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晋川王辉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质粒
  • 2篇军团菌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分析
  • 1篇学法
  • 1篇学法探讨
  • 1篇血清型
  • 1篇眼视力
  • 1篇医学教育
  • 1篇医学微生物
  • 1篇医学微生物学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右眼
  • 1篇右眼视力
  • 1篇粘附
  • 1篇生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嗜肺
  • 1篇嗜肺军团菌
  • 1篇视力

机构

  • 7篇成都医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陈建平
  • 2篇余泽英
  • 1篇陈玮
  • 1篇刘巧凤
  • 1篇王昕
  • 1篇殷建华
  • 1篇官璇
  • 1篇陈建军
  • 1篇王辉
  • 1篇李晋川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陕西教育(高...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对分课堂”在高校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研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7月成都医学院2016级药学专业218名大二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名)和实验组(14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法。通过期末考试和调查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学生病理生理学课期未考试成绩较高(P<0.01),实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法持肯定态度,认为它增加了师生、生生互动,可以提高自身的审辨思维以及沟通、表达、合作、创新能力,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使用(P<0.01)。实验组学生课后学习自主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分课堂"教学方法不仅改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而且建立了教师、学生都满意的课堂,值得在医学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广泛推广应用。
刘巧凤官璇陈玮樊萌梁芸丹王昕
关键词:医学教育病理生理学
军团菌入胞影响因素及过程被引量:2
2016年
军团菌(Legionella)属于胞内寄生菌,其粘附、侵入细胞是军团致病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步骤,多种因素影响这一过程,如Lcl、Flagellin、Pilin、MOMP、MIP、Hsp60、Hsp70等蛋白、rtx A和enh C基因、棘阿米巴和金属离子Zn+等。本文旨在对影响军团菌入胞的因素及方式做简要概述,帮助初步探索军团菌的研究者提供系统的认识,以及通过对入胞机制的认识,利于军团菌病的预防和治疗。
余泽英陈建平
关键词:军团菌粘附
Theta复制A类质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质粒主要存在于古细菌、细菌和真核细菌等领域[1-3],其通过重组或转座来整合和传递基因,促进细菌种群的遗传交换。质粒携带的基因赋予宿主细菌新的表型,让细菌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4]。环状质粒有theta复制、滚环复制与链替换复制3种复制机制。过去观点认为,滚环复制的质粒更多出现在革兰阳性菌中,theta复制的质粒更多出现在革兰阴性菌中。随着测序和质粒提取技术的发展,在革兰阳性菌中不断发现theta复制的质粒。质粒的复制起点可决定其生物学特性[5-7]。质粒大小方面,滚环复制的质粒较小,theta复制的质粒较大;宿主范围方面,具有ColE1类质粒复制起点的质粒,其宿主范围较窄,具有RK2质粒复制起点的质粒,其宿主范围较宽;质粒的拷贝数受复制起点中串联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控制。Theta复制质粒的传统分类方法是参考Re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类[8],也可根据复制起点的共有序列,分为pUCL287[9]家族、pUCL22家族[10]等;但越来越多的theta复制质粒难以分类,如pLP60、pB21AG02等。目前最新的方法是根据复制机制进行分类[11]。本综述将依据最新分类方法,重点讨论theta复制A类质粒的研究进展,包括复制起点、Rep蛋白、复制机制、拷贝数调控及分类。
姚芳代富英曹康谢拥军潘渠
关键词:质粒
成都喷泉嗜肺军团菌分离株血清型5型毒力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前期分离鉴定的嗜肺军团菌5型(LP5)进行毒力分析。方法构建CD-5感染巨噬细胞模型,瑞士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变化,再行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开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实验,研究CD-5是否为毒力株。结果成功构建CD-5感染巨噬细胞模型,光镜观察CD-5能使细胞空泡变性、破裂。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出现线粒体聚集、胞质空泡化,胞核皱缩,染色质凝集于胞膜周边等凋亡表现,TUNEL实验也检测到DNA断裂的片段。结论分离获得的CD-5为毒力株,有可能对人体致病,应加强对环境中军团菌污染情况的监测和控制,避免军团菌病的爆发和流行。
余泽英余泽英陈建平
关键词:军团菌毒力
人眼结膜吸吮线虫感染漏诊一例被引量:4
2017年
患者男,83岁,四川省彭州市人。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多年,加重1个月为主述,2015年11月12日到我院眼科就诊。检查发现:有眼结膜轻度充血肿胀,角膜透明,晶状体混浊明显,眼前节及眼后段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其他相关化验检查正常,综合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建议手术治疗。左眼无明显症状。
王辉陈建军李晋川张昌念王昕
关键词:结膜吸吮线虫感染漏诊化验检查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右眼视力
全基因组测序后质粒的组装与鉴定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从1977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快速、低成本获取生物体全基因组的方法[1]。WGS可发现基因组变异,在微生物的分类鉴定中应用广泛[2]。WGS经历了三代技术革新,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的结合已成为目前最广泛的杂交测序方法[3-4]。杂交测序一方面使用长读长跨越重复序列或缺口,另一方面使用短读长纠正测序中错误的碱基[5]。GenBank数据库中完成WGS的菌株越来越多,用传统的DNA文库或PCR扩增的方法无法获得的质粒可由WGS数据进行组装,但组装质粒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需要进一步鉴定和分析。
苟秋凤代富英曹康谢拥军潘渠
关键词: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组质粒
医学微生物学PBL病例教学法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提出以PBL(Problem based Leanling)教学法为基础,临床病例分析为中心,综合评价为保障的教学方法,对灌输式教学进行改革。
殷建华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PBL病例教学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