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品数:3,244 被引量:19,183H指数:44
相关作者:刘景辉高聚林樊明寿于卓于晓芳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92篇期刊文章
  • 424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46篇农业科学
  • 470篇生物学
  • 5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2篇文化科学
  • 32篇经济管理
  • 31篇轻工技术与工...
  • 30篇医药卫生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化学工程
  • 9篇理学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矿业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57篇马铃薯
  • 277篇玉米
  • 238篇胁迫
  • 231篇土壤
  • 171篇性状
  • 157篇基因
  • 144篇植物
  • 143篇种子
  • 140篇燕麦
  • 136篇向日葵
  • 134篇甜菜
  • 133篇黄瓜
  • 121篇小麦
  • 120篇水分
  • 117篇栽培
  • 101篇干旱
  • 96篇酶活性
  • 94篇叶片
  • 91篇幼苗
  • 90篇农艺

机构

  • 3,225篇内蒙古农业大...
  • 168篇内蒙古农牧业...
  • 76篇内蒙古大学
  • 71篇中国农业大学
  • 63篇内蒙古民族大...
  • 63篇内蒙古师范大...
  • 43篇内蒙古天际绿...
  • 40篇中国农业科学...
  • 38篇学研究院
  • 2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4篇中国环境科学...
  • 24篇内蒙古科技大...
  • 24篇韶关学院
  • 23篇包头轻工职业...
  • 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河北农业大学
  • 21篇北京农学院
  • 21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8篇呼和浩特民族...

作者

  • 264篇刘景辉
  • 246篇高聚林
  • 177篇樊明寿
  • 160篇于卓
  • 125篇于晓芳
  • 123篇王志刚
  • 114篇胡树平
  • 111篇蒙美莲
  • 105篇张少英
  • 104篇孙继颖
  • 103篇崔世茂
  • 95篇郝丽珍
  • 92篇李立军
  • 90篇周洪友
  • 85篇云兴福
  • 76篇于肖夏
  • 74篇庞保平
  • 73篇赵君
  • 71篇赵宝平
  • 68篇逯晓萍

