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作品数:1,176 被引量:2,637H指数:15
相关作者:王美青李德超刘继光赵刚肖月更多>>
相关机构:佳木斯大学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31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019篇医药卫生
  • 86篇文化科学
  • 23篇生物学
  • 22篇经济管理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化学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54篇口腔
  • 138篇细胞
  • 69篇缺损
  • 68篇教学
  • 63篇牙周
  • 57篇正畸
  • 53篇根管
  • 51篇颌骨
  • 50篇下颌
  • 49篇护理
  • 41篇骨缺损
  • 39篇蛋白
  • 39篇成骨
  • 35篇体外
  • 35篇疗效
  • 35篇骨细胞
  • 34篇牙髓
  • 33篇羟基磷灰石
  • 29篇下颌骨
  • 25篇颌面

机构

  • 1,164篇佳木斯大学附...
  • 193篇佳木斯大学
  • 88篇佳木斯大学附...
  • 32篇大庆油田总医...
  • 20篇佳木斯市中心...
  • 13篇佳木斯医学院
  • 12篇黑龙江省林业...
  • 1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1篇牡丹江医学院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清华大学
  • 8篇大连大学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佳木斯市妇幼...
  • 8篇佳木斯大学附...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7篇黑龙江省医院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空军军医大学
  • 6篇吉林大学

作者

  • 84篇李德超
  • 64篇刘继光
  • 58篇赵刚
  • 50篇王健平
  • 47篇李善昌
  • 45篇吴立鹏
  • 40篇关键
  • 38篇朱建华
  • 36篇杨东红
  • 34篇苗波
  • 33篇冯瑶
  • 28篇肖月
  • 28篇董波
  • 27篇薛宇
  • 26篇杜晓岩
  • 26篇颜玉
  • 25篇叶之慧
  • 25篇李晓光
  • 20篇李慕勤
  • 19篇孔宇

传媒

  • 392篇黑龙江医药科...
  • 51篇口腔医学研究
  • 46篇佳木斯医学院...
  • 40篇中国组织工程...
  • 25篇全科口腔医学...
  • 23篇中国体视学与...
  • 21篇中国组织工程...
  • 20篇亚太传统医药
  • 19篇中国微生态学...
  • 18篇口腔颌面外科...
  • 18篇经济研究导刊
  • 17篇佳木斯大学社...
  • 17篇微量元素与健...
  • 14篇中国实用口腔...
  • 13篇中国美容医学
  • 12篇实用口腔医学...
  • 1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0篇中国口腔种植...
  • 10篇黑龙江医学
  • 9篇经济师

