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皖西学院地理系

作品数:37 被引量:170H指数:7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地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旅游
  • 4篇旅游资源
  • 3篇地理
  • 3篇植物
  • 3篇植物资源
  • 3篇生态
  • 3篇城市
  • 2篇地质
  • 2篇遥感
  • 2篇药用
  • 2篇药用价值
  • 2篇人口
  • 2篇人文旅游
  • 2篇人文旅游资源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水体
  • 2篇水资源
  • 2篇水资源可持续...
  • 2篇水资源可持续...
  • 2篇土地利用

机构

  • 37篇皖西学院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池州学院
  • 1篇宿州师范专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 1篇中煤航测遥感...

作者

  • 10篇李典友
  • 6篇黄新南
  • 4篇傅先兰
  • 4篇葛向东
  • 4篇黄润
  • 3篇杨本俊
  • 2篇杜方明
  • 1篇曹有挥
  • 1篇赵怀琼
  • 1篇黄世祥
  • 1篇苏勤
  • 1篇谭绿贵
  • 1篇阎伍玖
  • 1篇刘学敏
  • 1篇吴威
  • 1篇林凡
  • 1篇谢五届
  • 1篇李光耀
  • 1篇李海建
  • 1篇徐国华

传媒

  • 14篇皖西学院学报
  • 3篇地理教育
  • 2篇特种经济动植...
  • 2篇中学地理教学...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乡镇经济
  • 1篇襄樊学院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地理教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矿产保护与利...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2008年湿...
  • 1篇海峡两岸地理...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0篇2003
  • 15篇2002
  • 8篇2001
  • 1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15
2001年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成绩过去一直采用定性考核 ,而无量化管理指标。本文介绍了建立“德、能、勤、绩”考核指标体系 ,制定了考评标准 ,从而提高野外实习质量 。
赵怀琼
关键词:指标体系自然地理
安徽省六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布局和交通网建设被引量:2
2004年
六安市是安徽省五大旅游区之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分析评价了六安市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客源地市场;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一心四片”的总体布局模式,即以六安城区为总接待中心和服务基地(中央区),向周边4个分区(金寨区、寿霍区、舒城区、霍山区)辐射,南部以山岳自然风光游览为主,北部以历史文化名胜见长;根据景点的空间分布及现有公路交通网的布局,注意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提出了弓箭式和放射型相结合布局模式,即以合肥、六安为中心覆盖全区主要旅游景点的公路网络系统。
黄润葛向东苏勤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客源地市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弓箭
耕地质量变化的临界警戒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20
2001年
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多年土壤监测数据和有关耕地系统状态的统计数据,结合研究区耕地状况的调查分析,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支持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耕地预警系统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在耕地非农化过程中,据此可对耕地流失进行临界警戒,并同时设立警度修正系数。
葛向东
关键词:耕地质量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地价预警模型
安徽省六安市区位分析与发展探讨被引量:4
2002年
区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六安市的区位条件、区位优势,并提出了区域发展的基本构想。
杜方明
关键词:区位条件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区位分析
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宁西铁路建设被引量:7
2001年
宁西铁路的兴建对沟通我国东西部的联系和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铁路干线与沿线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的角度,探讨了宁西线的建设与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加快沿线城镇建设;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强化铁路为地方服务的功能。
黄润傅先兰
关键词:宁西铁路点轴开发区域经济经济增长极经济增长中心
马鞍山市向山区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恢复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通过对马鞍山市向山区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对本区生态环境要素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及开发后的生态环境恢复的建议和措施,以实现该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张广胜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环境恢复环境保护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为了保护和开发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协调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建立了旅游资源质量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质量的综合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李典友阎伍玖
关键词:黄山风景区山岳风景区
安徽省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中的WEBGIS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为满足安徽省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服务体系中1:5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需要,作者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设计出的WEBGIS构架在该网络系统实际应用中运行良好。本文详细分析该构架的关键技术。
雷能忠李光耀徐国华黄世祥
关键词:遥感数据仓库WEBGIS
试论城市地区机动车污染与控制被引量:4
2001年
本文评述了几个国家和地区机动车污染控制的先进经验,综合分析了我国机动车污染的现状及造成严重污染的原因,并初步探讨了削减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综合对策与建议。
张生葛向东
关键词:机动车环境污染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无污染燃料机动车排放标准
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空间体系及驱动机理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物流中心城市空间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物流枢纽城市为核心,以具有经济优势和物流组织条件的边缘城市为支持而构成的空间有机体。本文以安徽省为例证,建立物流中心(城市)模糊区间层次(IG JAHP)综合评判模型,测算安徽省17个城市的物流发展水平,评判物流中心(城市)的等级;探讨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及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引用“轴—辐(hub—and—spokes)”空间理论,构筑以芜湖—合肥为双核心,以蚌埠、阜阳、安庆等为支持的区域物流中心HS空间格局;最后,从商流中心、交通网络、内外部经济效益以及物流技术等诸方面,探讨物流中心(城市)空间体系演进的驱动机理,以期推动安徽省区域物流的发展。
李海建谢五届曹有挥
关键词:物流中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