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作品数:250 被引量:613H指数:11
相关作者:马景槐于小健王健窦琳陈渊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金属学及工艺
  • 65篇文化科学
  • 62篇一般工业技术
  • 32篇化学工程
  • 18篇机械工程
  • 13篇理学
  • 6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9篇合金
  • 47篇教学
  • 35篇力学性能
  • 35篇力学性
  • 30篇复合材料
  • 30篇复合材
  • 26篇课程
  • 21篇铝合金
  • 21篇教学改革
  • 14篇乙烯
  • 13篇性能研究
  • 13篇激光
  • 11篇教育
  • 11篇课程教学
  • 10篇显微组织
  • 9篇纳米
  • 8篇石墨
  • 8篇聚乙烯
  • 7篇石墨烯
  • 7篇镁合金

机构

  • 246篇江苏理工学院
  • 10篇江苏大学
  • 7篇常州大学
  • 5篇常州轻工职业...
  • 4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扬州大学
  • 3篇机械科学研究...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常州工学院
  • 2篇常州信息职业...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江南大学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21篇卢雅琳
  • 13篇王泽
  • 12篇陈菊芳
  • 11篇周健
  • 11篇雷卫宁
  • 10篇李小平
  • 10篇杨菁菁
  • 10篇王江涛
  • 9篇朱福先
  • 8篇周仕龙
  • 8篇叶霞
  • 7篇周金宇
  • 6篇王洪金
  • 6篇孙顺平
  • 6篇杨晓红
  • 6篇李仁兴
  • 6篇韩文钦
  • 5篇葛茂忠
  • 5篇项建云
  • 5篇于赟

传媒

  • 26篇江苏理工学院...
  • 17篇热加工工艺
  • 11篇金属热处理
  • 9篇广东化工
  • 8篇山东化工
  • 7篇塑料科技
  • 5篇工程塑料应用
  • 5篇铸造技术
  • 5篇材料热处理学...
  • 5篇江苏技术师范...
  • 5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铸造
  • 4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山东工业技术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合成树脂及塑...
  • 3篇现代塑料加工...
  • 3篇模具工业
  • 3篇摩擦学学报
  • 3篇河南化工

