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 作品数:15 被引量:141H指数:7
- 相关作者:段梅玲谢倩刘金熊艳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社会支持对特岗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链式中介模型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特岗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职业使命感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对1325名特岗教师进行调查。结果:①社会支持可以负向预测特岗教师的离职倾向。②职业使命感是社会支持与特岗教师离职倾向间的中介变量。③工作满意度是社会支持与特岗教师离职倾向间的中介变量。④职业使命感和工作满意度在社会支持与特岗教师离职倾向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不仅直接影响特岗教师的离职倾向,还通过职业使命感和工作满意度影响特岗教师离职倾向。
- 李紫菲许丽媛李东斌叶宝娟
- 关键词:特岗教师离职倾向社会支持工作满意度
-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大学生及其心理素质中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33
- 2016年
- 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一般健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快乐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检验西方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在中国大学生及其心理素质中的有效性。结果发现:⑴心理健康两维结构的拟合指数优于单维结构;⑵DFM成功地将中国大学生划分为了完全心理健康、部分心理健康、部分病态、完全病态四种类型,并在年级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⑶心理素质水平在四种心理健康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⑷心理素质对积极心理健康的发展性功能比对消极心理健康的治疗性功能更为突出。研究表明,DFM与中国学者提出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理论存在相互支持。
- 王鑫强谢倩张大均刘明矾
-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焦虑
- 流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初一年级的流动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都处于关键时期,"流动"常使得他们难以适应学习。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流动青少年学习适应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如何提升流动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促进他们的学业适应,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运用实验干预方法,筛选出20名流动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依据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设计针对性的方案,对实验组实施八周的干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初一年级流动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 李洁张亮超董圣鸿张惠
- 关键词:流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团体心理辅导
-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的结构与信效度研究——基于道家哲学和佛教哲学的分析与思考被引量:7
- 2017年
- 探索李虹编制的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SMLS)的结构,并评估其在大学生和中学生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发现,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失败意义获得"和"成败意义超然"两个公因子,符合SMLS量表的道家哲学和佛教哲学的两个理论基础;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的二维结构模型全面优于单维结构模型;该量表总分及其两因子与心理健康指标呈显著相关,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该量表的组合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最后,基于SMLS两因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系数,理论分析了儒释道思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因此,研究揭示该量表为二维结构,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中学生及大学生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工具。
- 王鑫强井贤严
- 关键词:佛教哲学道家哲学儒家思想本土化
- 保守性态度女大学生的内隐性态度及其重建干预被引量:6
- 2016年
- 为探索保守性态度女大学生的内隐性态度及性态度重建对消极内隐性态度的影响,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22位保守性态度的女生进行内隐性态度的测评并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对保守性态度女生的消极内隐性态度进行了10次性态度重建干预训练。研究发现:与非保守女生相比,保守性态度女生对性词持有更为消极的内隐性态度;保守性态度女生消极的内隐性态度经过性态度重建干预后呈现更为积极的内隐性态度。结果表明性态度过于保守的女生持有消极的内隐性态度,性态度重建干预能有效地改善保守性态度女生的消极内隐性态度。
- 刘明矾江莹熊艳段梅玲
- 关键词:保守
- 人情与人际信任:关系类型与主题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 2016年
- 为考察本土化元素人情、主题及关系类型在人际信任中的作用,对3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人情对信任行为有积极预测作用;人情与人际信任间的正性关系主要出现在熟人间,且受到主题的影响。可见,人际信任与人情、主题、关系类型及其交互作用有关。此结果对理解本土文化在人际信任中的作用以及跨文化交往实践中有重要意义。
- 李小山赵娜周明洁刘金张建新
- 关键词:人际信任人情主题
- 择偶优劣势对师范大学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择偶价值感的中介及自尊的调节作用
- 2024年
- 采用情境故事法启动基于职业资源的择偶优劣势,以567师范大学生为有效被试,考察择偶优劣势对师范大学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并分析择偶价值感和自尊在该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择偶优劣势显著影响了师范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和外在价值认同,但对职业认同总分及其他维度(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职业效能、内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的影响不显著;(2)择偶优劣势通过择偶价值感的中介作用影响外在价值认同,自尊调节该中介模型的前半段路径,高自尊个体的择偶价值感受择偶优劣势的影响相对较小;(3)随着自尊水平的下降,择偶价值感在择偶优劣势对外在价值认同影响中的中介效应随之增大。研究为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 王鑫强李金文卢红燕赖正伟李佳源
- 关键词:教师职业认同自尊
- 新世纪20年国内测验信度研究被引量:20
- 2022年
- 随着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应用,信度研究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新世纪前20年国内有关测验信度的研究有三条发展主线。一是基于验证性因子模型的信度发展,包括同质性系数、合成信度、最大信度等;二是数据类型的拓展,包括两水平和追踪数据的信度;三是信度用途的拓展,如评分者信度、编码者信度等。对于通常的测验(题目之间的测量误差不相关),如果α系数够高,信度就够高;否则使用合成信度。如果一个统计模型中所有变量的合成信度都很高(超过0.95),使用显变量建模与使用潜变量建模的结果差别不大;否则,使用潜变量建模较好。
- 温忠麟陈虹熹方杰叶宝娟蔡保贞
- 关键词:信度
- 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6
- 2021年
- 教师职业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集中体现和外在表现,包括积极职业行为(关怀行为)和消极职业行为(不道德职业行为)两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行为可分为高积极—低消极职业行为组、高积极—高消极职业行为组、低积极—低消极职业行为组、低积极—高消极职业行为组四种类型。不同职业行为组的幼儿园教师在积极职业行为、消极职业行为、工资收入、工作压力、职业认同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积极—低消极职业行为组教师的表现相对最佳。职业认同和工作压力分别显著正向和负向预测积极职业行为,负向和正向预测消极职业行为,但工资收入对积极或消极职业行为的预测作用都不显著。据此,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教师职业行为的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在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薪酬待遇的同时,应以培育职业认同和调适工作压力等相关影响因素作为幼儿园教师教育与管理的关键抓手。
- 肖明玉王鑫强
-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工资收入
- 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关系被引量:8
- 2022年
- 为考察抑郁、冲动性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使用家庭功能问卷、抑郁自评量表、Barratt冲动性量表和自杀态度问卷对51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显示:(1)冲动性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之间具有中介作用;(2)抑郁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冲动性之间具有中介作用。(3)抑郁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间具有中介作用。因此,抑郁和冲动性在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 程可心游雅媛叶宝娟陈志忠
- 关键词:家庭功能抑郁冲动性自杀态度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