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作品数:1,875 被引量:4,002H指数:21
相关作者:王纯洁曹贵方李培锋杨晓野郝永清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50篇期刊文章
  • 3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33篇农业科学
  • 148篇医药卫生
  • 138篇生物学
  • 44篇文化科学
  • 3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67篇病毒
  • 260篇细胞
  • 229篇绵羊
  • 156篇奶牛
  • 152篇基因
  • 140篇免疫
  • 106篇小鼠
  • 97篇蛋白
  • 95篇杆菌
  • 89篇线虫
  • 75篇荧光
  • 74篇腺瘤病
  • 74篇绵羊肺腺瘤病
  • 74篇肺腺瘤病
  • 68篇原核表达
  • 67篇绵羊肺腺瘤病...
  • 63篇克隆
  • 60篇体外
  • 58篇上皮
  • 52篇动物

机构

  • 1,865篇内蒙古农业大...
  • 132篇中华人民共和...
  • 62篇内蒙古农牧业...
  • 47篇中国农业科学...
  • 43篇内蒙古骆驼研...
  • 41篇内蒙古大学
  • 38篇内蒙古医科大...
  • 2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9篇中国动物卫生...
  • 16篇军事医学科学...
  • 16篇中国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内蒙古自治区...
  • 12篇内蒙古自治区...
  • 11篇包头医学院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北京市农林科...
  • 9篇内蒙古民族大...
  • 9篇河南牧业经济...
  • 8篇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

  • 152篇王纯洁
  • 145篇敖日格乐
  • 79篇李云章
  • 76篇李培锋
  • 71篇王瑞
  • 68篇刘淑英
  • 65篇曹贵方
  • 65篇杨晓野
  • 58篇杨英
  • 58篇丁玉林
  • 57篇斯木吉德
  • 56篇杨银凤
  • 54篇王凤龙
  • 53篇关平原
  • 50篇哈斯苏荣
  • 49篇曹金山
  • 48篇毛伟
  • 47篇王金玲
  • 46篇郝永清
  • 44篇关红

传媒

  • 140篇黑龙江畜牧兽...
  • 136篇中国兽医学报
  • 131篇畜牧与饲料科...
  • 112篇动物医学进展
  • 98篇内蒙古农业大...
  • 97篇中国畜牧兽医
  • 67篇中国预防兽医...
  • 58篇中国兽医杂志
  • 56篇中国兽医科学
  • 53篇畜牧兽医学报
  • 47篇中国农业大学...
  • 46篇畜牧与兽医
  • 34篇中国动物检疫
  • 31篇饲料研究
  • 27篇当代畜禽养殖...
  • 25篇动物营养学报
  • 23篇中国动物传染...
  • 16篇中国人兽共患...
  • 13篇微生物学通报
  • 13篇中国畜牧杂志

