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品数:203 被引量:245H指数:7
相关作者:李开航吴志明陈珊珊刘新卓齐倩倩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9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理学
  • 33篇电子电信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篇机械工程
  • 16篇电气工程
  • 12篇医药卫生
  • 11篇天文地球
  • 11篇化学工程
  • 7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篇纳米
  • 12篇离子
  • 9篇第一性原理
  • 9篇神经网
  • 9篇神经网络
  • 9篇光学
  • 8篇石墨
  • 8篇石墨烯
  • 8篇光电
  • 8篇复合材料
  • 8篇复合材
  • 7篇量子
  • 6篇网络
  • 6篇溅射
  • 6篇光谱
  • 6篇LI
  • 5篇第一性原理计...
  • 5篇电池
  • 5篇活性剂
  • 4篇电子结构

机构

  • 194篇厦门大学
  • 7篇华侨大学
  • 6篇厦门大学九江...
  • 6篇厦门中翎易优...
  • 4篇集美大学
  • 4篇新加坡国立大...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闽南师范大学
  • 3篇常州大学
  • 3篇厦门理工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紫...
  • 2篇福建工程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河南工程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侯旭
  • 5篇帅建伟
  • 4篇曹玉萍
  • 3篇朱梓忠
  • 3篇陈鑫耀
  • 3篇刘向阳
  • 3篇苏江滨
  • 2篇陈松岩
  • 2篇孔丽晶
  • 2篇唐斌
  • 2篇吴志明
  • 2篇陈理想
  • 2篇陈珊珊
  • 2篇何祖明
  • 2篇郑晅丽
  • 1篇严大东
  • 1篇周海军
  • 1篇林伟
  • 1篇董继扬
  • 1篇蔡端俊

传媒

  • 33篇厦门大学学报...
  • 15篇中国科学:物...
  • 12篇物理学报
  • 7篇物理实验
  • 7篇曲靖师范学院...
  • 6篇激光与光电子...
  • 6篇生物物理学
  • 4篇科学
  • 4篇微纳电子技术
  • 3篇电化学
  • 3篇光学学报
  • 3篇材料导报
  • 3篇大学物理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半导体技术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物理
  • 2篇天文学报
  • 2篇化学学报

