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作品数:420 被引量:649H指数:10
相关作者:宋百军宋永利王秋竹骆艳秋孟岩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延边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9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8篇农业科学
  • 64篇文化科学
  • 21篇生物学
  • 20篇医药卫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7篇动物
  • 37篇基因
  • 31篇教学
  • 27篇病毒
  • 26篇奶牛
  • 25篇免疫
  • 23篇乳房炎
  • 21篇课程
  • 21篇杆菌
  • 19篇饲料
  • 19篇复合麻醉剂
  • 18篇细胞
  • 18篇梅花鹿
  • 16篇隐性乳房炎
  • 15篇兽医
  • 14篇营养
  • 12篇动物医学
  • 12篇饲养
  • 12篇寄生
  • 12篇寄生虫

机构

  • 417篇吉林农业科技...
  • 33篇吉林大学
  • 3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5篇延边大学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长春市图书馆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吉林省畜牧兽...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5篇吉林省动物疫...
  • 4篇北京大学
  • 4篇温州大学
  • 4篇白城市畜牧科...
  • 4篇生物技术有限...
  • 3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白城市洮北区...
  • 3篇江苏波杜农牧...
  • 2篇长春大学

作者

  • 34篇何玉华
  • 28篇尹柏双
  • 23篇付连军
  • 15篇郭文场
  • 13篇王春清
  • 13篇田万年
  • 13篇沙万里
  • 11篇郝景锋
  • 11篇孟岩
  • 10篇李雨航
  • 10篇宋永利
  • 9篇贾立军
  • 9篇薛书江
  • 9篇张守发
  • 7篇王秋竹
  • 7篇李静姬
  • 7篇刘国文
  • 7篇刘佳贺
  • 7篇窦凤鸣
  • 6篇刘立明

传媒

  • 59篇中国兽医杂志
  • 37篇黑龙江畜牧兽...
  • 35篇吉林农业科技...
  • 27篇特种经济动植...
  • 23篇畜牧与饲料科...
  • 23篇黑龙江畜牧兽...
  • 15篇贵州畜牧兽医
  • 14篇中国兽医学报
  • 14篇今日畜牧兽医
  • 12篇畜牧与兽医
  • 11篇中国畜禽种业
  • 10篇当代畜牧
  • 8篇吉林畜牧兽医
  • 7篇江苏农业科学
  • 7篇家畜生态学报
  • 6篇中国饲料
  • 5篇动物医学进展
  • 5篇养殖与饲料
  • 4篇特产研究
  • 4篇饲料工业

