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 作品数:21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我国视障教育课程演变历史浅析被引量:1
- 2017年
- 考察我国古代到20世纪末的视障教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历史情况,初步梳理古代时期、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后到20世纪末这几个历史时期的盲校教学与课程史实,并对其范式转型与系统架构做了简要分析。研究提出,我国视障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应该结合自身所处的历史发展情境与视障人群的根本发展需要做出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理应从"补偿范式"向"基于理解的发展范式"转型。
- 季瑾
- 关键词:视障教育课程设置教学计划
- 我国盲校特殊课程演变历史简述
- 回顾了我国盲校特殊课程演变历史六个阶段:没有特殊学科、关注特殊性、开设特殊学科、重视特殊课程、加强特殊课程、开设康复课程.重点阐述了1993年"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试行)"开设的定向行走、认识初步与生...
- 袁东马建强
- 关键词:盲人教育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历史演变
- 从命名到改名 从态度到观念 从标签式到多元化——中国特殊教育学校150年校名演化初探
- 2024年
- 中国特殊教育学校化已经走过150年。本文聚焦1874年至2012年中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名演变。一百多年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校名演化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874—1911年晚清时期西学东渐思潮下的特教滥觞、1912—1949年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本土探索与自主发展、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殊教育恢复并积极发展、1978—2012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殊教育全面快速发展。在这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校名在去标签化、去格式化、多元化、个性化方面求变求进,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创新之路。
- 马建强马晨荇
- 关键词:中国特殊教育教育公平教育改革历史进程
- 时代变迁下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名变更——中国特殊教育的百年记忆
- 2024年
- 从最初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到今天融合教育平等观念的发展,中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名随着时代变迁而经历了多次变更,曾出现“窄化”“泛化”与“雅化”等不同的时代特征。校名的变化不仅体现了时代特色,更表达了特殊教育理念的演进。汲取历史经验与教训,借鉴国际特殊教育模式,尊重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着力打造中国特殊教育的“百年老店”,这是特殊教育学校校名应当坚持的一种文化自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 杨克瑞
- 关键词:特殊教育融合教育
- 档案视野下的特殊教育与残疾人史学研究——“全国首届档案利用与特教史研究论坛”会议综述
- 2022年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随着我国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及其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办好特殊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殊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与根本目标。2022年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积极推动残疾人关爱行动,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档案利用与特教史研究论坛”,从档案话特教,看似跨界,实则创新,开辟了特殊教育史学研究的新思想、新方法与新途径。
- 杨克瑞
- 关键词:档案利用特殊教育特教史学研究关爱行动残疾人
- 中国特殊教育学发展七十年回顾被引量:3
- 2019年
- 特殊教育学学科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新中国建立以来,特殊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始终围绕服务于贯彻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服务于特殊教育人才培养、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建设特殊教育知识体系。党和政府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的政治驱动机制、法律法规强力规范的法治驱动机制、社会需要和公共参与的社会驱动机制,是特殊教育学科发展建设的内在驱动机制与路径。70年来,特殊教育学发展在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和特殊教育发展改革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也存在着学科建设目标不够清晰、原创性的理论创新不足等问题。
- 王培峰何侃马建强
- 陈鹤琴特殊教育思想与实践及其对当下特殊教育改革的启示被引量:4
- 2019年
- 陈鹤琴在特殊教育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操作上开展了极具开拓性的尝试。他多次出国考察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发展状况,并倡导特殊教育应当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他主张由国家承担建设与管理特殊教育的历史责任,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他的"活教育"思想则为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陈鹤琴针对特殊教育领域所作出的思考与实践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季瑾
-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育公平教学理念课程建设
- 发挥特殊师范教育在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兼论中国特殊师范教育的历史成就与时代使命被引量:3
- 2022年
- 特殊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特殊教育的实施发展得益于特殊师范教育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中国特殊师范教育从最初的师徒式自发传授阶段到传习式自觉培训阶段,再从学校化专业培养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发展之路。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中国特殊师范教育取得重大历史成就与系列基本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围绕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新时代特殊师范教育要促进“全面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
- 马建强
-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殊师范教育
- 纾困解难 雪中送炭——特殊教育“多面手”朱操与扬州特殊教育
- 2022年
- 江苏扬州特殊教育界有位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他就是堪称特殊教育“多面手”的朱操校长。他先后创办了扬州培智学校、扬州聋儿康复中心以及扬州盲校。在扬州聋校任职期间,他推动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朱操校长不仅是一位实践家,更是一位善于思考与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其对特殊教育工作的系统总结思考,不仅具有时代性,更具超前性,至今依然具有现实的生命力。
- 杨克瑞
- 关键词:培智教育康复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
- 全景式的历史回顾 基础性的教育研究——《民国特殊教育研究》书评
- 2022年
- 人是万物灵长,人也是万物尺度。自从地球有了人类,就有了残疾人。残疾人的出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正常现象。关于残疾人,从概念到定义,从现象到本质,从产生原因到残疾分类,从对残疾人的认识到与残疾人的相处方式,等等,在人类自身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呈现与现实表达。在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对残疾人的认识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因而,残疾人问题是人类社会固有的问题、同生共存的问题、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人类既存在残疾人,与之同时就客观存在残疾人教育——无论是原始社会阶段的群居公育,还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的宽疾、养疾。残疾人在家庭里,有自然发生的家庭教育;残疾人在社会中,有或隐或显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外,也客观存在相对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生存、生计教育,甚至也出现过史料多次记载过的机构化和形式化的“学校教育”。比如商周时期出现的专门对盲人进行音乐培训的机构“瞽宗”等。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医学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制度化的残疾人学校教育。
- 马建强
- 关键词:残疾人教育商周时期辩证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