年份

  • 10篇2024
  • 118篇2023
  • 95篇2022
  • 112篇2021
  • 105篇2020
  • 140篇2019
  • 158篇2018
  • 150篇2017
  • 135篇2016
  • 168篇2015
  • 161篇2014
  • 126篇2013
  • 176篇2012
  • 136篇2011
  • 59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8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拉特中旗石哈河乡部分村庄肉羊球虫病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解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石哈河乡部分村庄肉羊球虫病感染状况,更好地做好当地肉羊球虫病的防治工作,笔者于2015年7—8月份对石哈河乡五个村庄的180只肉羊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了球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五个村庄肉羊均有球虫感染,总感染率为25.0%;感染的艾美尔球虫有3种,分别是小型艾美耳球虫(E.parva)、阿撒他艾美耳球虫(E.ahsata)、雅氏艾美耳球虫(E.ninakohly-akimovae);感染球虫的肉羊部分还混合感染了吸虫与线虫。说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石哈河乡肉羊感染率不是很高,但存在吸虫和线虫混合感染的现象,应引起注意。
张美丽吴树清
关键词:肉羊球虫
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与脂蛋白(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面的纤溶酶原(Plg)受体之一,它可以通过赖氨酸结合位点(LBS)与Plg相结合。脂蛋白(a)[Lp(a)]中的载脂蛋白(a)[Apo(a)]与Plg有很高的同源性,即两者的Kringle结构域都含有LBS,其中Apo(a)的KIV10含有强的LBS。因此本实验提出了Lp(a)应该能够与S.aureus表面的Plg受体相结合,进而可能竞争性抑制S.aureus与Plg结合的假说。本研究克隆了S.aureus的IMPDH基因,酶切后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pASK-IBA37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了该重组蛋白(rIMPDH)。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亲和色谱层析及Western blot对rIMPDH与Lp(a)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IMPDH可以通过LBS与Lp(a)和rKIV10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且一定浓度的赖氨酸类似物6-氨基己酸(EACA)可以抑制这种结合,然而本研究并未发现Lp(a)和rKIV10对rIMPDH与Plg的相互作用有明显的抑制。
许颖纪智星韩润林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纤溶酶原
一例猫传染性腹膜炎自然病例的病理学观察
<正>1实验目的:为了阐明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特征病理变化,本研究对1只确诊为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病死猫进行全面的病理学观察。2材料和方法:1只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死猫是由呼和浩特某宠物医院赠予,采用尸体剖检及大体病变观察和病理组织...
王金玲; 丁玉林; 曹霞; 缪增强; 张敏; 吉林台; 王凤龙;
文献传递
绵羊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绵羊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JSRV)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逆转录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模式系统。本文就enJSRV在孕体植入前对滋养外胚层的作用、enJSRV促进胎盘的形成、enJSRV保护子宫免受外源性致病...
刘淑英徐萌杰张宇飞
关键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生殖生物学胎盘
文献传递
牛磺鹅去氧胆酸对热应激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为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对热应激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试验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热应激组和低、中、高剂量TCDCA组(剂量分别为50、100、200mg/kg)。热应激组和低、中、高剂量TCDCA组小鼠置于(35.5±0.5)℃、相对湿度60%环境下连续热应激7d。结束后分别检测小鼠脾脏指数、血清IgG、小肠sIgA的含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B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引起小鼠脾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血清IgG、肠sIgA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8+、CD19+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CD4+百分率下降不显著(P>0.05),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表明热应激导致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TCDCA对热应激小鼠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抑制热应激引起的血清IgG含量、小肠sIgA含量升高(P<0.05)和显著提高外周血CD8+、CD19+百分率(P<0.05),同时能够调节CD4+/CD8+比值到正常水平。因此,TCDCA对热应激导致的小鼠免疫功能紊乱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夏俊峰李金莲李培锋王丛丛王振勇石有斐
关键词:牛磺鹅去氧胆酸热应激免疫调节
马动脉炎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4年
为建立马动脉炎病毒(EA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实验以EAV N蛋白单克隆抗体(MAb)2B9为捕获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EAV N蛋白MAb 2B3(HRP-2B3)为检测抗体,建立EAV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为:MAb 2B9的包被浓度为2μg/mL,HRP-2B3的工作浓度为2μg/mL,以OD450nm≥0.124为阳性判定标准。该方法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疱疹病毒I型和IV型、马流感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最低检出限为病毒标准品200倍稀释(103.2TCID50),敏感性高。3次重复试验建立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本实验建立的EAV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等优点,适于EAV的快速检测。
胡月戚亭赵世华关平原王晓钧
关键词:马动脉炎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单克隆抗体