年份

  • 44篇2023
  • 30篇2022
  • 27篇2021
  • 42篇2020
  • 47篇2019
  • 49篇2018
  • 50篇2017
  • 53篇2016
  • 60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4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例牛瓣胃阻塞的治疗
2015年
瓣胃阻塞又称百叶干或瓣胃秘结,是指由于前胃迟缓导致瓣胃收缩力减弱,内容物停滞,水分被吸收而干涸并阻塞于瓣胃内的一种严重的前胃病,较其他前胃病相比发病概率相对较低,但常能引起反刍动物死亡[1]。笔者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实习动物医院为依托,自2010年4月份起共诊治16例患瓣胃阻塞的病牛。施治时根据病牛所处的病程阶段分别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即早期者采取灌服泻药或活泥鳅的办法施。
金哲浩
关键词:瓣胃阻塞前胃发病概率吉林农业皱胃变位内容物
吉林省小型畜牧业整合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年
畜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我国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国家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目前吉林省畜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在全国各省的畜牧业排名中位于中游,并且大型养殖户较少,养殖素质偏低,养殖品种繁多。因此,整合小型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可以推动吉林省畜牧业的发展。文章主要阐述吉林省小型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整合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对策。
吴艳玲王迪
调控毛囊发育的Wnt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9年
毛囊周期性发育过程受多种分子及信号通路调控,Wnt信号通路就是其中之一。Wnt信号通路调控动物发育过程中的多个重要环节,包括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及细胞分化等,且在毛囊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对动物毛皮质量的提高、人皮肤损伤的治疗及日益严重的脱发问题等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和实际应用价值。近年来,Wnt信号通路已成为信号通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因此,论文就Wnt信号通路、毛囊发育及Wnt信号通路对毛囊发育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广大科研人员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吴素芳马涛李健宇李建平张巧灵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毛囊发育
牧场犊牛培育和管理要点
2021年
犊牛是牧场的后备主力军,犊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关系牛群未来的生产性能,关系牧场未来的盈利能力。该文结合各地牧场的犊牛培育和管理经验,总结出相关要点,供牧场及养殖户参考。
郑培育于越于昆朋郭艳芹于庭浩
关键词:犊牛
长白山梅花鹿鹿茸干细胞S100A4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2016年
为了研究S100A4蛋白在鹿茸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构建长白山梅花鹿鹿茸S100A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BL21原核表达;自鹿茸骨膜中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 DNA,以特异性引物扩增S100A4,扩增产物克隆到p MD18-T载体并测序鉴定,将目的片段和原核表达质粒p ET-15b分别用Bam H I和HindⅢ双酶切并连接,再将重组质粒转入BL21用TPI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通过序列的对比分析,S100A4基因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基因,与多个物种的匹配度达到90%,与牛S100A4基因同源性最高,达到98.4%;成功构建了p ET15b-S100A4表达质粒,转化BL21诱导表达后,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表达的蛋白分子量为11 k D,与预期一致。表明梅花鹿鹿茸干细胞S100A4基因的可以在原核中克隆、分析和表达,为真核表达和进一步的蛋白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张宇航郝景锋薛会明刘健博兰文峰李心慰刘国文
关键词:梅花鹿S100A4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饲喂植源性磷酸氢钙C类对蛋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影响试验被引量:2
2016年
磷酸氢钙作为饲料添加剂,主要为畜禽配合饲料提供磷、钙等矿物质营养,畜禽极易消化吸收。可加速畜禽生长发育,缩短育肥期,快速增重;能提高畜禽的配种率及存活率,同时具有增强畜禽抗病、耐寒能力,对畜禽的骨软症、白痢、瘫痪有防治作用。
张秀峰
关键词:磷酸氢钙产蛋性能骨软症矿物质营养配种率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本文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李荣权赵立香闫峰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
中国驴的养殖、利用和展望被引量:1
2019年
1生物学特性驴具有热带和亚热带动物共有的特征和特性:外表单薄,耳朵长、大,颈细,四肢长,被毛细短;多生活在干燥温暖地区,相对而言不耐寒冷,但能耐饥、耐温,有的个体能数日不食,饮水量小,冬季耗水量约占体重的2.5%,夏季耗水量约占体重的5%;抗脱水能力强,当脱水量达体重的20%时,食欲下降;当脱水量达到体重的25%~30%时,尚无显著不良表现。驴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强,耐粗饲,消化道疾病少。驴的抗病力强,吃苦耐劳,好使役,持久力强,用途广;性成熟早,繁殖力强;性格温顺,胆小执拗,缺乏悍威和自卫能力;运步灵活,善走山路,骑乘平稳舒适,横突短而厚,故腰短而坚强,利于驮用。驴的神经类型均衡稳定,采食慢,咀嚼细,不贪食,易饲养。
李沐森郭文场刘佳贺李悦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养殖热带动物消化道疾病温暖地区
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对梅花鹿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2016年
为观察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对梅花鹿循环和呼吸的影响,6只成年健康梅花鹿被肌注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0.04 m L/kg,给药后全程监测动物的麻醉状态、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T)等参数。结果显示: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作用梅花鹿的诱导时间为(6.10±0.45)min,麻醉时间为(91.67±2.25)min,苏醒时间(33.0±2.0)min;梅花鹿在诱导期HR、RR出现一过性升高,进入麻醉期后开始降低,与诱导前比较变化显著(P<0.05);麻醉期DBP、SBP、MAP、T和SPO2与诱导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对梅花鹿麻醉期循环和呼吸部分指标有一定影响,但苏醒后各指标恢复正常。
尹柏双付连军呼显生宋永利沙万里骆艳秋
关键词:梅花鹿
隐性乳房炎病牛乳清中IL-1β及IL-6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与乳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的关系,选取24头患不同程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和8头健康奶牛为试验动物,采集64份乳样分离乳清,利用ELISA法检测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结果表明:患中、重度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或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成正相关性,随着乳腺炎症状加剧,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随之升高。
尹柏双王秋竹付连军沙万里郑洪娟苗玉辉
关键词:隐性乳房炎乳清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