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182 被引量:360 H指数:10 相关作者: 揭晓 黄蓉芳 周兵 徐立文 程洁如 更多>> 相关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管委会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哲学宗教 更多>>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中,作为方法论的"大思政"理念,强调突破传统资源局限,建立教学目标与教学资源"大纲式"分类对应的资源整合平台。平台内资源按照功能分类应满足四项基本教学目标,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大学生正确"三观"塑造以及综合素质训练。实现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整合须从系统内资源共享、部门间协同创新、校外实践教学通道及教学资源管理等方面加强工作。 杨紫翔关键词: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 资源整合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广州高校为中心 被引量:2 2023年 广东省较低的国际化教学水平拉低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高校学生的国际化能力。为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文章借助SPSS软件和多元回归模型,考察了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现状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国际化能力水平一般偏差,个体特征、个人国际化经历和学校国际化环境分别以14%、46.2%和35.2%的程度显著影响其国际化能力。针对大湾区存在的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化项目缺乏广度深度的问题,可以从重视在地国际化建设、优化国际交流项目两方面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能力水平。 申文 胡邦杰关键词:大学生 影响因素 国际化教育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教师交流轮岗研究热点趋势评述 2023年 教师交流轮岗作为促进教师资源均衡分配的一种方式,对促进社会公平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文章通过运用CiteSpace对学界内关于教师交流轮岗文献的梳理,探寻教师交流轮岗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近年来国内在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促进作用研究,“县管校聘”下教师交流轮岗的意愿以及成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的研究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同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交流轮岗受阻案例中影响因素、第三方机构如何赋能教师交流轮岗则是该领域的前沿研究。 林昊 关心迎 宋圣青 方彦衡关键词:交流轮岗 城乡教育一体化 胡塞尔论哲学原创建与哲学史目的论 2020年 对胡塞尔而言,哲学史就是观念的历史。他倾向于将哲学观念本身与其时代性的历史事实剥离开来,倡导一种内部的哲学史观。在通常的印象中,人们倾向于认为胡塞尔较少谈及历史,但实际上后期胡塞尔并不排斥历史的言说,他还概括了历史性的三个阶段:"哲学与欧洲文化的形成。 徐立文关键词:哲学史观 胡塞尔 目的论 哲学观念 历史事实 智慧与认识论求真主义 2024年 当代智慧理论在是否要求信念为真的问题上陷入争论。然而,根据认识论的求真主义传统,真是根本性认知善,智慧作为最高或最宝贵的认知善,理应始终得到真所提供的认知价值支撑。因此,争议的出现意味着求真主义直觉产生了动摇,一种可能的挑战是以智慧取代真的认识论根本地位。本文考察了三种为此辩护的论证策略,分别基于(i)形成智慧是求真后的最终探究步骤;(ii)智慧理论无需设置“真”条件;以及(iii)智慧的核心是超越于一般真的特殊真。其中,(iii)可行。选择(iii)意味着对求真主义做出修改,将根本性认知善由所有真进一步限定至由智慧所要求的特殊真。在兼顾真与智慧两种探究目标之余,这能够解释为何对智慧之人的信念要求会出现异议。 何纪澎中国共产党发展劳动就业事业的历史探索与基本启示 2022年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劳动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广泛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局部执政的实践中探索了战时劳动就业政策,促进了劳动就业法制化、初步建立了劳动就业政策体系。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通过建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实施整体性劳动保障政策,形成了整体性劳动就业体系。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开启了全面的劳动就业社会化改革,进行就业市场化改革,劳动就业成为民生事业的重要内容,劳动者权益保障也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新时代,我们党着力构建完善高质量劳动就业体系,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打造高质量劳动就业体系,建立公平和可持续的劳动保障体系,并积极弘扬劳动精神,倡导劳动实现伟大梦想的价值观。在新时代,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定党领导社会革命的远大理想,大力弘扬伟大劳动精神,巩固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而进一步发展劳动就业事业。 陈位志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劳动就业 历史探索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2024年 在乡村振兴中增强乡村文化认同,不仅有助于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然而当前在强化乡村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包括乡村文化受到城市文化冲击、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现代转型缓慢等因素。更好地在乡村振兴中强化乡村文化的认同,就必须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教育与传播,传承和活化乡村文化遗产,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统筹服务作用。 冯世康 陈位志知识图谱视野下数字劳动研究特征与趋势分析 2024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劳动作为一种全新的劳动形式引起了广泛的学术和实践关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13-2023年数字劳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数字劳动研究态势整体呈上升趋势,美国、中国、加拿大是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其中研究主体以传统综合性大学和文科类大学为主,理工类大学在该领域所处地位略显薄弱;“数字劳动理论渊源”“新型劳动异化”以及“劳动控制新形式”等主题是中外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结合时代背景,未来国内研究可聚焦“算法控制与劳动秩序”“劳动生产与价值分配”以及“数字劳动的法律和伦理问题”等方面。 臧艳雨 丁妍关键词:知识图谱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韧性城市建设——以近现代澳门为例 被引量:3 2021年 19世纪中后期,澳门初步完成由传统渔农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过渡转型,为近代中国开启了第一扇"开眼看世界"的窗口。通过汲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经验,构建相对完备的公共卫生体系,实施从"以治疗为主"到"以预防为主"的应对举措,澳门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粤港澳跨区域合作的传染病协同防控模式。同时,不以牺牲经济为代价,努力实现公共卫生治理、环境整饬与产业调整的同向同行,希望将澳门打造为"游乐卫生无不臻善"的"休养憩居之所"。但由于澳葡当局人为地造成族群隔阂、华人生活条件恶劣以及对于畸形消费经济的过度依赖,令近现代澳门传染病治理的努力与成效大打折扣。这一时期的经验探索与应对机制,对于当前澳门乃至中国其他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建韧性城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张中鹏 李超关键词:传染病 公共卫生 习近平构建和完善党内问责制思想探析 被引量:4 2018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构建和完善党内问责制进行了系统规划:以"敢于担当"作为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的指导思想;建立"两个责任"的问责领导体制;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抓党建、抓问责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优化问责程序、强化问责执行,有效治理党内突出问题。习近平关于党内问责制的探索对系统建构党内问责机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位志关键词:责任担当 问责制 权力制约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