年份

  • 7篇2024
  • 38篇2023
  • 14篇2022
  • 44篇2021
  • 21篇2020
  • 10篇2019
  • 15篇2018
  • 24篇2017
  • 21篇2016
2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乙烯醇掺杂对二维MoS_(2)晶体管电学性能的影响
2021年
采用机械剥离法得到二维MoS_(2)材料并将其转移到SiO2/Si衬底上,采用光刻、剥离工艺制备出二维MoS_(2)晶体管。将二维MoS_(2)晶体管浸泡在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乙烯醇(PVA)溶液中,然后旋涂成膜并退火实现掺杂。对掺杂前后二维MoS_(2)晶体管的电学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当PVA溶液质量浓度为0.5%、1%和2%时,掺杂后的二维MoS_(2)晶体管开态电流提高到3倍、3.6倍和10倍,有效电子迁移率提高到1.7倍、2.8倍和4.3倍,开态电阻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以上。由于掺杂层的覆盖,二维MoS_(2)晶体管的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暴露在空气中30 d后未观察到电学性能有明显退化。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控制PVA溶液的质量浓度对二维MoS_(2)晶体管的掺杂浓度进行调控,从而影响其电学性能。
徐鹏鹏赵一默彭仁苗李成
关键词:掺杂电学特性晶体管
液体门控技术概述
2023年
通过向自然学习,将液体作为结构与功能材料引入到多孔固体材料的设计中发展出的液体门控技术,可利用液体的特性突破传统固体多孔材料设计的局限性。同时通过对固体多孔骨架和门控液体的协同设计,构建具有特殊性能的液体门控系统可实现在外场刺激下的响应性流体开关功能。2020年,液体门控技术入选世界权威化学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评选的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
张运茂韩雨航王苗侯旭
关键词:膜材料
基于气体多方过程的数字化实验仪
2023年
设计并搭建基于多方过程的数字化实验仪,以空气为工质,通过控制步进电机推进过程,压缩气缸内气体,实现多种热力学过程.测量典型的多方过程的状态变化,获得气体物质的量、体积和压强及系统的散热系数,从而验证该实验仪可实现指定指数的多方过程.
孔维怡付聪钟文龙田宇高宸林友辉苏国珍苏山河
关键词:气体压强体积数字化
仿星器W7-X中氢同位素对微湍流的影响
2023年
阐明氢同位素对微观湍流的影响对提高等离子体约束性能至关重要,本文使用全局回旋动理学模拟研究了仿星器W7-X中氢同位素对ITG微湍流的影响。线性模拟表明W7-X中氢同位素等离子体ITG微观湍流归一化增长率符合回旋玻姆标度的离子质量依赖关系,即γ/k⊥2∝mi1/2。离子质量对ITG模环向耦合谐波数量有明显的影响,即氢同位素离子质量越重,其ITG模环向耦合谐波越少。非线性模拟表明带状流可以打散离子温度梯度模模结构,减小涡流尺寸,抑制湍流输运,且氢同位素离子质量越重,带状流对其湍流的抑制作用越强。
秦宇青陈艺超孙国亚
关键词:氢同位素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O2的电子结构性质和Li扩散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Immm-Li2FeO2的声子谱、电子结构性质和Li扩散系数并与Li2MO2(M=Co,Ni,Cu)材料进行对比.计算结果显示,Immm-Li2FeO2材料具有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果呈铁磁性,能带结构具有半金属的特征.Fe离子外层d电子呈低自旋态,自旋极化P=8.01%.利用分波态密度分析了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电子能带结构.此外,采用微动弹性带方法计算了各个方向上Li扩散的势垒,结果表明Li离子比较容易先进行c轴方向的迁移,迁移势垒为0.1 eV;然后再沿ab轴方向迁移,迁移势垒为0.21 eV,而沿a轴方向迁移的势垒为0.39 eV.这些势垒值比其他的Li2MO2(M=Co,Ni,Cu)材料中的势垒值小,也比其他Fe基Li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势垒值更低,意味着Li2FeO2中的Li离子将有更高的扩散系数,这对Li2FeO2作为正极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传金郑锋朱梓忠
关键词: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
Fe掺杂NiCo-LDH的制备及OER催化性能被引量:4
2021年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因具有组成和结构易于调变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作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催化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由二维纳米片组成的花状结构的NiCo-LDH材料,并利用Fe离子对其进行刻蚀,合成了Fe掺杂的NiCo-LDH。在OER催化性能测试中,与未刻蚀的NiCo-LDH相比,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Fe掺杂的NiCo-LDH材料的过电位仅为273 mV,塔菲尔斜率为98 mV·dec^(-1),OER性能显著提升。此外,所合成的Fe掺杂的NiCo-LDH材料还表现出良好的长期稳定性,经过16 h的连续测试,其OER催化活性仍然能保持在80%。Fe离子刻蚀使NiCo-LDH纳米片具有较多的边缘缺陷,能够提供更多的边缘位点作为活性中心;并且Fe离子的引入改变了NiCo-LDH的电子结构,增加了LDH的层间距离,从而有效改善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动力学性能。
韩斌冯思琛徐俊李朋威
退火时间对ITO薄膜应变计性能的影响
2022年
薄膜应变计可以实现在高温、高压、高线速等复杂工况下对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应变信息的实时检测,对发动机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磁控溅射工艺在氧化铝基底表面沉积氧化铟锡(ITO)薄膜,之后制作了ITO薄膜应变计,研究了退火时间对ITO薄膜应变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TO薄膜的结晶度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导致其电导率先增强后减弱。ITO薄膜应变计在退火5、10、15和20 h时对应的应变系数分别为-2.36、-3.94、-3.56和-3.26,在退火25 h时应变响应较差,未获得其应变系数;在退火20 h时其电阻稳定性最好,电阻漂移率最小,应变循环响应一致性最好,故退火20 h为ITO薄膜应变计的最优退火参数。该结果对高温薄膜应变计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涛孙道恒陈国淳武超海振银陈沁楠李鑫何功汉
关键词:电阻率磁控溅射
机器学习泛化能力在小型数据库上的鲁棒性研究
2021年
机器学习算法的鲁棒性对于实际应用十分重要。大多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大型数据库上的深度模型,针对小型数据库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困难在于小型数据集上尚无有效的方法来实际计算鲁棒性。文章引入了一种适合小数据集的鲁棒性计算方法,并利用Coimbra乳腺癌数据库评估了多种算法的鲁棒性,发现在训练过程中能有效控制输入输出敏感性的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平均泛化能力。
许峻彬张勇赵鸿
关键词:神经网络泛化能力鲁棒性
部分相干光束旋转多普勒效应的理论研究
2023年
由于部分相干光较相干光更易获得,且在遥感探测中受大气湍流的影响更小,因此部分相干光的旋转多普勒效应研究更具应用价值.为了丰富部分相干光旋转多普勒效应的研究,本文基于高斯-谢尔模交叉谱密度函数,理论计算了部分相干光束经过旋转物体透射后探测光强的解析表达式,从而系统研究部分相干光的旋转多普勒效应.具体地,选用开口大小可调节的角掩膜,理论上模拟仿真探测光强信号的波形图随光场横截面相干度的变化关系,分析其频谱特性,并探究探测光强的可见度随相干度的变化关系及原因.理论模拟发现:相干度的变化不影响调制频率的大小,进而不影响测量旋转物体转速的准确性;大多数情况下光强信号的可见度会随着相干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存在零点.该理论研究为利用部分相干光的旋转多普勒效应来实现转动的远程遥感测速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浩唐方清张武虹任元陈理想
关键词:部分相干光轨道角动量
Li_(3)N与Na_(3)P的物理性质的对比研究
2022年
Li_(3)N可作为Li+电池的固态电解质,Na_(3)P可作为Na+电池的负极材料,特别是Li/Na以及N/P分别为同一族的元素,Li_(3)N和Na_(3)P的物理性质有很多典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故对比两个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助于推动Li+/Na+电池的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这两种材料的稳定结构、声子谱、弹性常数、电子结构、离子扩散势垒以及缺陷形成能等.计算表明:立方相的c-Li_(3)N最稳定,而六角相的β-Na_(3)P能量最低.结合c-(立方相),α-(六角相)和β-(六角相)的Li_(3)N与Na_(3)P的声子谱,确定c-Li_(3)N和c-Na_(3)P最稳定.弹性常数的计算表明所计算的6种结构都是有机械稳定性的.结果还表明,c-Li_(3)N和c-Na_(3)P都是间接带隙的半导体.电荷密度的计算体现了两种材料中不同的键合特点.Li+/Na+迁移势垒的计算给出了Li_(3)N与Na_(3)P作为离子晶体的特征.文中对所有物理性质的对比都与Li_(3)N材料比Na_(3)P材料有强得多的化学键的事实相一致.
祁美红张小锋曹昕睿吴顺情朱梓忠
关键词:离子导电性第一性原理方法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