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

作品数:20 被引量:172H指数:8
相关作者:王丽红王春尧丁海燕王子聪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动脉
  • 9篇斑块
  • 8篇成像
  • 8篇磁共振
  • 7篇颈动脉
  • 6篇动脉粥样硬化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血管
  • 5篇硬化斑块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粥样硬化斑块
  • 4篇颅内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颈动脉粥样硬...
  • 3篇颈动脉粥样硬...
  • 3篇颈动脉粥样硬...
  • 2篇心肌

机构

  • 20篇清华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华盛顿大学
  • 2篇北京市神经外...
  • 2篇东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韦恩州立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4篇许建荣
  • 4篇赵锡海
  • 3篇苑纯
  • 2篇赵辉林
  • 2篇李澄
  • 2篇王丽红
  • 2篇高培毅
  • 2篇李晓
  • 2篇孙杰
  • 2篇孙贝贝
  • 1篇崔豹
  • 1篇赵性泉
  • 1篇陈慧军
  • 1篇蔡幼铨
  • 1篇鲍海华
  • 1篇刘新
  • 1篇李勍
  • 1篇马林
  • 1篇周丹
  • 1篇何奔

传媒

  • 6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对比度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基于多对比度MRI血管壁成像技术,比较颅内动脉、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方法回顾经3D多对比度头颈联合MRI血管壁成像检查确定存在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资料.观察斑块分布情况;测量斑块负荷,包括斑块最大管壁厚度、长度、管腔狭窄程度;分析斑块内成分,包括脂质坏死核、出血、钙化,对比分析颅内动脉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在入组的45例患者中,共检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03个,其中颅外动脉斑块156个(76.8%),颅内动脉斑块47个(23.2%).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大管壁厚度([ 3.2±1.0)mmvs (1.9±0.4)mm,P<0.001]、斑块长度[10.7(7.5~13.7)mmvs4.3(2.6~6.3)mm,P<0.001]大于颅内动脉,而颅内动脉管腔狭窄程度[28.0%(20.0%~38.5%)vs18.8%(10.8%~30.5%),P<0.001]重于颅外动脉.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脂质坏死核的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66.0%vs21.3%,P<0.001),而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颅内动脉高于颅外颈动脉(27.7%vs13.5%,P=0.027).结论在合并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中,颅外动脉的斑块最大管壁厚度、斑块内脂质坏死核的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而管腔狭窄程度、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低于颅内动脉.
许艺兰李睿崔园园郑卓肇赵锡海
关键词:斑块成分颅内动脉颅外动脉
CT技术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7年
脑侧枝循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疗中非常重要,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也能较好的预测患者的预后,因此使用影像学方法快速准确的确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侧枝循环状态至关重要,本文将系统的回顾目前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常用的CT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评价侧枝循环的各种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包括单时相CT血管造影、多时相CT血管造影、以及CT灌注成像技术。
王春尧章强陈慧军
关键词:侧枝循环
T2 mapping在心肌梗死后心肌水肿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与血清肌酸激酶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定量T2 mapping在心肌梗死后心肌水肿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对T2值、心肌水肿面积及生化指标肌酸激酶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共30例,并于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2~7 d内对其进行心脏磁共振扫描(CMR)。图像采集完成后,测算并记录心肌梗死后水肿区域及远侧正常心肌的T2值与水肿面积,最后对梗死后水肿区域和远侧心肌T2值进行比较。并将患者血清肌酸激酶与T2 mapping中所测算的T2值及水肿面积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心肌梗死后水肿区域T2信号显著高于远侧正常心肌,T2值分别为(59.18±4.23)ms及(43.35±2.11)ms(P=0.013)。2通过T2 mapping测算所得的心肌水肿区域面积与血清肌酸激酶峰值指标呈正相关(r=0.82,P=0.000)。3水肿区域T2值与血清肌酸激酶峰值间相关性欠佳(r=0.475,P=0.054)。结论定量T2 mapping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水肿的评估中非常有价值,而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水肿面积对心肌损伤评估可能更为重要。
安东敖蕾吴连明葛恒何奔路青胡伽尼丁海燕许建荣
关键词:T2MAPPING肌酸激酶心脏磁共振
多血管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脑动脉、冠状动脉及周围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特点及危险因素具有一定差异性。而单一血管床及多血管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对脑血管事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文对以上内容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理解不同血管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疾病特征及相关风险,为动脉粥样硬化卒中的病因学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李东野赵锡海沈君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卒中脑血管事件
情绪对脑功能连接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前许多研究报道了神经精神障碍疾病患者静息态脑功能连接(rsFC)的异常变化,但对脑功能连接受情绪的影响还不甚了解。本研究用高兴和悲伤两类电影片段分别诱导20位健康受试产生相应的情绪,同时采集功能磁共振图像(fMRI)。以前扣带回(ACC)、背外侧前额叶(DLPFC)和杏仁核为种子点,利用低频涨落的相关性分析了执行功能、注意力以及情感神经网络系统功能连接受情绪的影响,并对个人情感强度特质作回归来考察个体差异。我们发现与高兴的情绪相比,在悲伤状态下,大脑左侧的背外侧前额叶与后扣带回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功能连接,且连接程度与个体情感唤醒度成正比。表明人们在悲伤时会加强对负性情绪和信息的处理,且情绪化较强的人,脑内功能连接更加不稳定。
