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26 被引量:50H指数:5
-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基于分子量分布的供电子能力检测
- 周天慧王文龙吴乾元胡洪营
- 关键词:分子量分布溶解性有机物水处理
- 景观用再生水氮磷条件下两种典型水华藻类的生长及竞争规律被引量:4
- 2013年
- 针对再生水景观水体的藻类控制,以BG11培养基为基础,设定不同氮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进行了纯培养和共培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初始总氮浓度为15 mg/L、总磷浓度为0.1 mg/L时两种藻就能出现明显的生长高峰;当总氮浓度为3~45 mg/L,氮磷比为30~150的情况下,小球藻在与铜绿微囊藻的竞争中容易成为优势藻种。
- 倪雪琳吴光学管运涛陈俊
- 关键词:再生水景观用水氮磷铜绿微囊藻小球藻
- 悬浮载体微藻附着培养系统去除污水厂尾水氮磷研究
- 王秋萍胡洪营
- 关键词:脱氮除磷
-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沙门氏菌对四环素和磺胺甲恶唑的耐药性被引量:6
- 2014年
- 耐药性病原菌的出现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揭示耐药性沙门氏菌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存在和分布特征,从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不同处理单元中分离得到81株沙门氏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琼脂扩散法考察它们对四环素和磺胺甲恶唑的耐药性.利用PCR检测方法,分析耐药基因tetA、tetB、sul1、sul2和sul3在耐药沙门氏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沙门氏菌对四环素和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分别为53.1%和40.7%,其中大部分菌株同时对这2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从氯消毒出水中分离到的沙门氏菌对四环素和磺胺甲恶唑的二重耐药率比原污水中的高30.7%;城市污水中耐四环素和耐磺胺甲恶唑沙门氏菌中主要的耐药基因分别为tetA和sul3,经过污水处理系统之后耐药基因的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的原水和排放水中沙门氏菌的耐药性问题已十分突出,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的风险.
- 张崇淼徐欢刘静苗艳辉
-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沙门氏菌耐药性耐药基因
- 以回用为目标的基于微藻的污水深度处理
- 深度脱氮除磷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的基本要求.在众多深度脱氮除磷工艺中,基于微藻的深度脱氮除磷工艺由于:可同步脱氮除磷、无需外加化学药剂、微藻生物质具备潜在商业价值等优势,而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市政二级出水中...
- 王菁晗张天元刀国华许雪乔王潇雄胡洪营
- 关键词:污水处理深度脱氮除磷微藻动力学模型
- 雨水花园在城市防涝系统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 作为一种生态经济的雨洪管理设施,雨水花园的洪峰削减与水质净化效果以已得到广泛认可.但由于缺乏建设选址、结构设计等方面的明确指南,该技术在我国还未取得广泛应用,在城市防涝规划的整体布局中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表明,将雨水...
- 刘梁管运涛
- 关键词:布局规划雨水花园排水能力
- 文献传递
- 华南地区城市道路雨水径流对降雨特征的响应机制——以深圳市为例被引量:10
- 2013年
- 合理设计道路面源污染控制设施(如低冲击开发设施)需要深入掌握被治理地区的径流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利用单变量与多变量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位处华南地区的深圳市道路雨水径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道路雨水径流污染与降雨特征和污染物种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氮类污染物在小雨强所产生的降雨径流中浓度较高而颗粒物则相反,化学需氧量和磷随降雨特征变化相对较小。这说明不同的污染物种类呈现出对降雨特征不同的响应机制。因此在设计相关径流污染控制措施时,应该选择合适的降雨类型作为设计依据以满足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要求。
- 蒋沂孜刘安刘梁管运涛
- 关键词:面源污染降雨特征
- 碳纤维电极内过滤消毒装置构型优化研究
- 刘海倪欣业巫寅虎胡洪营
- 关键词:电化学消毒
- 氯消毒对污水再生处理反渗透膜生物污堵的影响
- 王运宏巫寅虎童心白苑赵雪皓育野望胡洪营
- 关键词:再生水反渗透氯消毒
- 挥发性氯消毒副产物的收集及其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评价
- 梁紫帆吴乾元杜烨胡洪营
- 关键词:氯消毒吹扫-捕集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