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固体材料研究中心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Cd(POM)_2Br_2]的二次谐波效应与晶体结构的关系被引量:3
- 1991年
- 1984年蒋民华等提出金属有机配合物是一类潜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1987年以来Frazier,Eaton和Wilsont等亦陆续报道了有关工作。为了验证近几年作者提出二次极化率矢量模型在金属有机配合物中的适用性,并考虑到POM中的氧原子可能作为配位原子与副族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合成了15种该类型的金属有机配合物,通过测定它们的粉末倍频效应,筛选出I_(2ω)=18I_(2ω,KDP)的新型材料[Cd(POM)_2Br_2]。根据单晶结构分析数据,计算了它的及其与I_(2ω)/I_(2ω,KDP)之间的线性常数K值,并与前期工作做一比较。
- 李宋贤杨衍超林帆陈建中施大双胡盛志
- 关键词:有机配合物光学材料
- 三组元碲化物CrNb_2Te_4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VB族元素的硫属化合物MCh3(Ch=Chalcogenide)具有层状结构,表现出较奇特的物理性质,诸如电荷密度波、各向异性导电性、低维磁性等。此外,这类化合物容易与一系列物质,包括有机胺、碱金属以及过渡金属等进行插入反应,因而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迄今的研究工作多数集中在MS2和MSe2(M=Nb,Ta)上。
- 黄金陵黄宝泉
- 关键词:碲化物三组元晶体结构
- 固相合成前过渡金属原子簇
- 1989年
- 通过固相合成技术制备前过渡元素金属原子簇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一合成技术的特点,并对一些典型的原子簇(主要是含有M_6簇单元)的结构、相互连接类型以及通过共享金属原子的缩聚形式从广泛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 黄金陵蔡冠梁黄宝泉
- 关键词:过渡金属簇合物固相合成钼
- 2,4-二硝基苯丙氨酸钠盐·2,4-二硝基苯丙氨酸的合成、分子结构和二次谐波效应
- 1992年
- 合成了一种新的有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标题化合物晶体NaAP·HAP,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_12_12_1,a=25.773(6),b=12.377(3),c=7.2037(6)(?),z=4,D_c=1.54g·cm^(-3)。晶体结构由HAP分子(2,4-二硝基苯丙氨酸)、AP^-离子和Na^+离子组成。Na^+离子由周围的六个氧原子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这些NaO_6八面体通过共点形成无限链状结构。可用晶体结构的空间因素来解释实验测定的MAP和NaAP·HAP的二次谐波相对强度的顺序。
- 刘世雄李宋贤林立峰林帆
- 关键词:二硝基
- 全文增补中
- 新的富金属三组元层状碲化物TaNi_2Te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英文)被引量:1
- 1994年
-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晶学参数:正交晶系,空间群Pnma,Z=4,α=6.480(1);b=3.5639(6),c=16.994(4)■,V=H392.5(1)■,Dc=9.37g·cm(-3),λ(MoKα)=0.71069■,μ(MoKα)=514.43cm(-1),F(000)=932,最终偏离因子R=0.051.TaNi2Te2是一新的富金属三级元层状碲化物,在结构中两层金属原子夹于碲原子层之间,形成对Ta原子的平面三角形碲配位和对Ni原子的三角锥碲配位.演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结构特征是平面形的五元环TeNi4孪合形成扩展结构而每个Ta原子夹于两个TeNi4五元环之间.
- 张斌王哲民刘世雄黄金陵
- 关键词:碲化物晶体结构
- 两个固相合成异核金属簇合物Ni_2Nb_2Te_4和Ni_2Ta_2Te_4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分析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得到标题所示的两个异核金属簇合物,两种晶体系异质同晶,空间群为C_v-Pma2;晶胞参数分别为(Ⅰ):a=7.955(1),b=6.258(1),c=7.203(2);(Ⅱ):a=7.914(1),b=6.237(1),c=7.236(1);Z=2。在簇单元Ni_2M_2T_(10)中,2个Ni和2个M原子成菱形排布,Ni—Ni和Ni—M之间存在金属—金属相互作用。每个金属原子周围最近邻的Te原子均按畸交四面体与金属原子配位,簇合物的结构式可写成[Ni_2M_2(μ_4-Te)_(6/3)(μ_4-Te)_(4/2)]_∞。簇单元之间通过簇间较弱的金属—金属键以及共有Te原子相互联结成平行于ab面的二维网状结构。晶体显示出较强的各向异性导电性。
- 黄金陵刘世雄黄宝泉
- 关键词:碲化物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