王子聪宋森王丽红
关键词:情绪功能磁共振成像
症状性颈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斑块颅内外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颅内、外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有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5例,其中脑梗死27例(49.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8例(50.9%),同时进行颅内、外颈动脉MRI,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颅外颈动脉:最大管壁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累及范围及管腔狭窄程度分别为(3.7±1.6)mm、(27.7±15.0)mm及(37.9±30.6)%;37例(67.3%)斑块内伴有钙化,24例(43.6%)斑块内伴有出血,25例(45.5%)斑块内伴有富脂质坏死核,13例(23.6%)斑块表面纤维帽破裂;颅内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前循环(包括大脑前、中动脉)的管腔狭窄度分别为(37.2±26.5)%和(37.5±26.2)%。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颅外颈动脉狭窄及最大管壁厚度有相关性(r=0.866,r=0.564,P<0.01)。前循环狭窄与颅外颈动脉狭窄及最大管壁厚度有相关性(r=0.879,r=0.598,P<0.01)。结论颅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严重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可以作为预测颅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严重程度指标。
韩旭赵锡海刘丹青崔豹马露马林蔡幼铨娄昕蔡剑鸣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易损斑块磁共振成像:共识与挑战被引量:17
2010年
研究显示,黑血管壁成像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和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特征,尤其在颈动脉血管床。采用磁共振技术早期识别易损斑块的重要特征将有助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该技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然而,目前广泛推广磁共振斑块成像技术亦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如应用该技术在冠状动脉等其他血管床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如何权衡效益/费用比等等。本文重点描述应用磁共振斑块成像技术的共识性观点和所面临的挑战。
苑纯赵锡海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
整块石蜡包埋处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方法
2019年
背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石蜡包埋工作中,将平均长度约3 cm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完整地包埋入蜡块中是上述科研工作必须步骤。目的:阐述一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整块石蜡包埋处理方法。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取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取材样本。为了便于连续切片后的组织学层面能够与磁共振成像的信息作精准同层比对,实验在组织石蜡包埋时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包埋入蜡块中。结果与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合作方美国华盛顿大学血管成像实验室在斑块处理方面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通过一种简易包埋方法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整块石蜡包埋,克服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整块包埋中的技术难点,为有类似工作需求的同行提供参考和引用。
曹敬丽Marina S.Ferguson孙杰张东刘丽李子瑞王雅杰隋滨滨沈宓高培毅高培毅赵锡海苑纯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特征与急性脑缺血病灶形态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与相应供血区急性脑缺血病灶形态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入组临床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排除心源性卒中,在发病一周内行颈动脉磁共振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MR-VWI)检查和常规MRI[包括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评估症状侧颈动脉斑块负荷和成分特征以及颅内外动脉管腔狭窄度,根据DWI上梗死灶形态对急性脑缺血病灶形态和体积进行分析。结果共入选1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68例(48.6%)为2型糖尿病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是症状侧颈动脉斑块富脂质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3.3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3~8.43];在兼具富脂质核斑块的患者中,2型糖尿病组颈内动脉区域急性脑缺血病灶体积[(15.45±8.97)ml vs(9.09±8.64)ml,P=0.011]和大穿支动脉梗死发生率[34.0%vs 13.2%,P=0.024)]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颈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型糖尿病与症状侧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特征,尤其是富脂质核密切相关,且更易发生大穿支动脉的梗死,提示MR-VWI细致化分析结合糖尿病因素有助于临床对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分层和个体化诊治。
孙贝贝李晓刘晓晟赵锡海许建荣赵辉林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颈动脉斑块
规范颅内MR血管壁成像技术,促进其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技术在颅内管壁病变的精准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临床实践中,若要开展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需要考虑磁场强度、接收线圈、成像维度、采集序列、空间分辨率、血流和脑脊液抑制、对比剂应用等因素.现阶段,各临床中心开展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过程中,采用的软硬件配置和参数设置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在临床推广应用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其技术参数和成像方案亟需标准化.颅内MR血管壁成像技术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将为我国广大临床医师提供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指导规范.
赵锡海李澄
关键词:颅内血管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