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23 被引量:481H指数:11
相关作者:刘树军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5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建筑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污染
  • 17篇水库
  • 13篇催化
  • 10篇污泥
  • 9篇硝化
  • 9篇反硝化
  • 8篇低温SCR
  • 8篇水源水库
  • 8篇脱氮
  • 8篇催化剂
  • 7篇厌氧
  • 7篇废水
  • 7篇除尘
  • 7篇除尘器
  • 6篇电除尘
  • 6篇数值模拟
  • 6篇
  • 5篇水质
  • 4篇等离子体
  • 4篇低温等离子体

机构

  • 122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陕西省环境科...
  • 3篇西安工程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冶长天国际...
  • 2篇陕西省引汉济...
  • 2篇中国石油集团...
  • 2篇中山市春兴建...
  • 2篇抚顺天宇滤材...
  • 2篇上海袋式除尘...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华东建筑设计...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西安航空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4篇黄廷林
  • 3篇石辉
  • 3篇黄学敏
  • 2篇闫东杰
  • 2篇文刚
  • 2篇玉亚
  • 2篇李志华
  • 2篇王会霞
  • 2篇袁林江
  • 2篇刘树军
  • 1篇李楠
  • 1篇杨成建
  • 1篇郑于聪
  • 1篇党小庆
  • 1篇朱葛夫
  • 1篇王彦辉
  • 1篇徐金兰
  • 1篇朱常琳
  • 1篇李凯
  • 1篇熊家晴

传媒

  • 20篇环境科学
  • 16篇环境工程学报
  • 15篇中国环境科学
  • 14篇环境工程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应用化工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4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水处理技术
  • 3篇环境化学
  • 2篇净水技术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工业水处理
  • 2篇当代化工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力发电

