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牧交错地带农业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所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农学部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布鲁氏菌
  • 2篇疫苗
  • 1篇蛋白
  • 1篇毒株
  • 1篇新型疫苗
  • 1篇疫苗株
  • 1篇原核表达
  • 1篇退化草地
  • 1篇牛场
  • 1篇强毒
  • 1篇强毒株
  • 1篇转移酶
  • 1篇转移酶基因
  • 1篇酰基
  • 1篇细胞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原性

机构

  • 6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吉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5篇武迎红
  • 5篇霍晓伟
  • 5篇张显华
  • 5篇王学理
  • 5篇李向阳
  • 5篇刘凯
  • 4篇张嘉保
  • 1篇王景龙
  • 1篇齐广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牛布鲁氏菌不同种强毒株膜蛋白质组学差异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牛的不同种类布鲁氏菌的菌株膜蛋白质组学的差异。[方法]采用丙酮干粉方法,提取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的全蛋白,具有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获取二维电泳图谱,用ImageMaster TM2D Platinum6.0-TOF软件筛选出差异蛋白质酶切,准备样品进行质谱分析,通过MALDI.0软件在不同的肽质量指纹质谱搜索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技术进行蛋白质识别。[结果]应用固相pH梯度图获得良好的重复性2-DE凝胶,观察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 2-DE图谱,其蛋白质的表达模式非常相似,使用ImageMaster TM2D4.0软件自动识别蛋白质点,检测布鲁氏菌16 M蛋白的蛋白质点856,疫苗株M5的蛋白质点793。在数据库中选择有意义的蛋白质23种进行选择质谱鉴定。蛋白质功能的差异是由质谱鉴定得到的,涉及糖代谢、物质运输、蛋白质合成和分子伴侣等方面,有13种在16M和疫苗株M5的蛋白高表达。[结论]通过质谱鉴定,获得的蛋白质功能涉及糖代谢、物质运输、蛋白质合成和分子伴侣等,有13种在16M和疫苗株M5的蛋白高表达。
李向阳王学理刘凯霍晓伟武迎红张显华张嘉保
科尔沁地区牛场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以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牛场布病疫情流行性病学检测资料为基础,重点进行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布病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全乳环状试验(MRT)、补体结合试验(CF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奶液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 ELISA)方法进行筛选和确诊。结果表明,2009年共采集1360份牛血清,其中阳性血清57份,感染率为4.19%;2010年采集2175份牛血清,感染布病的牛共有129头,发病率为5.10%;2011年采集2340份牛血清,发病率为7.78%。2010年在通辽市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时共采集奶样1931份,经MRT和OIE i ELISA检测阳性率为24.39%。屠宰场牛布病总体阳性率为7.34%,而散户牛布病的总体阳性率为12.84%。通辽地区奶牛布病感染率呈现出明显的群间和区域间不均衡性。屠宰场由于检疫制度严格,阳性率明显低于散户。
李向阳王学理刘凯霍晓伟武迎红张显华张嘉保王景龙
关键词:布鲁氏菌流行病学调查
布鲁氏菌新型疫苗的构建表达和免疫原性检测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新型疫苗的构建表达和免疫原性检测。[方法]该研究所选的L7/L12核蛋白为公认的T细胞保护性抗原。它具有高度的保守性。通过试验,验证17.3 kDa蛋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对翻译起始因子3蛋白进行抗原预测。[结果]从布鲁氏菌中提取其全基因组DNA,测序正确后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经诱导表达出相应的重组蛋白,WB鉴定后纯化待用;同时,编码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后经WB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将重组蛋白混合弗氏佐剂免疫动物,同时DNA疫苗以PUMVC1-mGM-CSF重组质粒为佐剂(各100μg/只)肌肉免疫动物;每15 d免疫1次,加强免疫3次后检测免疫应答指标,并且进行组间比较。采取ELISA法检测到较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WB也证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布鲁氏菌基因工程疫苗,在国内尚属首次。利用流式细胞仪的分型技术和ELISPOT法评价布鲁氏菌疫苗的细胞免疫指标,将促进我国兽用疫苗及相关产品的实验室质控标准方法的建立和发展,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李向阳王学理刘凯霍晓伟武迎红张显华张嘉保
关键词:免疫原性
适用于修复大兴安岭山区退化草地的牧草筛选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修复大兴安岭山区退化草地,筛选适于不同生态环境的栽培牧草品种,如呼伦贝尔杂花苜蓿、呼伦贝尔黄花苜蓿、俄罗斯苜蓿等,栽培驯化山野豌豆、胡枝子、多花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野火球等原生群落种群,培育其对应环境的适应性和抗性,给补播修复和改良大兴安岭山区退化草地及发展高寒高纬度地区人工草地培育优良牧草种质资源.
齐广陈申宽周忠学孔令峰
关键词:退化草地牧草筛选
牛布鲁氏菌Wbkc基因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2013年
克隆牛布鲁氏菌的甲酰基转移酶基因(Wbkc),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并对甲酰基转移酶的抗原性进行分析。以牛布鲁氏菌的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Wbkc基因,双酶切后克隆至pET-28a上,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His Trap FF层析柱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甲酰基转移酶的抗原性。提取的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确定目的基因成功插入到了克隆载体中。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29 000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原性。
李向阳王学理刘凯霍晓伟武迎红张显华
关键词:原核表达抗原性
Omp22与牛布鲁氏菌感染后的巨噬细胞蛋白互作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探讨牛布鲁氏菌544A株感染巨噬细胞的c DNA文库中筛选与Omp22相互作用的蛋白,对布鲁氏菌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将布鲁氏菌细胞膜可分为3组:第1组为94 k Da的外膜蛋白,第2组为41-43 k Da外膜蛋白,第3组为22-31 k Da的外膜蛋白。第1组外膜蛋白只是外膜蛋白的一小部分;第2组外膜蛋白是布鲁氏菌细胞外膜孔道蛋白;第3组外膜蛋白是由两种相关的22 k Da蛋白和31 k Da蛋白组成,31 k Da蛋白已经被证实了是一类细胞外膜孔道蛋白,而22 k Da蛋白(Omp22)的功能还不是很清楚。酵母双杂交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而且有效地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到蛋白研究领域。本实验采用Cyto Tra P酵母双杂交系统,以Omp22为诱饵,从牛布鲁氏菌544A株感染巨噬细胞的c DNA文库中筛选与Omp22相互作用的蛋白,对布鲁氏菌的致病机理进行阐述,探索Omp22在布鲁氏菌致病中的作用。
李向阳王学理刘凯霍晓伟武迎红张显华张嘉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