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

作品数:622 被引量:1,824H指数:15
相关作者:陈培珍陈良壁杨鹭生江慧华李素琼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41篇农业科学
  • 132篇化学工程
  • 1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67篇生物学
  • 58篇文化科学
  • 54篇理学
  • 43篇一般工业技术
  • 4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7篇医药卫生
  • 14篇电气工程
  • 11篇经济管理
  • 6篇建筑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8篇土壤
  • 44篇教学
  • 35篇纳米
  • 33篇催化
  • 29篇聚乳酸
  • 29篇复合材料
  • 29篇复合材
  • 26篇课程
  • 26篇光催化
  • 26篇丙烯
  • 24篇改性
  • 23篇多孔
  • 23篇重金
  • 23篇重金属
  • 23篇纤维
  • 23篇纳米纤维
  • 19篇植物
  • 19篇水性
  • 19篇废水
  • 16篇岩茶

机构

  • 609篇武夷学院
  • 121篇福建农林大学
  • 49篇福建师范大学
  • 17篇华侨大学
  • 14篇河海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9篇龙岩学院
  • 8篇南昌大学
  • 7篇郑州轻工业学...
  • 6篇福州大学
  • 5篇广西科技大学
  • 4篇福建省农业科...
  • 4篇陕西理工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 4篇福建技术师范...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宁德师范学院
  • 3篇福建江夏学院
  • 3篇福建邵化化工...
  • 2篇福建农业职业...

作者

  • 54篇吴承祯
  • 48篇林勇明
  • 46篇李键
  • 39篇刘瑞来
  • 38篇洪伟
  • 31篇龚新怀
  • 27篇胡家朋
  • 24篇饶瑞晔
  • 22篇陈灿
  • 22篇李国平
  • 19篇洪滔
  • 18篇叶宏萌
  • 18篇赵瑨云
  • 15篇林维晟
  • 15篇简绍菊
  • 15篇陈培珍
  • 14篇赵升云
  • 14篇宋卫军
  • 14篇袁旭音
  • 14篇陈良壁