传媒

  • 403篇内蒙古农业大...
  • 172篇华北农学报
  • 132篇内蒙古农业科...
  • 115篇北方农业学报
  • 92篇中国农学通报
  • 78篇作物杂志
  • 75篇麦类作物学报
  • 70篇西北植物学报
  • 58篇分子植物育种
  • 57篇北方园艺
  • 57篇中国草地学报
  • 49篇中国马铃薯
  • 46篇玉米科学
  • 44篇草地学报
  • 39篇干旱地区农业...
  • 36篇种子
  • 36篇安徽农业科学
  • 35篇作物学报
  • 32篇中国油料作物...
  • 30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8篇2024
  • 80篇2023
  • 91篇2022
  • 92篇2021
  • 93篇2020
  • 119篇2019
  • 157篇2018
  • 179篇2017
  • 177篇2016
  • 172篇2015
  • 178篇2014
  • 187篇2013
  • 202篇2012
  • 190篇2011
  • 187篇2010
  • 189篇2009
  • 156篇2008
  • 161篇2007
  • 131篇2006
  • 122篇2005
3,2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茄子黄萎病菌粗毒素提取及毒害作用研究
刘正坪王若菁塔娜田维平孙平
该课题首次提取了茄黄萎病菌粗毒素,明确了粗毒素蛋白中含有14种氨基酸,其中酸性氨基酸所占比例大于碱性氨基酸。用不同致病类型的多个菌株进行产毒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菌系间致病力的差异与其产毒量相一致,病菌培养液中毒素蛋白手的...
关键词:
关键词:茄子黄萎病毒素致病因素
丛枝菌根真菌特性及其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3年
丛枝菌根(AM)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互惠共生体。文章总结概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机制与影响因素,以助于正确理解菌根的抗病作用,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宋培玲郝丽芬李欣州张键云晓鹏包玉英李子钦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生物多样性抗病性
玉米品种合饲4号的选育及其不同密度下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青贮饲用玉米新品种合饲4号是以L0823为母本、L98-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7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更好地了解其栽培特性以及加速该品种的推广,在详细介绍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品质以及抗性表现的同时,又以该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种植密度下生物产量以及灌浆期光合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饲4号青贮产量高,收获时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8.0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6.37%、粗蛋白8.34%,营养品质高,饲用价值优良,且具有较强抗病抗倒能力;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灌浆期穗位叶光合速率逐渐减小,初始荧光F0逐渐增加,最大量子数Fv/Fm与PSⅡ的潜在活性Fv/F0逐渐减小,且回归分析表明,合饲4号的最适种植密度为79 043.3株/hm^2左右,该密度下其生物产量可达87 008.5 kg/hm^2。
张坤明逯晓萍薛春雷董婧李俊伟韩平安张瑞霞李美娜
关键词:玉米光合特性
部分小麦品种(系)及高代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2007年
为在春小麦品质育种中合理利用种质资源,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62份引进品种(系)和58份春小麦高代材料进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1、7+8、5+10亚基及其组合的频率最高。其中引进材料Glu-A1位点的三种等位变异中,1亚基频率为43.5%;Glu-B1位点的六种等位变异中,7+8亚基的频率为37.1%,其次是17+18,占22.6%;Glu-D1位点的三种等位变异中,5+10占61.3%,2+12占37.1%,还发现1份材料具有13+16亚基。在春小麦高代材料中,Glu-A1位点上1亚基的频率为63.8%;Glu-B1位点有五种等位变异,以7+8最多,为48.3%;Glu-D1位点有两种等位变异,5+10最多,占79.3%。参试材料的HMW-GS组合类型有21种,含5+10亚基的组合占全部组合的61.9%,其中1/7+8/5+10亚基组合占材料总数的23.3%。1/17+18/5+10/2*/7+8/5+10、2*/17+18/5+10、null/7+8/5+10和null/17+18/5+10五种组合的频率依次为5.0%、3.3%、5.8%、5.8%和1.7%。
侯国峰郭世华岳淑芳廉博
关键词:春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大气氮沉降及其对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7
2007年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大气氮素沉降在逐渐增加,已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为此总结了大气干湿沉降中氮的组成和数量变化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评述了大气氮沉降对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张燕崔学民樊明寿
关键词:大气沉降氮素草地生物多样性
低封顶高密度处理对温室番茄光合作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试验通过控制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摘心位置对温室番茄光合作用、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封顶情况下,随着定植密度的减少,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定植密度相同,封顶越早,叶绿素含量越高,净光合速率增加的越快。低封顶、高密度栽培对温室番茄产量的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栽培密度增加,留果盘数相应减少可增加温室番茄产量。低封顶有利于温室番茄品质的提高。
叶英杰单艳敏杨志刚付崇毅崔世茂
关键词:温室番茄光合作用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马铃薯糖代谢途径中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2023年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的损伤以及复水对其保护效果,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马铃薯代谢途径中基因表达研究。试验采用盆栽法,设干旱处理(40%土壤相对含水量,DT)和干旱对照(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并持续14d,CK)、复水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40%维持14d后恢复至土壤相对含水量的70%,RT)和复水对照(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0%并维持21d,RCK),研究干旱胁迫与复水处理对马铃薯体内淀粉及糖代谢途径的影响。DT与CK处理相比,有655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与淀粉及糖代谢途径相关的有13个基因,上调表达的有9个,下调表达的有4个,涉及的酶有11个;RT与RCK处理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有644个,与淀粉及糖代谢途径相关的有5个,上调表达的有3个,下调表达的有2个,涉及的酶有4个。干旱胁迫后,淀粉及糖代谢途径中13个基因表达发生变化,涉及代谢途径中11个酶,功能与糖基水解酶、蔗糖合酶、糖基转移酶、淀粉合酶和果胶酯酶相关。复水后,有5个基因表达仍呈显著差异,影响4个酶,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数和涉及酶的数量分别减少了8和7个,下降幅度较为明显。虽然不是完全修复,但整体修复效果较好,补偿效应显著。
刘素军蒙美莲苏日古嘎
关键词:马铃薯基因表达高通量测序淀粉糖代谢
1970s—2010s玉米品种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的分析
2023年
为明确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提升过程中籽粒营养品质变化规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用1970s—2010s五个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高产玉米品种进行3年大田试验,分析产量提升过程中各年代品种冠层结构、干物质积累量与转运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营养品质等变化规律及各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对比1970s—2000s的品种,2010s品种(‘登海618’)的产量提高了9.37%~55.89%,收获穗数和百粒重分别增加4.18%~10.48%和9.85%~33.48%(P<0.05)。2010s品种(‘登海618’)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和百粒重,主要原因是百粒重的提升依赖于籽粒总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显著增加。相较于1970s和1990s品种,2010s品种(‘登海618’)的籽粒可溶性糖和总淀粉含量分别增加6.56%~16.48%和0.70%~2.14%,但其籽粒粗蛋白含量则降低3.98%~8.17%。吐丝后65 d,2010s品种(‘登海618’)穗位叶净光合速率较其他年代品种提高31.86%~105.35%;成熟期时,其穗位叶SPAD较其他年代品种也增加8.22%~42.66%(P<0.05);同时其花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量也较1970s(‘中单2号’)、1980s(‘丹玉13’)、1990s(‘掖单13’)、2000s(‘先玉335’)代表品种分别增加0.72%~33.22%和5.34%~43.77%。综上,2010s品种(‘登海618’)的籽粒可溶性糖、总淀粉含量均较高,但籽粒粗蛋白含量较低。在保证花期较高的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维持生育后期的穗位叶SPAD,同时显著增加花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量则是2010s品种(‘登海618’)籽粒总淀粉、可溶性糖含量高于1970s和1990s品种的主要原因。
王利青高聚林王富贵马达灵于晓芳郭怀怀
关键词:玉米营养品质冠层结构
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设超高产栽培(SHY)和普通高产栽培(CK)2个处理,通过2009年和2010年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超高产春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和功能特性,揭示超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为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张玉芹杨恒山高聚林张瑞富王志刚徐寿军范秀艳杨升辉
关键词:春玉米超高产冠层结构生理特性
文献传递
濒危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组织培养的研究被引量:19
2001年
本文对四合木 (TetraenamongolicaMaxim)种子萌发 1 2d产生的无菌苗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通过在MS培养基上附加 2 ,4—D0 5mg/L ,6—BA 0 1m/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然后在 2 ,4—D0 2 5mg/L ,6—BA0 5mg/l培养基上获得胚状体及试管苗。实验表明胚状体的发生 2 ,4D和
何丽君
关键词:濒危植物四合木快繁技术工厂化育苗
共3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