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药卫生分析中心

作品数:33 被引量:94H指数:6
相关作者:杨彬刘丹陈跃张正浩袁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5篇凋亡
  • 5篇细胞凋亡
  • 4篇蛋白
  • 4篇蛋白质
  • 4篇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蛋白质组学
  • 3篇血管
  • 3篇质谱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3篇基因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蛋白质组学分...
  • 2篇滴虫
  • 2篇阴道
  • 2篇阴道毛滴虫
  • 2篇树突

机构

  • 33篇北京大学
  • 6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作者

  • 5篇袁兰
  • 3篇何其华
  • 3篇杨建茹
  • 2篇冷希圣
  • 2篇刘丹
  • 2篇关心
  • 2篇刘琳娜
  • 2篇娄雅欣
  • 2篇孙丽杰
  • 2篇杨彬
  • 2篇吴伟
  • 2篇王卉
  • 2篇彭嘉柔
  • 2篇钟丽君
  • 2篇彭吉润
  • 2篇丁士刚
  • 2篇魏玉华
  • 2篇管增伟
  • 2篇张静
  • 1篇杨业鹏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Journa...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现代仪器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质谱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9篇200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 practical method to trace intracellular and transcellular transport pathways of gold nanoparticles via oral administration
2016年
Oral nanoparticl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bioavailability of poorly water-soluble drug.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of nanoparticles with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n general, nano-carriers labeled with fluorescent probes are always chosen. However, fluorescent dye via physical loading may leak in complex bi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ose its function to trace the transport behavior ofnanoparticles. Fluorescent probes chemically coupled on the nanoparticles may alter the properties of nanoparticles. Therefore, a facile and exact detection method is required to trace intracellular and transcellular pathways of oral nano-medicines. In our study, gold nanoparticles were selected as nano-carriers owing to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scattering. The feasibility of gold nanoparticle detection through reflected light signal was tested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including gold nanoparticle solution, cell and animal level As a result, high resolution image of gold nanoparticles could be detected through reflection mode by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 when excited at a wavelength of 633 nm. The reflected light signal of gold nanoparticles could be clearly shown in different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no matter when they were in fixed or in living state, and the intracellular trafficking and distribu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were clearly shown i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Meanwhile, this method was also applied to rat small intestine in vivo. In conclusion, we believed that this technique was a convenient and precise way to explore the transport behavior of gold nanoparticles via oral administration without fluorescent dye.
刘德春杨丹何冰代文兵张华王学清袁兰张强唐星
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量阴道毛滴虫:形态学数据和参数的建立和分析(英文)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建立并分析阴道毛滴虫的形态学数据和参数。 方法 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得到阴道毛滴虫及核的长、宽、周长、长宽比、等效圆直径、圆度、面积、前鞭毛与后鞭毛、轴柱长度。计算滋养体和核的体积。 结果 滋养体的大小为 15 .0 11μm(9.2 2 2~ 2 1.796μm)× 12 .0 5 8μm(5 .86 8~ 17.6 0 5μm)。前鞭毛、后鞭毛和轴柱的长度分别 18.2 7μm、17.4 1μm、2 1.94μm。相关分析显示滋养体与核的面积 (r=0 .5 4 ,P<0 .0 1)、滋养体与核体积 (r=0 .4 7,P<0 .0 1)相关性有显著性意义 ,滋养体面积和核圆度呈负相关 (r=- 0 .2 9,P<0 .0 1) ,滋养体圆度和核圆度之间无相关性。 结论 参数间的相关系数显示 ,随着滋养体增大 ,虫体的形态变圆 ,而核的形态变化不大。阴道毛滴虫形态学数据和参数的建立为量化及评价虫体的形态奠定了基础。
吴伟杨建茹高兴政袁丽杰王述女亘黄婕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计算机
用β-Casein初探AXIMA-CFR plus型MALDI-TOF质谱仪在蛋白质磷酸化研究中的应用
众多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post-transcriptional modification)的方式中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共价修饰方式。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几乎调节着生命活动的所有过程...