传媒

  • 102篇武夷学院学报
  • 29篇化工新型材料
  • 26篇应用与环境生...
  • 16篇高分子通报
  • 1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0篇福建农业学报
  • 10篇高分子材料科...
  • 10篇化工进展
  • 10篇广东化工
  • 9篇厦门大学学报...
  • 9篇热带作物学报
  • 8篇植物资源与环...
  • 8篇宜春学院学报
  • 7篇山东化工
  • 7篇塑料科技
  • 7篇环境工程学报
  • 7篇森林与环境学...
  • 6篇广州化工
  • 6篇德州学院学报
  • 6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35篇2023
  • 51篇2022
  • 50篇2021
  • 67篇2020
  • 51篇2019
  • 62篇2018
  • 85篇2017
  • 74篇2016
  • 60篇2015
  • 45篇2014
  • 28篇2013
6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茶渣衍生多级孔炭的电化学和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索废弃生物质材料的高值化利用在储能和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潜力,本文以武夷岩茶茶渣(简称为茶渣)为原料,利用一种简便的KOH活化法制备了多级孔炭材料(TWBC_(750)),并系统研究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与环境吸附剂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TWBC_(750)高度石墨化,具有分级多孔结构,且比表面积高达1014.54 m^(2)·g^(−1),孔体积为0.50 cm^(3)·g^(−1)。TWBC_(750)电极在1.0 A·g^(−1)时的最大比电容可达150 F·g^(−1),在10 A·g^(−1)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0000圈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4%;基于该材料所组装的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700 W·kg^(−1)时,最大能量密度为9.73 Wh·kg^(−1),并展现出优异的长期循环稳定性能(100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1.75%)。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描述TWBC_(750)吸附水中阿莫西林的过程,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在45℃时其Langmuir的理论吸附容量最大(129.249 mg·g^(−1));吸附热力学数据表明这是一个非自发的熵减吸热的吸附过程。本研究合成的高效TWBC_(750)为茶叶废弃物同时在能源储存和环境修复领域的可循环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周琰胡丽娟岑美香兰涌涛潘宇连加彪
CoO/三维玫瑰花碳骨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016年
本文以玫瑰花瓣为碳源,通过高温煅烧,获得三维多孔碳骨架材料。以水热法制备了CoO/三维玫瑰花碳骨架复合材料。材料的形貌和结构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红外光谱(FT-IR)来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来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分层、内部相通的孔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复合材料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20 m A/g时,比容量为328 F/g。
杨自涛王志涛徐乐于海星吴方棣
关键词:水热反应超级电容器
PEI改性PPSU膜对亲水性红曲色素回收的探究
2020年
本研究利用湿式相转化方法制备并改性聚苯砜(Polyphenylsulfone,PPSU)薄膜,通过添加聚醚亚硫胺(Polyetherimide,PEI)共混改性提高其亲水性及孔洞大小,并应用于废水中红曲色素的去除。较佳的改性PPSU复合膜过滤通量可以提升原PPSU膜的3~7倍,回收效率可达到75.3%~53.1%,过滤通量在18.5~41.1 L/m^2h之间,具有在食品水体中去除色素的潜力。
毛竹简郭绍英郭绍英
关键词:PEI红曲色素
天山一号冰川冰缘区4种生境苔藓植物群落的生态位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本研究对天山一号冰川冰缘区沼泽、土面、岩面和岩隙4种生境中苔藓植物群落主要种群的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和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天山一号冰川冰缘区并未发现苔类植物,藓类植物有15科21属40种,优势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优势属为紫萼藓属(Grimmia Hedw.),优势种为长叶纽藓〔Tortella tortuosa(Schrad.ex Hedw.)Limpr.〕和斜蒴对叶藓〔Distichium inclinatum(Hedw.)Bruch et Schimp.〕。4种生境中苔藓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岩隙中物种最多,土面中物种最少;群落的相似性程度不高(Sensen相似性系数为0.256~0.364)。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较大的长叶纽藓和斜蒴对叶藓在4种生境中均有分布,与其他物种生态位重叠较小,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为0.000的苔藓植物仅分布在单一生境中,与同一生境中物种的生态位重叠较大。聚类分析显示:在欧氏距离4.0处,冰缘区40种苔藓植物可分为可5个类群,类群Ⅰ、Ⅱ、Ⅲ和Ⅴ总体上呈现同一生境的种类聚集在一起,类群Ⅳ主要为多生境分布种类。种间联结性半矩阵图显示:4种生境下的苔藓植物种间总体呈负联结。综合研究表明:天山一号冰缘区苔藓植物生态位重叠现象不普遍,种间依赖程度不强,种间呈独立分布。
袁祯燕袁祯燕刘兵黄雪瑶买买提明·苏来曼
关键词:苔藓植物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种间联结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与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文中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处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主要处理模式。由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以分散式为主,而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中就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建议充分结合当地条件和处理要求,灵活的组合生物-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尽量使污水处理技术实现低能耗、优质化、资源化,实现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良性发展,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叶宏萌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以实验设计法评估不同因子对三卤甲烷形成之影响
2013年
本研究采实验设计方式,初步筛选重要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THM)形成控制参数,包括溴离子、加氯量/有机物、温度及反应时间,并配合净水厂实际操作状况,进行参数范围设定,再利用统计软件比较各参数对THM物种形成之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含氯较高之THM物种(氯仿及二氯-溴仿),主要受溴离子及温度影响,其中溴离子属负效应,温度则属正效应,当低溴离子浓度存在时,其生成含氯较高之THM物种高于低溴离子浓度者。至于二溴-氯仿之形成主要受溴离子及温度影响,但两参数均属正效应。在溴仿形成之控制参数与另三种THM物种不同,主要受溴离子及加氯量/有机物含量影响,前者属正效应,后者则属负效应,当高溴离子浓度存在时,高加氯量/有机物之比值者,其生成之溴仿,小于低加氯量/有机物比值者。
胡家朋肖丽盈廖振波温倩赵升云邱俊彦赖文亮
关键词:三卤甲烷
平菇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
2021年
以平菇菌种作为菌源,经过菌种斜面活化后,对平菇菌丝进行不同的茶浓度培养基培养。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茶汁驯化及种子液培养基为马铃薯200 g、蔗糖20 g、燕麦30 g、磷酸二氢钾2 g、七水硫酸镁1 g、维生素B10.0 1 g、茶叶30 g、水1 L、pH自然。采用单因素试验,以菌丝体干重、菌球个数、粗多糖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来确定培养基最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钙。基于单因素实验,以菌丝体干重、粗多糖、茶多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平菇菌丝体液体发酵茶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为蔗糖40 g/L、酵母膏6 g/L、磷酸二氢钾2.5 g/L、氯化钙0.5 g/L、茶浓度30 g/L,菌丝体干重10.473 g/L、粗多糖0.19 g/L、茶多酚5.558 g/L。
廖素兰翁器林陈萍萍
关键词:平菇菌丝体
慕课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有机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化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实验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态度、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针对有机化学实验存在耗时长,操作复杂,记忆量大等问题和不足,在有机化学实验中通过制作实验基本操作视频及制作精选的实验教学视频,并采用慕课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实验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杨为森陈君林维晟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网络教学
超声波辅助提取巴东过路黄总黄酮的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7年
以过路黄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研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过路黄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取得最佳提取工艺,即: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30,超声时间30min,超声功率420W,在此工艺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48%。
林志銮谢丹华严丽玲金晓怀张传海李宝银
关键词:总黄酮超声波
地方高校高分子材料检测方法的课程教学改革
2021年
高分子材料检测方法这一课程在该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广、深度不够,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积极性不足,授课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教学内容整合、融入多元教学手段、建立教研相融和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等教学改革建议,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实现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刘瑞来丁晓红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
共6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