年份

  • 1篇2024
  • 27篇2023
  • 27篇2022
  • 22篇2021
  • 26篇2020
  • 15篇2019
  • 34篇2018
  • 23篇2017
  • 20篇2016
  • 23篇2015
  • 12篇2014
  • 16篇2013
2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浸镀时间对热浸镀铝组织演变的影响
2020年
采用高纯铁制备了热浸镀铝镀层,利用SEM和EDS分析了浸镀时间对热浸镀铝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浸镀铝镀层由镀铝层、化合物层和基体组成。化合物层中Fe2Al5相呈粗大的舌状向Fe基体内生长,Fe4Al13相呈短小的碎块状朝向镀铝层。随着热浸镀时间的增加,Fe4Al13相层呈现先增厚后平缓的变化趋势,Fe2Al5相层不断增厚,呈现抛物线式增长。
颜湖明王洪金张小敏王斌孙顺平李小平
关键词:热浸镀铝镀层组织
42CrMo钢大尺寸夹杂物的来源与控制被引量:13
2021年
针对42CrMo合结钢轧材超声波探伤合格率低的问题,利用扫描电镜等设备对探伤不合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探伤不合样品中有直径为100μm左右的球形夹杂物或者尺寸为1 000μm左右的长条形夹杂物。通过钢液内生夹杂和生产过程接触的原辅料的分析比对,认为大尺寸夹杂物主要由于外来夹杂进入钢液中,最终造成轧材探伤合格率低。通过增加硅钙线用量、钢包浇铸后期不下渣、浸入式水口侵蚀速率小于1.5 mm/h、结晶器液位波动不大于±3 mm和恒定拉速浇铸等控制方式,减少了钢中外来大尺寸夹杂,提高了钢液洁净度,使探伤合格率提高到97.5%以上。
印传磊翟万里蒋栋初惠增杰马庆丰张益民
关键词:探伤洁净度
基于偶氮苯的超分子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偶氮苯的光响应型凝胶对光刺激可以保证连续性和精确性感知,并在刺激过程中有显著的响应行为性,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光响应材料之一。本文将含偶氮苯的凝胶体系分成超分子有机凝胶、超分子水凝胶、超分子凝胶体系和有机无机杂化型体系,较系统地综述了近三年来基于偶氮苯的光响应型超分子凝胶的结构特点和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凝胶因子的分子大小和形态,涵盖了小分子、树枝状大分子、嵌段共聚物、超支化分子等;分析了发挥自组装驱动力的超分子之间的作用,涵盖了氢键、静电相互作用、π-π作用、疏水效应等;总结了自组装聚集形态的构造,涵盖了胶束、囊泡、纤维束、纳米棒等;最后展望了各类凝胶体系在光控开关、药物释放、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杨润苗董观秀赵德建杨雁玲刘玉海
关键词:凝胶光响应偶氮苯纳米材料
强激光冲击对7075铝合金等离子弧焊接头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残余应力、扫描电镜(SEM)测试腐蚀形貌从实验上研究了强激光冲击对7075铝合金等离子弧焊接头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后7075铝合金焊接头表面残余应力由拉应力变成压应力,从而使得铝合金等离子弧焊接头的自腐蚀电位和点蚀电位提高,激光冲击4次后自腐蚀电位正移700 m V,点蚀电位正移约为1000 m V,极化曲线上出现了电位范围至712.9 m V的阳极钝化区间。经过激光冲击处理细化晶粒,7075铝合金焊接头的显微孔洞数量和气穴的体积减少,组织致密性提高,溶液中Cl等原子的渗入被有效阻止,从而降低了腐蚀速率,使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1个数量级。激光冲击使焊接头处晶粒沿β相分布变得均匀,β相与α基相构成的微电偶的活性降低,钝化电阻比冲击前提高了近30倍,浓差极化现象大为改善。
王江涛张永康陈菊芳周金宇卢雅琳张朝阳
关键词:点蚀电位浓差极化
电弧熔敷粉芯丝材在氯化氢合成炉耐腐蚀性的应用
2018年
为了提高氯化氢合成炉钢制炉胆耐腐蚀性延长合成炉使用寿命,采用喷射沉积制备了高非晶粉芯材料,通过铺粉、圈圆和拔丝工艺制得粉芯丝材,将粉芯丝材半固态热喷涂在氯化氢合成炉钢制炉胆内外表面形成0.8~1mm厚度的高含量非晶铁基复合材料涂层,该涂层具有较好的耐高温和耐盐酸腐蚀,提高氯化氢合成炉的寿命。
彭涛杨桂东王泽李小平
关键词:粉芯丝材氯化氢耐腐蚀性
基于《模具制造工艺》课程的电火花线切割实验的教学方法
2015年
结合《模具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电火花线切割实验学生完成效果的问题,同时综合学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的,提出了"依据专业教育,强化实际动手能力,实行操作考核"的教学方法。
杨晓红卢雅琳雷卫宁
关键词:电火花线切割教学方法
点缺陷浓度对非化学计量比L1_2型结构的A1_3Sc弹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Wagner-Schottky热力学模型计算了金属间化合物L1_2-A1_3Sc中点缺陷浓度与温度、成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温度区间(T=300—1200 K),理想化学计量比L1_2-A1_3Sc中的点缺陷主要为Al空位和Sc空位,且缺陷浓度较低(在1200 K时仅约为10^(-6)).当L1_2-A1_3Sc偏离化学计量比成分时,富Al成分端的点缺陷主要为Al反位与Sc空位,且两种缺陷的浓度相当;富Sc成分端的点缺陷则主要为Sc反位.利用超胞模型进一步计算了含点缺陷L1_2-A1_3Sc晶体的弹性常数,并计算预测了点缺陷形式和浓度对其弹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理想化学计量比成分附近,点缺陷的引入均会降低非化学计量比L1_2-Al_3Sc晶体的杨氏、剪切和体积弹性模量,增加非化学计量比L1_2-Al_3Sc弹性性能的各向异性,但是对其脆-韧性的影响不大.
张朝民江勇尹登峰陶辉锦孙顺平姚建刚
关键词:弹性模量第一性原理
PVDF/SiC超疏水光热涂层的制备及其防除冰性能
2023年
选用纳米碳化硅(SiC)粉末和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通过喷涂方法,在铝片表面制备出水滴接触角为166.3°,滚动角为6.7°的PVDF/SiC超疏水光热涂层,考察了其表面的化学成分、微观形貌,以及防冰和除冰性能。结果表明:PVDF/SiC超疏水光热涂层表面的水滴初始结冰温度降至-7.3℃,且在-10℃环境中水滴结冰延迟了131 s,有效防止表面结冰。在红外光灯照射下该表面温度可升温至82.5℃,能够快速除去表面覆冰。
施仁雷胜
关键词:纳米SIC超疏水除冰
CdS纳米晶敏化ZnO/Cu_2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CdS纳米晶对ZnO/Cu_2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利用湿化学法在FTO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高度规整的ZnO纳米棒阵列,并用CdS纳米晶对ZnO纳米棒阵列进行敏化;采用磁控溅射法在敏化后的ZnO纳米棒阵列表面沉积Cu_2O薄膜,组装成ZnO/Cu_2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UV-vis)光度计和光电性能综合测试仪对物相、形貌、吸收光谱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ZnO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结构,其直径约80~100nm,长约2μm,棒间距约100~120nm;Cu_2O团簇颗粒直径约为100~300nm,形成致密膜层并紧密覆盖在ZnO纳米棒阵列表面上,构成ZnO/Cu_2O异质结结构;经CdS纳米晶敏化的ZnO/Cu_2O异质结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强度明显增强,其中ZnO+9CdS+Cu_2O异质结性能最好,其对应的太阳能电池在模拟太阳光下,开路电压为0.524V,短路电流密度为7.18mA·cm^(-2),填充因子为41%,转化效率达1.57%。
何祖明夏咏梅江兴方唐斌
关键词:ZNO纳米棒阵列CDS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6
2013年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结合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现状,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且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践结果表明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孙顺平李小平王洪金于赟雷卫宁
关键词:教学改革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