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作品数:128 被引量:126H指数:6
相关作者:姜广智王亚利王奇文李建国庞琳琳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3篇理学
  • 29篇文化科学
  • 12篇机械工程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电气工程
  • 8篇电子电信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石墨
  • 21篇石墨烯
  • 19篇教学
  • 18篇密度泛函
  • 18篇密度泛函理论
  • 18篇泛函
  • 18篇泛函理论
  • 16篇金属
  • 13篇原子
  • 13篇光学
  • 12篇团簇
  • 11篇第一性原理
  • 11篇场发射
  • 10篇等离激元
  • 10篇等离子体化学...
  • 10篇微波等离子体
  • 10篇微波等离子体...
  • 10篇课程
  • 8篇电池
  • 8篇金属原子

机构

  • 124篇郑州师范学院
  • 35篇郑州大学
  • 10篇电子工程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鹤壁职业技术...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原工学院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武昌理工学院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高金海
  • 11篇任保增
  • 10篇张兵临
  • 7篇王凯
  • 6篇唐亚楠
  • 6篇潘立军
  • 5篇张洁
  • 5篇李成刚
  • 4篇李桢
  • 4篇陈卫光
  • 3篇戴宪起
  • 3篇李哲
  • 3篇张武勤
  • 3篇申梓刚
  • 3篇李建国
  • 3篇王亚利
  • 3篇曹清
  • 2篇李安明
  • 2篇白丽华
  • 2篇邱爱中

传媒

  • 22篇郑州师范教育
  • 15篇原子与分子物...
  • 7篇激光与光电子...
  • 6篇中学物理教学...
  • 5篇电子器件
  • 4篇物理通报
  • 3篇分子科学学报
  • 3篇光学学报
  • 3篇课程教育研究...
  • 3篇中国科技经济...
  • 3篇化学工程与技...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功能材料与器...
  • 2篇半导体光电
  • 2篇大学物理实验
  • 2篇应用物理
  • 2篇材料科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价值工程

