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生物技术系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2
- 相关作者:徐杉更多>>
- 相关机构:烟台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爪鲵皮肤的显微结构和呼吸作用被引量:23
- 2004年
- 本文报道了爪鲵皮肤和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及腺体和毛细血管的分布特点。其表皮较薄 ,由 2~ 7层细胞构成 ,真皮厚度与腺体大小有关 ,致密层在腹部较厚而在其他部位稀少。爪鲵皮肤不仅具有粘液腺和颗粒腺 ,而且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类似脂肪细胞构成的腺体 ,该腺体只分布于体背部与体腹部的交界处。颗粒腺集中在躯体和尾的背部 ,粘液腺主要集中分布于腹部。毛细血管在皮肤中极其丰富 ,背部分布密度明显大于腹部。毛细血管分布于表皮下 ,并常向表皮突起 ,突起处表皮细胞层数减少 ,形成皮肤的血气呼吸屏障 ,以保证皮肤有效的呼吸作用的完成。
- 陆宇燕王健刘新海周正彦陈孝政王晓安张萍李丕鹏
- 关键词:爪鲵皮肤显微结构有尾类毛细血管
- 花背蟾蜍蝌蚪皮肤的结构与发育被引量:3
- 2013年
- 为研究花背蟾蜍(Bufo raddei)蝌蚪在变态发育期皮肤的显微结构特点,选取G19、G22、G26、G36、G41、G43和G46共7个发育期蝌蚪的连续石蜡切片及成体的背部皮肤切片,采用H.E和AB-PAS染色方法,观察了皮肤各层结构的发育时序并进行了相应的测量。结果表明,在G19、G22和G26蝌蚪表皮均为1层细胞;G36蝌蚪皮肤细胞形态和层数在背腹部出现了显著的区别;在G41基本完成了表皮2层细胞的构建;G43期完成完整的真皮构建,其中分布有毛细血管和2种皮肤腺。G46皮肤在厚度、腺体和毛细血管分布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并与成体皮肤结构有明显的差别,显示出蝌蚪在发育过程中皮肤结构的变化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紧密的关联性。
- 李妍李丕鹏崔惠生段婷婷王晓旭王健陆宇燕
- 关键词:花背蟾蜍蝌蚪皮肤变态发育显微结构
- 山东半岛的王锦蛇Elaphe carinata被引量:1
- 2005年
- 陆宇燕刘新海王健李丕鹏
- 关键词:王锦蛇
- 海鞘(Ascidian)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价值被引量:2
- 2005年
- 近年来,对海鞘的研究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化学家和药物学家的重视,从中发现了不少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化合物,成为海洋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由于海鞘在进化上所处的特殊地位,它又受到动物学者、进化论者和比较内分泌学者的高度关注,因此,海鞘成为科学工作者竞相研究的热点。
- 张晓凌车育徐杉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药物研究药物学化学家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