残留函数模型的检验方法。
- 王增辉韩宝琦贾红震
- 关键词:农药残留函数
- 非真空脉冲电子束与平阳霉素复合处理对豌豆的损伤效应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用非真空脉冲电子束与平阳霉素处理豌豆风干种子,从形态学和细胞水平上研究复合处理对豌豆产生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不管单一处理还是复合处理,对苗高、株高、出苗率、成株率等生育形态都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并且对M1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产生影响,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复合处理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单因素处理。
- 金哲刘雅娟韩彪李肃华
- 关键词:豌豆种子处理平阳霉素
- 农业科技日语的翻译技巧被引量:4
- 1997年
- 本文以农业科技文献为例,初步探讨了农业科技日语的特点及其日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等问题.
- 李国花齐永家
- 关键词:农业日语翻译
- 微量元素对Al-Si体系亚稳相图的影响被引量:1
- 1994年
- 测定了加入Nn,Sr,La后,二元Al-Si合金的亚稳相图,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 王子忱孟亚黎杨桦申莲春赵冬梅张玉莲
- 关键词:微量元素凝固铝基合金相图
- 柳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4
- 1997年
- 系统地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柳属(Salix)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化学成分方面,研究最多的为黄酮类化合物,其次是黄酮类以外的酚糖甙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方面,报道柳属植物有类凝血激酶活性和抗诱变、抗炎止痛、清热解毒、镇静强心、降血压及中枢抑制等作用;研究所涉及的柳属植物有数十种;取样部位多数为树皮,其次为树叶。
- 刘墨祥刘海英郑毅男李向高
- 关键词: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 银纳米微粉的合成适宜条件被引量:5
- 2000年
- 介绍了银纳米微粉的合成适宜条件研究。实验结果证明 ,该法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的优点 ,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 宋晓秋陆海明徐长琦刘俊渤
- 关键词:银纳米微粉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