年份

  • 8篇2024
  • 17篇2023
  • 20篇2022
  • 20篇2021
  • 16篇2020
  • 8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1篇2014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中红外波深度亚波长传输的石墨烯间隙等离激元波导被引量:10
2020年
提出一种由石墨烯包裹的纳米线和石墨烯层构成的石墨烯间隙波导结构,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基模传输特性及其与结构参数、材料参数等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线半径、间隙距离、纳米线介电常数和石墨烯化学势均对模式传输特性有很大影响。通过优化参数,这种结构可以同时实现石墨烯等离激元的长距离传输和模场的深度亚波长约束。采用石墨烯等离激元实现中红外波的深亚波长传输为突破衍射极限光子器件的设计及高密度集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滕达王凯李哲曹清唐亚楠赵永哲刘子怡张韵雯郭荣珍
关键词:光学器件波导表面等离激元亚波长结构
微米金刚石聚晶为阴极的场发射显示器制备与研究
2016年
在回顾显示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以微米金刚石聚晶为阴极的场发射显示器的制备与研究。其优势在于开启电场低、场发射电流密度高和场发射效果优秀。对微米金刚石聚晶形成机理和场发射机理进行了研究。
高金海张武勤李桢
关键词:显示器场发射
Sc_(12)Co和Sc_(12)Ni团簇的几何结构、磁性和光谱特性的理论研究
2022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卡利普索结构预测方法,在B3PW91/LanL2DZ水平下,系统研究了Sc_(13),Sc_(12)Co和Sc_(12)Ni团簇的几何结构、磁性和光谱特性.结果表明,Sc_(13)基态拥有高对称性的二十面体I_(h)点群对称结构,Sc_(12)Co和Sc_(12)Ni团簇基态结构是分别以Co和Ni为中心的畸变二十面体结构.基于上述基态结构,电荷转移分析发现电荷从Sc原子向Ni或Co原子转移.磁性分析表明Sc_(13)团簇的高磁性主要源于Sc—Sc之间的铁磁性耦合和较大的自旋劈裂.对于Sc_(12)Co和Sc_(12)Ni团簇,Sc—Ni和Sc—Co各原子之间的反铁磁性耦合、较小的自旋劈裂及原子间的电荷转移量是磁性偏低的原因.而且,总磁矩主要来源于Sc-3d轨道上的自旋磁矩贡献,4s和4p轨道上的自旋磁矩贡献非常小.最后,研究发现Sc_(12)Co和Sc_(12)Ni团簇的红外和拉曼光谱最强峰分别对应呼吸、伸缩和左右摇摆的振动模式.
李成刚申梓刚崔颍琦田浩邵琴琴张洁任保增蔡辉剑胡燕飞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磁性
VB_(2n)^(-)(n=8~12)团簇几何结构、电子及热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卡里普索结构预测程序和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搜索确定了VB_(2n)^(-)(n=8~12)团簇的基态和亚稳态结构。结果发现,V原子的掺杂完全改变了原硼团簇的结构并提高了原体系的稳定性。掺杂体系基态结构分别呈现高对称性的鼓状(VB_(16)^(-):C_(2v))、管状(VB_(18)^(-):C_(2v)和VB_(20)^(-):C_(s))及笼状(VB_(22)^(-):C_(2)和VB_(24)^(-):D_(3h))结构。基于基态结构,研究了体系的电荷转移和极化率,拟合出了光电子能谱、红外和拉曼谱图,分析了流变键和芳香特性。最后,研究了体系的热力学特性,讨论了温度对热力学参数的影响。
李成刚崔颍琦田浩张洁邵琴琴申梓刚任保增
固体物理课程中强化实训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模拟软件的实训教学效果良好。通过建立晶格模型、能带结构、态密度等图像形象地讲解固体物理中抽象、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将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为提高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
唐亚楠陈卫光张红卫柴花斗付永明
关键词:固体物理教学
师范院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探究
2020年
针对师范类院校理工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现状,从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方式及题库建设四个方面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改革措施。具体改革措施包括修订教学大纲优化课时安排、选用合适教材、多媒体教学同模型教学相结合、引入网络平台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引入课堂教学效果评分机制、采用新型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通过教学实践,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益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达到教学目标。
赵永哲赵高
关键词: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二氧化硫在改性BC_3表面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观察修饰不同原子(Mo,Pt,Si)来调控BC_3体系的表面结构和反应活性.研究发现:单个原子吸附在BC_3表面具有不同的稳定位,Pt和Si原子吸附在H1位稳定,而Mo原子吸附在H2位稳定.单个原子在完整结构BC_3表面的扩散势垒较小,而掺杂的原子在单空位缺陷BC_3体系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6.5 eV),这些掺杂原子显正电性能够有效地调制BC_3体系的电子结构、磁性以及影响二氧化硫(SO_2)的吸附强弱.与Pt原子掺杂的BC_3体系(Pt-BC_3)相比,单个SO_2分子在Si-和Mo-BC_3体系上的吸附能较大,表现出较高的灵敏特性.该研究为设计类石墨烯基功能纳米材料提供参考.
唐亚楠吴莹丽张海泉崔晓王彦彦庞琳琳孙贝贝贺孟帆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磁性
余弦-高斯光束在太赫兹平行平板波导中的传输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基于平行平板波导的TE1模式理论和电场是近似线偏振的假设,推导了余弦-高斯光束在平行平板波导中的电场传输表达式。在傍轴近似的条件下,余弦-高斯光束可以作为平行平板波导的一个基础解。当频率为0.35THz时,对余弦-高斯光束在金属铜平行平板波导中的传输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的幅值和相位与根据电场表达式所得结果符合得很好,同时也讨论了z轴方向上模拟的相位与理论结果的偏差和电场散度方程的完备性。
吴登明滕达曹清白丽华李哲
关键词:光学器件太赫兹波
球状微米金刚石的制备过程及其场发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在纯平的陶瓷衬底上面,利用磁控溅射方法镀上一层金属钛。对金属钛层进行表面缺陷处理后,放入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腔中,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制备出场发射性能最优的薄膜,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等仪器,研究了薄膜的微观表面形态、结构组成等,得到了该薄膜是球状微米金刚石薄膜的结论。并进一步研究了最优场发射薄膜的发射机理。
高金海张武勤李桢张兵临
关键词:场致电子发射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稀土金属Y掺杂锐钛矿TiO_(2)(101)表面的改性
2024年
为了掌握Y原子掺杂在锐钛矿TiO_(2)(101)表面的稳定吸附位置和电子结构变化,提高其表面光催化活性,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Y原子掺杂在完美的、带有亚表层氧空位和带有表层氧空位的锐钛矿TiO_(2)(101)表面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能。结构优化和电荷密度结果表明,Y原子可以稳定吸附在三种不同的表面上。在完美表面吸附时,Y原子最稳定的吸附位置是两个三配位O原子之间的空位;与完美表面类似,在带有亚表层氧空位表面吸附时,Y原子最稳定吸附位置是与氧空位邻近的两个三配位O原子之间的空位;而在带有表层氧空位表面吸附时,Y原子则停留于氧空位邻近的四配位Ti原子位置上最稳定。电荷密度计算结果也表明Y原子与这三种表面结合非常稳固。电子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在带有表层氧空位的锐钛矿TiO_(2)(101)表面引入Y原子会在费米面附近的带隙中引入缺陷态,带隙从1.67 eV降至1.44 eV,这有可能引起电子的分级跃迁,提高表面光催化能力。本文的研究为利用单原子Y掺杂提高TiO_(2)(101)表面光催化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持。
朱黎原王志文
关键词:氧空位电子态密度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