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

作品数:583 被引量:869H指数:11
相关作者:陈乃惠郑鑫陈捷郑桢池晗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2篇艺术
  • 73篇文化科学
  • 41篇建筑科学
  • 27篇历史地理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农业科学
  • 9篇社会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95篇艺术
  • 48篇文化
  • 46篇漆艺
  • 44篇教学
  • 40篇美术
  • 38篇漆画
  • 37篇雕塑
  • 30篇高校
  • 28篇审美
  • 26篇绘画
  • 25篇教育
  • 22篇视觉
  • 21篇景观
  • 20篇装饰
  • 19篇艺术设计
  • 18篇城市
  • 17篇课程
  • 15篇漆器
  • 9篇当代漆画
  • 8篇书法

机构

  • 505篇闽江学院
  • 11篇福建农林大学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景德镇陶瓷学...
  • 3篇成都大学
  • 2篇温州大学
  • 2篇福建江夏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 1篇红河学院
  • 1篇UT斯达康
  • 1篇台湾中原大学
  • 1篇台北实践大学

作者

  • 29篇郑鑫
  • 26篇陈乃惠
  • 22篇陈捷
  • 18篇刘家茂
  • 16篇凌春迎
  • 14篇龚晓田
  • 13篇俞进福
  • 13篇郑志强
  • 13篇陈宇
  • 12篇孙晓东
  • 12篇柯立红
  • 12篇颜路明
  • 12篇池晗
  • 11篇陈晶
  • 10篇吴真
  • 10篇王阵
  • 10篇王少羽
  • 10篇吴思冬
  • 9篇林振团
  • 8篇胡伯忠

传媒

  • 76篇闽江学院学报
  • 57篇雕塑
  • 32篇中国生漆
  • 19篇美术大观
  • 12篇明日风尚
  • 9篇美术教育研究
  • 8篇美术
  • 8篇美术观察
  • 8篇福建艺术
  • 8篇天工
  • 7篇戏剧之家
  • 7篇装饰
  • 7篇艺术探索
  • 6篇集美大学学报...
  • 6篇赤峰学院学报...
  • 6篇科教导刊
  • 5篇开封教育学院...
  • 5篇淮海工学院学...
  • 5篇武夷学院学报
  • 5篇学术评论

年份

  • 1篇2025
  • 18篇2024
  • 30篇2023
  • 44篇2022
  • 31篇2021
  • 26篇2020
  • 26篇2019
  • 32篇2018
  • 38篇2017
  • 23篇2016
  • 19篇2015
  • 21篇2014
  • 27篇2013
  • 46篇2012
  • 28篇2011
  • 17篇2010
  • 17篇2009
  • 10篇2008
  • 15篇2007
  • 9篇2006
5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书意造本无法”辩
2003年
由于苏轼“意造本无法”的创作论具有合理性与前瞻性,它一定会为现代书法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黄友三
关键词:创作论书法艺术主观情感书法创作联想
论当代立体漆艺创作中的“形、质、意、法”
2023年
当代立体漆艺的发展需要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本文提出以“形、质、意、法”作为当代漆艺创作与评估的标准。形,是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两个维度来探究作品的造型意义;质,是从质地、质感及图像的视角,探求髹饰技艺的本质;意,是分析作品中思维方式与语言结构;法,通过对创作方法的梳理与将作品经典化的方式促进立体漆艺自身艺术图式的建构。“形、质、意、法”是以东方式哲学与审美的视角重新审视、思考并定义当代立体漆艺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四者之间存在一种递进关系。
龚晓田
关键词:中国漆艺
山区乡村景观美质构成要素分析研究——以福建省龙潭村为例
2025年
乡村按照不同的地形地貌可以分为山区乡村、平原乡村及沿海渔村等,不同村庄的景观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以福建省龙潭村为具体案例,旨在探讨山区乡村景观美质的构成要素。对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与人文景观、景观形式与美学价值等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山区乡村的独特景观魅力,探讨基于山区乡村景观美质特色的景观规划建设策略,以期为山区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郑志强
抽象绘画的艺术语言
2003年
抽象绘画是当今人类社会的审美向多元化拓宽的产物。抽象绘画应用点、线、面、体、色彩等元素,构成超越实际生活的抽象符号来表现画家自我感受,让人通过复杂的形象思维活动去体会作品中的理性美感,它是纯意识、纯形式的艺术。
刘君博
关键词:抽象绘画艺术语言形象思维
从东西方艺事论中国当代漆画的发展方向被引量:1
2006年
中国当代漆画作为一个古老而新兴的画种,在当今中西文化日益融合和艺术全球化的冲击下,难免产生一种浮躁的情绪和浅薄的骚动。如何把握其发展方向,是漆画家亟待解决的课题。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去历清东西方艺事的根本区别,分析当代漆画家应履行的历史使命,把握好漆画展现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内涵的方向性问题,努力拓展漆画的表现形式和题材范围,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骆文亮
关键词:德性方向性当代漆画
上下左右看素描
2003年
本文从绘画造型能力获得的高效与便捷这一角度来考察我国艺术院校的素描教学,指出曾经的千人一面不能归咎于苏式素描体系;现有设计素描教学模式在遂意造型和设计思维的开拓方面未必能够两全。
梁秋祺
关键词:绘画艺术院校素描教学教学模式设计思维
从“包豪斯”谈现实设计基础教育之语境
2006年
本文从我国设计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关注德国包豪斯初期课基础程的特色教育,用包豪斯理念启发今天设计基础的新思维,重申“创造”在设计基础教育中的定位,寻求当前合乎市场需求的中国创新设计基础教育的基本体系。
吴真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包豪斯
香远益清——评汤志义的“莲蓬”系列漆画创作被引量:1
2022年
观汤志义的“莲蓬”系列作品,仿佛是在倾听一个艺术家关于生命轮回、时光回溯的内心独白。在他看来,莲在释放自己的生命能量后形成莲蓬,碧绿的莲蓬带着期待去朝觐新生的起点,重新孕育一段新的生命。汤志义的漆画创作就如这莲一般,尝试在传统的漆艺色彩中寻找漆画在当代语境下的全新表达。
郑庆伟
关键词:内心独白生命轮回漆画当代语境莲蓬
真实再现的梦幻——关于新文人画艺术的创作
2003年
新文人画在绘画上的实践与影响和时代息息相关,画中文人特有的审美趣味和人格修养的精神层面远胜于仅是一个景物描写的层面,渗透着新一代中国文人画审美样态和思想表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审美穿透力。
郭振翔
关键词:新文人画超现实主义人文主义审美趣味人格修养学术价值
生命的歌吟——读元代画家王振朋的《伯牙鼓琴图》
2006年
从对元代画家王振朋《伯牙鼓琴图》的解读中,试图证明中国传统仕文化的一种样式,进而推论知音文化具有人类思想、情怀的普遍性。通过对画面的反复揣摩,提出先泰仕文化语境的特征,并从伯牙与子期相遇相知的人格魅力中,从一曲《高山流水》成为千古绝响的遗韵中,提炼传统哲学意味及人文价值。
郭振翔
关键词:样式知青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