年份

  • 15篇2024
  • 16篇2023
  • 21篇2022
  • 15篇2021
  • 19篇2020
  • 15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3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库热分层期沉积物中有机物特性及对好氧反硝化细菌脱氮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本研究以水源水库热分层期沉积物中有机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有机物荧光特性的基础上,探究了沉积物中有机物为碳源时,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效能、细菌生长及碳去除性能.结果表明:(1)水源水库在热分层期,沉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100×10^3的有机物所占比例较高;同时相比于不同月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7月时沉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有机物所占的比例最低(44.62%),显示出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2)水源水库沉积物中有机物由陆地类腐殖质组分C1(250 nm,425 nm)、类色氨酸和氨基酸物质C2(230 nm/280 nm,322 nm)和传统微生物类腐殖质混合物C3(250 nm,340 nm)所组成,其中色氨酸和氨基酸类的物质(组分C2)所占比例较高,同时在7月时显示出较大的总荧光强度;(3)好氧反硝化过程中,5月有机物显示出较好的作为电子供体的特征,而7月的有机物却表现出较好的作为能源物质的性能,同时使得好氧反硝化细菌WGX-9显示出较高的氮去除特性;(4)相比于天然有机物、藻类有机物和实际水源水库水,沉积物中有机物作为碳源时可以较好地促进菌株WGX-9的好氧反硝化脱氮效能.本文阐明了水源水库热分层期沉积物中有机物特性及对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影响,将为微污染水体氮污染控制工程提供依据.
王彤文刚黄廷林司凡王晨旭路林超林薇
关键词:水源水库荧光特性好氧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UASB系统对氨氮的超量去除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采用UASB反应器在改变NO_(2)^(-)-N/NH_(4)^(+)-N比条件下,考察厌氧氨氧化系统对NH_(4)^(+)-N的超量去除特征、相关酶的催化活性以及污泥菌群结构.结果表明,随着进水NO_(2)^(-)-N浓度降低,反应器对NH_(4)^(+)-N的去除量相比理论较大,在停供NO_(2)^(-)-N情况下,反应器内NH_(4)^(+)-N去除可达55 mg/L.反应器内NH_(4)^(+)-N的去除并不是是来自进水中SO_(4)^(2-)和Fe^(3+)/EDTA络合物,而是存在NH_(4)^(+)-N的好氧硝化.过氧化氢酶测定联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显示,好氧硝化的所需氧量分别来自进水和过氧化氢酶产氧.反应器底部污泥层的氨氧化菌(AOB)、厌氧氨氧化菌(AnAOB)活性优于上部污泥层,相反,上部污泥层的异养反硝化菌(HDB)活性优于底部污泥层,二者协同将NH_(4)^(+)-N转化为N2.
袁林杰袁林江陈希杨睿于丽萍王刚贺向峰杨江伟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
西安市人为源一次PM_(2.5)排放清单及减排潜力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颗粒物是影响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结合《西安统计年鉴2015》《2014年环境统计数据》和现场调查等确定了西安市各类PM_(2.5)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采用物料衡算法和排放因子法测算了西安市2014年大气中PM_(2.5)的年排放总量,并从行业和区域角度详细分析了PM_(2.5)的排放贡献率.在此基础上,以2014年为基准年,依据西安市地方政策和各行业最新排放标准,对PM_(2.5)的减排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4年西安市人为源一次PM_(2.5)排放总量为33 660. 1 t,其中,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生物质燃烧源、扬尘源和餐饮源的贡献率分别为27. 6%、23. 5%、6. 8%、10. 7%、31. 1%和0. 3%.道路扬尘、窑炉和发电为西安市PM_(2.5)的重点排放行业,其PM_(2.5)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21. 4%、20. 3%和11. 0%.各区县中,鄠邑区、灞桥区和未央区的PM_(2.5)排放量较高,其贡献率分别为15. 7%、13. 7%和12. 7%;新城区PM_(2.5)排放量最小,为297. 8 t/a. 2014年西安市PM_(2.5)平均排放强度为2. 07 t/km2,其中,碑林区排放强度(16. 80 t/km2)最大,高陵区(0. 48 t/km2)最小.按照《西安市2017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工作实施方案》等新政策的规定,预测在新的排放标准下西安市PM_(2.5)排放量将比2014年削减63. 7%.研究显示,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和生物质燃烧源有较大的减排潜力.
闫东杰丁毅飞玉亚黄学敏苏航冯云堂
关键词:PM2.5排放清单减排潜力
粒径控制对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含氮废水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以不同的缺氧搅拌时长来控制颗粒污泥粒径,探究不同粒径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特性。研究表明不同控制策略下的4个反应器(R1~R4)分别得到的主要粒径分布为0.4~0.6,0.6~0.8,0.6~0.8,1.0~1.2 mm;系统稳定阶段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6%、79.4%、77.7%和73.1%。此外,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处理高氨氮废水时,颗粒粒径最小的反应器(R1)在氨氮、总氮和磷酸盐方面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其颗粒污泥的物化性能并没有体现出较高优势。
游骐羽刘琳刘超翔黄翔朱葛夫袁林江
关键词:SBR高氨氮废水好氧颗粒污泥
水源水库藻类功能群落演替特征及水质评价被引量:21
2020年
为了解水源水库的藻类功能群落时空演替特征及水质变化,以李家河水库为例, 2018年9月~2019年6月对藻类及水质因子开展连续监测,采用功能类群划分方法对水库藻类进行了识别与分类,探讨了藻类功能群落与水质间关系,并结合WQI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共获得藻类56种,隶属于4门28属,可划分为15个功能群类,其中优势藻类功能群落分别为B、 D、 G、 J、 L0、Mp、 P、 W1和X1;李家河水库藻类结构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混合期藻密度明显低于分层期,其中混合期的主要功能藻种为小球藻和小环藻,分层期的主要功能藻种为舟形藻和针杆藻.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温、混合层深度和RWCS指数是驱动藻类演替的主要因子;WQI分析结果显示李家河水体水质为"良好",混合期水质略好于分层期.本研究指出扬水曝气系统可改变藻类功能群落的演替特征,有效改善水源水库水质,保障了饮水供水安全.
