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党委

作品数:77 被引量:567H指数:13
相关作者:胡海峰郑德涛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文化科学
  • 17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主题

  • 28篇教育
  • 25篇高校
  • 9篇政治
  • 8篇文化
  • 8篇高等教育
  • 7篇大学生
  • 7篇思想政治
  • 6篇政治教育
  • 6篇治教
  • 6篇社会
  • 6篇思想政治教育
  • 5篇德育
  • 5篇办学
  • 4篇大学精神
  • 4篇审视
  • 4篇教育强国
  • 3篇道德
  • 3篇道德教育
  • 3篇德教
  • 3篇学术

机构

  • 73篇中山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广州市社会科...
  • 1篇广东省社会科...
  • 1篇中国伦理学会

作者

  • 15篇李延保
  • 11篇朱孔军
  • 9篇李萍
  • 4篇陈春声
  • 3篇郑永廷
  • 3篇国亚萍
  • 2篇陈联俊
  • 2篇李善民
  • 2篇龚庆
  • 2篇魏则胜
  • 1篇朱维铮
  • 1篇卢晖临
  • 1篇李大华
  • 1篇李萍
  • 1篇童庆生
  • 1篇刘小枫
  • 1篇朱苏力
  • 1篇程斌
  • 1篇许俊卿
  • 1篇丁耘

传媒

  • 6篇思想教育研究
  • 5篇学校党建与思...
  • 5篇中国高等教育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中国高教研究
  • 2篇青年探索
  • 2篇高校理论战线
  • 2篇高教探索
  • 2篇国家教育行政...
  • 2篇高校辅导员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人民论坛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开放时代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党建研究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党委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被引量:6
2002年
李延保
关键词:高校党委现代大学制度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发展研究
<正> 现在和今后时期的高校德育,在各个方面都不同于过去。它面向未来,担负着为21世纪培养新型人才的重任;它面向世界,参与世界科技与人才的激烈竞争;它面向现代化建设,经受着经济、政治、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巨大冲击;它面临...
郑永廷
文献传递
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把握的三个关键点被引量:6
2020年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紧迫任务、内在需要和根本保证。高校党的建设在党的建设全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就党的建设普遍性要求而言,既有方向、目标、任务上的一致性,又有高校自身特点和特色。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好"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尺、以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为‘牛鼻子’"三个关键点,从而推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
林东伟
关键词:高校政治建设立德树人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被引量:13
2022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和人才单独成章为一个部分,凸显了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培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五个重大原则,聚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四个重点任务。高校要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发挥更大作用,聚势赋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李善民
关键词: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是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遵循"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终点"这样的理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的理论、方法和价值这三个维度来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这三个维度的内在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结构,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性和科学性提供了理论保证。
李萍张冬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网络社会中的“网络公民”及其教育被引量:8
2009年
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网络公民的出现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公民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治理必须重视的重要力量,是现实公民社会的发育延伸。所谓网络公民,就是现实社会中的公民在网络社会中呈现出独立、自主、参与、进取等特征的角色延伸和存在状态。网络公民的主要特征是:真实性与虚拟性并存;被动性与主动性并存;权利与义务并存;一体性与多维性并存;现实性与理想性并存。从目前状况来看,需要对网络公民加强主体性教育、主导性教育、社会性教育以及个性化教育。
陈联俊李萍
关键词:网络公民教育
成都发展科技金融的探索和经验被引量:1
2017年
成都发展科技金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逐渐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推动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创新,引导财政资金逐步向“拨改投”、“拨改贷”方式转变,优化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拓展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李善民梁星韵
关键词:科技投入金融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财政资金社会参与
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论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
2025年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精准揭示了我们所要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到底是一条怎么样的道路,从根本上回答了“怎么办教育”的核心问题,也为我们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向引领。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各学科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就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从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挖掘其教育资源,坚持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中探索其实践路径,使教育得以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教育扎根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在高校师生心里。
黄彦瑶苟耀尹
关键词:高校教育
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与引导功能深入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引量:3
2013年
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我刊从2013年第3期起特设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专栏,刊发相关理论和实践创新方面的文章。本期选登了在“2013年全国部分高等学校学工部长(研工部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方面具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的交流材料,以飨读者。
莫华张宝铸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质量大学生研讨班
信息技术视域下异化的类型及其原因
2012年
信息技术推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但因技术使用者的差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现代人类实践受到信息技术创造的产品及其建构的关系的限制和奴役,当前社会出现了各种异化的表现形式。根据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四种分类、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技术伦理的研究方法,提出信息社会存在实体上的技术异化和信息异化形式,认识上的精神异化和心灵异化形式,实践上的制度异化和交往异化形式。
彭小兰李萍
关键词:信息技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