绵羊肺炎支原体免疫组织化学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8
2017年
以病理组织学观察为基础,建立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的间接免疫组织化学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以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血清为一抗,分别以家兔抗山羊Ig G-HRP和家兔抗山羊Ig G-FITC为二抗,对绵羊肺炎支原体阳性肺组织切片及阴性对照组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并优化染色条件,以确保组织切片在最佳的条件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所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PCR方法对病样的检出率相符,且高于传统的分离培养法。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间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可用于对临床病例的组织样本检测,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可靠性,可直观地观察和探究该病原在机体内的定位、动态分布以及致病机理,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方法。
张建华黄海碧王晓晖白帆史晓娜高媛王力强侯丽娜郝永清
关键词:绵羊肺炎支原体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
双氢睾酮对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表达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HT)对小鼠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的影响。【方法】给3周龄的昆明小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 IU/只)以获取颗粒细胞,颗粒细胞传代后48 h HE染色鉴定形态,绘制颗粒细胞的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鉴定促卵泡素受体(FSHR)的表达。当第2代颗粒细胞汇合度达到50%时,先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饥饿处理12 h,然后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DHT(0、10^(-9)、10^(-8)、10^(-7)、10^(-6)、10^(-5)mol/L),培养48 h后检测颗粒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AMH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在颗粒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6)mol/L Flutamide(雄激素受体(AR)特异性抑制剂)、10^(-7)mol/L DHT、10^(-7)mol/L DHT+10^(-6)mol/L Flutamide、10^(-5)mol/L DHT、10^(-5)mol/L DHT+10^(-8)mol/L 11-ketodihydrotestosterone(AR特异性激动剂),分别记为F、D7、DF、D5、DK组,以不添加药物为对照组。培养48 h后,检测各组颗粒细胞增殖及AMH蛋白含量。【结果】体外培养的小鼠颗粒细胞呈梭形或铺路石状,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普遍表达FSHR;与0 mol/L DHT组相比,10^(-8)、10^(-7)mol/L DHT组细胞增殖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增加(P<0.05;P<0.01),10^(-5)mol/L DHT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10^(-7)mol/L DHT组AM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与D7组相比,DF组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D5组相比,DK组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10^(-7)mol/L DHT能够显著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表达,而10^(-5)mol/L显著降低了颗粒细胞增殖以及AMH表达,且AR介导了DHT调控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表达。
于凯赵玉芬翁钰王琴郝绍瑜于泊洋杜晨光苏布登格日勒李海军
关键词:颗粒细胞
羊源牛恶性卡他热的病理学观察及病原核酸检测
2024年
羊源恶性卡他热(SA-MCF)是一种由绵羊γ疱疹病毒2型(OvHV-2)引起的可致反刍动物死亡的淋巴增生性疾病。通过病理学检查和病原体核酸检测,对发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牧场的疑似恶性卡他热的2头病牛进行诊断,同时对同群饲养的绵羊鼻拭子进行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表明,2头病死牛生前高热,并伴有失明流泪,鼻腔和口腔黏膜糜烂等头部黏膜炎症,病理剖检后发现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潮红脱落形成假膜等病理变化,具有典型的恶性卡他热病特征。组织病理学显示,病死牛伴随有非化脓性脑炎,重要的是淋巴结、肺脏、肾脏、脾脏等多个器官组织出现明显的小血管坏死性炎症。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头牛的多种组织和绵羊鼻拭子中均扩增出OvHV-2病毒的ORF75 DNA片段,这些发现表明2头病死牛患有由OvHV-2引起的恶性卡他热,且极有可能是羊源OvHV-2传播到了牛。
申丹妮金山娜仁其木格希尼尼根希尼尼根吉林台
关键词:恶性卡他热组织病理学
绵羊胎盘滋养层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被引量:8
2012年
为建立一种稳定、方便地获得较高纯度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方法,为后续的细胞转染和RNA干扰试验提供细胞学基础,采用组织块法培养滋养层细胞,消化差速法纯化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滋养层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应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及PCR技术鉴定细胞来源。结果显示,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为上皮样细胞形态,呈片状铺展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占90%以上,波形蛋白染色呈阴性;透射电镜可观察到滋养层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活力,存活率超过95%,细胞活力良好。常规RT-PCR技术可扩增出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特有的干扰素蛋白-1基因片段。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得较高纯度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为本实验室后续的体外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刘慧刘淑英刘丽珍张宇飞
关键词:绵羊滋养层细胞细胞培养
共18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