李衍庆黄廷林张海涵温成成杨尚业林子深高欣
关键词:李家河水库
典型水环境微生物源异嗅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致嗅微生物主要包括放线菌、藻类和黏细菌等,广泛存在于水源水库、湖泊、溪流和海洋等典型水生态系统中,代谢产生的异嗅化合物痕量即可造成严重的异嗅味,威胁供水安全.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异嗅化合物的有效控制上,投入使用的有物理和化学等方法,但存在问题,有待改进与完善,微生物法对环境友好,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异嗅化合物的种类、生物源、检测方法、控制措施、影响因素及产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讨论今后研究热点,旨在推进异嗅化合物的相关研究,保障城镇供水安全.
张海涵苗雨甜黄廷林刘凯文刘祥黄鑫杨尚业司凡李程遥
关键词:水环境放线菌
分层型水库水体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时空演替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aerobic 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 bacteria,AAPB)以多样的群落结构及独特的代谢功能在水体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及Illumina MiSeq高通量DNA测序技术研究金盆水库水体中AAPB丰度及群落结构时空演替特征,结合冗余分析揭示环境因子对其群落结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金盆水库水体AAPB丰度(以pufM基因计)变化范围为(6.70±0.43)×10^3^(2.69±0.15)×10^4 copies·mL^-1,最大值出现于10月,且随水深增加而减小.样本主要归为19个属(除未分类菌属外),优势AAPB菌属包括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 sp.)和甲烷菌属(Methylobacterium sp.),两者隶属α-变形菌(α-Proteobacteria),其中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 sp.)占比于11月最高,高达60%以上(除10 m外),此外也发现了以低比例存在的红长命菌属(Rubrivivax sp.),隶属β-变形菌(β-Proteobacteria).AAPB不同属间存在较强的互作关系,如红杆菌属(Rhodobacter sp.)与小红卵菌属(Rhodovulum sp.)呈正相关,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 sp.)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 sp.)呈负相关等.AAPB种群结构组成及分布差异显著,主要受T、 TN、 NO-3-N和光照强度影响,且由环境因素综合调控.如10月水深0、 5和15 m水体AAPB种群结构受水温(T)、总氮(TN)和总磷(TP)显著影响, 12月水深5 m水体AAPB种群结构受光照强度、pH、溶解氧(DO)和叶绿素a(Chla)显著影响等.研究结果对解析分层型水库水体AAPB丰度和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具有指导意义,并为探索AAPB种群结构的水环境驱动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张海涵王燕黄廷林王晨旭路林超司凡李楠刘凯文闫苗苗苗雨甜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种群结构
调水背景下南亚热带水库蓝藻水华前后优势种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蓝藻水华前后优势种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于2022年1—4月对我国南方某水库进行浮游植物采集调查.该水库根据调水供水特点设置3个采样点进行水环境监测.运用主坐标分析(PCoA)探究水华前后蓝藻优势种的差异性,并采用变差分解(VPA)和线性拟合分析蓝藻优势种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共鉴定出3个优势种属,分别为伪鱼腥藻、拟柱孢藻和小尖头藻.(2)水华前伪鱼腥藻占绝对优势(72.17%),水华期间3种优势蓝藻均快速繁殖且三者占比分别为33.06%、30.71%和28.65%.(3)VPA结果和线性拟合共同表明,水体稳定性指数(RWCS)、水温(WT)和总磷(TP)是该水库蓝藻水华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显示,该水库调水过程对蓝藻产生了显著影响,后续应当深入揭示动态调水对蓝藻水华的响应特征与机制.
白云浩黄廷林缪威铭
关键词:南亚热带地区蓝藻水华
锰基低温SCR催化剂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综述了锰基低温SCR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锰元素价态、制备条件、前驱体、助剂等对锰基低温SCR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探讨了锰基低温SCR催化剂用于烟气脱硝存在的诸多问题,展望了锰基低温SCR技术的发展方向。
周卫可闫东杰黄学敏刘颖慧
关键词:低温SCR活性抗毒
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积累磷的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A15的筛出及其特性研究
2024年
利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缺氧/好氧序批式系统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肺炎克雷伯氏杆菌A15(Klebsiella pneumoniae A15),该菌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和积聚磷能力.它的最佳生长条件:碳源为柠檬酸钠,C/N为30,P/N为0.2,pH为7.在最佳条件下,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6.27%、99.22%和100%;相应的去除速率分别为1.77、2.08和1.86mg/(L⋅h).该菌株对浓度为8mg/L的磷酸盐和1300mg/L的COD最高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5%.氮平衡分析发现该菌可以利用氨氮、硝氮以及亚硝氮产生气态氮,表现出优异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活性.对菌株胞内磷和EPS中磷的分析结合DAPI染色发现有82%的磷储存在菌株细胞内并且以多聚磷酸盐形式储存,其余磷在EPS中.对该菌株的napA、nirS、nosZ和ppk基因的成功扩增也表明其好氧反硝化和积聚磷能力.本研究展示了一株在脱氮除磷系统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菌.
刘妍袁林江陈希周旭红陈雪娇夏大朋
关键词:异养硝化DAPI染色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