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作品数:51 被引量:321 H指数:10 相关作者: 赵玉光 王廷慧 王强 李保利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更多>>
苯醚威混配剂对印鼠客蚤毒效的观察 被引量:1 2018年 为寻求最有效混配浓度,有效防治鼠疫媒介蚤种印鼠客蚤,本文使用药膜法对苯醚威、氯氰菊酯浓度梯度进行毒效试验,通过不同浓度的死亡率观察,直线回归法计算半数致死浓度和相关系数,按比例混合法将两药半数致死浓度转化为剂量然后混合配比为6个剂量组,最后获得最有效配比浓度。结果显示,苯醚威、氯氰菊酯对印鼠客蚤未吸血新羽化成虫的LC_(50)分别为1 647. 9752、8. 4861 mg/L;苯醚威6 mg/L,1 000 mg/L氯氰菊酯混配试剂对印鼠客蚤未吸血新羽化成虫的毒杀效果最佳,24 h死亡率70%,苯醚威和氯氰菊酯混配剂对印鼠客蚤未吸血新羽化成虫有增效作用。 刘涛 漆一鸣关键词:氯氰菊酯 印鼠客蚤 毒力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对部分性癫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对部分性癫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2012-06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的部分性癫患者4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6个月,对2组患者的认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P<0.01);(2)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6个月后,在对发作的担心、精力/疲乏、认知、药物影响、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部分性癫发作,可有效减少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认知。 景东华 张正祥关键词:部分性发作 癫痫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3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06年 张正祥 兰艳丽 袁强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软胶囊脂肪酸成份测定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检测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脂肪酸的组成成份。方法: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测定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软胶囊脂肪酸的组成成份,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采用内部归一法定量测定。结果: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主要含7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4.1%,亚油酸和亚麻酸43%,占不饱和脂肪酸的51.13%。结论: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以优质脂肪酸为主。 张正祥 李宝莉 陈雅慧 肖冰 成延萍 陈美霓肝癌代谢重编程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019年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标志物。肝癌的发生发展与其代谢过程密切相关。与其他大多数肿瘤细胞类似,肝癌细胞的代谢过程较正常肝细胞发生了诸多显著改变,具体表现在糖酵解异常活跃、脂肪酸从头合成增强而氧化减弱、谷氨酰胺分解代谢加快等。这些代谢的异常改变为肝癌细胞提供了中间物质与能量,以满足其快速生长、增殖与转移所需。同时,参与肝癌细胞不同代谢过程中的多种酶与信号分子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调控上述代谢过程中关键的代谢酶及通路被认为是肝癌诊断与治疗的重要靶点。近年来,关于肝癌细胞代谢重编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同时,寻找新型标志物分子也一直是肝癌研究领域的重点。本文主要围绕肝癌细胞的糖、脂、氨基酸及核苷酸代谢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改变及其背后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肝癌诊断与治疗标志物分子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总结与展望。 侯怡然 李宝莉 邢金良 李积彬关键词:肝癌 代谢 酸柏栀油软胶囊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脑中NO、Ach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酸柏栀油软胶囊对小鼠的促学习记忆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酸柏栀油软胶囊对小鼠的学习记忆影响,并测定小鼠脑内NOS、ChaE、AChE的含量。结果:酸柏栀油软胶囊1.25~5 ml/kg能缩短小鼠登台潜伏期,增加穿越原平台次数,以中剂量作用最强;且登台潜伏期随训练时间的延长,各组作用均逐渐增强,d20的作用尤为明显。酸柏栀油软胶囊尚能增加小鼠脑内NOS、ChaE活性,降低AChE活性,也以中剂量作用为佳。结论:酸柏栀油软胶囊对小鼠学习记忆有促进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脑内NO、Ach的含量有关。 李宝莉 陈雅慧 高枫 张正祥 刘涛关键词:学习记忆 胆碱乙酰转移酶 胆碱酯酶 一氧化氮合酶 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性、血脂及血糖的变化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CHD)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血糖的变化,为及早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确诊为CHD的患者156例进行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糖等进行检测。结果:与50例正常人相比较,CHD患者甲襞毛细血管数减少、交叉、畸形管襻增多,输入支变细、输出支和乳头下静脉丛扩张、血流速度减慢伴红细胞聚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增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并发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CHD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性明显异常。结论:CHD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性、血脂、血糖明显异常;并发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的CHD患者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性异常更为严重。 李宝莉 杨杰 陈雅慧 钱盾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甲襞微循环 血液流变性 血脂 血糖 灯盏乙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灯盏乙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及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治疗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n=8)给予普通饲料喂养,2型糖尿病组(n=40)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加STZ溶液(45mg/kg)腹腔注射造模,之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n=8)和治疗组(n=32),其中灯盏乙素50、100、150mg/kg组大鼠分别予以灌胃治疗,同时模型组大鼠予以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体重、肝重和肾重,测定大鼠肝功能、肾重、空腹血糖、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分别采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9、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体重减轻,而肝脏和肾脏指数明显增加,肝功能和肾功能损伤严重,并伴随有炎症和抗氧化能力减弱的现象;经治疗后,灯盏乙素(100、150 mg/kg·day)组,盐酸二甲双胍(100 mg/kg·day)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体重,减轻肝功能和肾功能损伤,减轻大鼠炎症反应、增加抗氧化能力。结论:灯盏乙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的方式缓解大鼠2型糖尿病。 刘涛 李伟 赵菊梅 栾昕关键词:2型糖尿病 灯盏乙素 细胞凋亡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09年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性骨折患者逐渐增多,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一直较高。近年来,由于人工关节材料和置换技术的成熟,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病变上应用的越来越多,其术后康复亦引起人们的重视。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采用金属及高分子聚乙烯材料模拟人体的髋关节和股骨头,用以替代严重受损关节、有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髋关节活动障碍的一种功能重建手术,可解决关节疼痛及畸形,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使患者早期活动,恢复下地走路的能力。但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及全身各系统功能老化,术后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且常合并不同的疾病,影响恢复[1-4]。故THR术者越来越需要进行合理的术后康复治疗[5],这对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因此,现就近年来有关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康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高维亮 侯延丽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康复研究 206例痰浊中阻型眩晕的血液流变性和血脂血糖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观察痰浊中阻型眩晕的血液流变性、血脂和血糖的变化 ,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2 0 6例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行血液流变性、血脂和血糖测定。结果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全血粘度、RBC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血栓干重、甘油三酯和血糖等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5 ) ,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降低(P<0 .0 5 )。提示 :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液流变性。 李宝莉 王廷慧 赵菊梅关键词:眩晕 痰浊中阻型 血液流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