钟丽君万乐人林继红彭嘉柔
关键词:PHOSPHORYLATION
文献传递
中国合格口服抗菌药物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了解医院药剂科以及相关部门对于口服抗菌药物的评价,建立口服抗菌药物评价标准。方法:通过直邮和专业杂志刊登等方法发布调查问卷,回收问卷后进行逻辑检错,数据库管理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按照医院的级别分类,参与答卷的医师和药师中,来自三级医院的人数最多,占64.3%。三甲医院参与答卷者主要来自门诊药房、药店和临床药理等科室。头孢菌素类是应用最多的口服抗菌药物。3种不同剂型抗菌药物在不同级别医院的使用基本相同,口服和静脉滴注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较高,而肌内注射的使用较少。“临床有效率高”和“快速清除致病菌”是对口服抗菌药物最重要的2个评价标准,“不良反应情况”、“生物利用度”和“靶组织浓度”的重要性排列为3~5位。结论:目前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在口服抗菌药物的评价标准中,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的评价标准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张正浩单爱莲
关键词:口服抗菌药物
TMSG-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TMSG-1是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转移相关基因,它在高转移肿瘤细胞系和有转移的肿瘤组织中表达下降。以高转移的前列腺癌细胞系PC-3M-1E8为受体细胞,通过基因转染技术观察了TMSG-1基因表达对细胞V-ATPase活性、细胞内pH值和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同时利用GFP对TMSG-1细胞内定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ATPase在PC-3M-1E8细胞系,转染空载体和转染反义TMSG-1细胞系的活性无明显差异。在转染正义TMSG-1的细胞系中,V-ATPase的活性比PC-3M-1E8细胞系,转染空载体和转染反义TMSG-1细胞系均有明显增高(P
马春树宁钧宇由江峰柳林郑杰方伟刚王洁良崔湘琳吴秉铨
关键词:前列腺癌MRNA差异显示基因转染基因表达PH值
苯并芘处理HELF阻滞于S期细胞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由于苯并芘(BaP)作用而阻滞于细胞周期特定时相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蛋白表达改变,探讨苯并芘引起的细胞应激和致癌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苯并芘作用后的细胞进行分析和分选,采用双向凝胶电泳与相应软件分析苯并芘处理后细胞内蛋白质的表达谱,MALDI-TOF(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质谱结合数据库检索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结果细胞经5μmol/L苯并芘处理后明显阻滞于S期,该时相细胞蛋白质表达的改变,主要包括热休克蛋白HSP70、HSP2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n],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翻译调控肿瘤蛋白,类肌钙蛋白,α-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和纽蛋白等参与氧化应激和肿瘤发生有关的蛋白。结论这些表达改变的蛋白与苯并芘引发的细胞应激和细胞S周期阻滞有关,进一步研究可有助于阐明苯并芘的致癌机理。
祁妍敏马士良傅娟龄姚碧云赵鹏周宗灿
关键词:双向电泳细胞分选细胞应激
辐射诱发细胞凋亡四种定量检测方法的比较
凋亡与坏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细胞死亡形式.既往研究表明,电离辐射可诱发细胞凋亡,大剂量也能造成细胞坏死.因此,在辐射致细胞凋亡研究尤其是其机制研究中,区别凋亡与坏死并对二者加以准确定量成为方法学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也是至关重...
杨业鹏陈冠英周梅管增伟沈钦剑沈磊
文献传递
脑胶质瘤太赫兹全息成像探索
2020年
太赫兹波(terahertz,THz)是宏观经典理论向微观量子理论的过渡区,也是电子学向光子学的过渡区,称为电磁波谱的“太赫兹空隙(THz gap)”,由于其独特的波谱特征,使得它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成为研究热点。脑胶质瘤疾病是一种高发性的神经肿瘤疾病,对于它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脑胶质瘤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本研究即采用大鼠C6脑胶质成瘤模型,利用太赫兹波对其皮下和颅内成瘤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波谱特征分析,同时利用太赫兹全息成像技术对其进行成像分析,对比研究不同厚度病理组织切片的波谱特征差异、对比正常组织和成瘤组织的波谱特征差异及其太赫兹全息成像结果,从而为实现太赫兹全息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检测应用方面奠定研究基础。
张明智何其华
关键词:太赫兹波C6脑胶质瘤
^(60)Coγ射线诱发的MCF-7细胞周期阻滞被引量:3
2002年
以6 0 Coγ射线照射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 - 7细胞 ,运用流式细胞术探讨了受照射后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MCF - 7细胞受 5 .0Gyγ照射后呈现短暂的S期阻滞(持续约 6h) ,主要为G2 期阻滞 (持续约 6 3h)。S期和G2 期阻滞高峰分别出现在照射后 9h和18h ,阻滞峰值分别达正常值的 1.6倍和 6 .2倍。照射后 9h和照射后 18h的剂量—效应曲线截然不同。照射后 9hS期阻滞和照射后 18hG2 期阻滞均与照射剂量呈现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杨业鹏陈冠英管增伟周梅沈钦剑沈磊
关键词:电离辐射细胞周期人乳腺癌
原发性骨血管肉瘤的影像表现与误诊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血管肉瘤的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血管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单发(股骨2例,骶髂关节1例,脊柱1例),2例多发,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无硬化边,无骨膜反应,可见软组织肿块,T1WI上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则呈显著不均匀强化。术前曾被误诊为骨巨细胞瘤、纤维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结核、转移瘤、骨髓瘤。结论原发性骨血管肉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溶骨性骨质破坏位于骨皮质和(或)髓腔,多边界不清,一般无硬化边,病变骨可有不同程度的膨胀,软组织肿块常见,骨膜反应少见,多中心病灶对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陈朔陈源锋袁兰许乙凯谭相良曹震黄得校唐燕燕吴仁华
关键词:血管肉瘤放射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