年份

  • 2篇2024
  • 23篇2023
  • 23篇2022
  • 24篇2021
  • 24篇2020
  • 48篇2019
  • 69篇2018
  • 61篇2017
  • 62篇2016
  • 43篇2015
  • 54篇2014
  • 76篇2013
  • 80篇2012
  • 96篇2011
  • 75篇2010
  • 51篇2009
  • 52篇2008
  • 44篇2007
  • 33篇2006
  • 25篇2005
1,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在颜面骨折手术麻醉苏醒期拔管的应用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气管内全身麻醉苏醒期拔管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颜面骨折患者40例,气管内全身麻醉行颜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安慰剂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1min、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时的心率(HR)、血压(SBP、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前1min的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痰时、拔管时的HR、SBP、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与给药前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5min时的HR、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减轻麻醉苏醒期循环反射,且无呼吸抑制作用。
余立荣李婷婷
关键词:全身麻醉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液电冲击波治疗膀胱结石43例报告
1998年
王静伟闫殿新郭玉香
关键词:液电冲击波膀胱结石单脉冲尿道狭窄碎石术切开取石术
银杏叶提取物对牙周炎正畸大鼠牙周组织中IL-6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牙周炎正畸大鼠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6只为空白对照组,剩余大鼠牙周炎建模,4周后随机选取6只为炎症对照组,其余大鼠建立牙移动模型,分为炎症加力组和炎症加力给药组。炎症加力给药组以灌胃的方式给予大鼠银杏提取物溶液,炎症加力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分别于加力3、7、14、21d后处死大鼠,观察牙移动距离并行HE染色、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炎症加力组牙周组织破坏程度较炎症加力给药组严重,炎症加力给药组大鼠的牙齿移动距离均小于炎症加力组,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也较炎症加力组低。结论实验选取的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降低牙周组织IL-6的表达,并且使炎性正畸大鼠在牙周组织破坏减小的情况下得到较好的牙移动。
白爽赵刚王丹左博郝芳卉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牙周炎白细胞介素6正畸牙移动
胞外DNA在根管粪肠球菌生物膜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以研究胞外DNA在此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盖玻片上建立粪肠球菌生物膜模型,并在生物膜形成的不同时间,用DNaseⅠ处理,AO-EB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的形态变化。结果:生物膜中胞外DNA随着生物膜的生长而增多;在有无DNaseⅠ存在的两种环境下,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发生了迥异的变化;DNaseⅠ对生物膜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论:胞外DNA在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许颖赵亮闫磊刘亚男
TGF-β受体TβRⅠ、TβRⅡ在实验性鼠牙髓炎中的定量分析
2011年
目的:观察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βRⅠ、TβRⅡ在大鼠可复性牙髓炎中在不同时间段动态变化特点,分析TGF-β受体TβRⅠ、TβRⅡ在牙髓炎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意义。方法:通过对大鼠上颌第1磨牙进行机械性不喷水均匀磨除釉质,酸蚀剂处理暴露的牙本质,建立实验性大鼠可复性牙髓炎模型;将牙髓炎模型组织块连续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染色,光镜观察、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Tukey检验。结果:在可复性牙髓炎症组织中TGF-β受体TβRⅠ、TβRⅡ的表达明显增强,且随时间呈动态变化趋势,TβRⅠ、TβRⅡ在3d达到最高,之后略有下降。结论:TGF-β受体TβRⅠ、TβRⅡ参与牙髓组织损伤修复并发挥重要作用。
韩杰杨青岭李学臣
关键词:TGF-Β受体牙髓炎
唑来膦酸剂量与颌骨坏死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建立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大鼠模型,分析双膦酸盐剂量与颌骨坏死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33、66、132μg/kg的唑来膦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2周,每周3次,每周称重。第9周,拔除所有大鼠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第12周处死所有大鼠,取左侧下颌骨,进行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大鼠在拔牙后,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X线片显示的拔牙创骨质密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86.7%的大鼠拔牙创黏膜未完全愈合,而对照组所有大鼠拔牙创黏膜均完全愈合(P<0.05)。组织学检测发现,实验组70%的大鼠发生骨坏死,其中66、132μg/kg骨坏死程度更为严重,而对照组组织学观察均未见骨坏死(P<0.05)。结论:BRONJ的发生和唑来膦酸的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低剂量唑来膦酸治疗只引起程度较轻的颌骨坏死,甚至不发生骨坏死,而高剂量唑来膦酸可引起严重骨坏死。
沈亚俊杜明燕关键李矛赵彦涛葛成
关键词:唑来膦酸下颌骨骨坏死
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建立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动物模型的具体实验方法。方法:选用20只雄性Wistar大鼠,每只鼠分别不喷水均匀磨除上颌第一磨牙牙釉质酸蚀牙本质,而正常组则不用处理。分别于术后0d(正常组)、1、3、5、7d处死动物,获取上颌骨及牙齿标本,经固定、脱钙后做5μm厚的连续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结果:实验组牙髓组织发生典型的可复性炎症变化。结论:不喷水钻磨牙釉质酸蚀牙本质法诱导大鼠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简便可行。
韩杰杨青岭麻凤清
关键词:可复性牙髓炎动物模型
油溶纳米蜂胶液联合两种根充糊剂对感染根管常见菌的体外抑菌性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蜂胶类根充糊剂对感染根管常见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选择感染根管的6种常见菌为实验菌种,琼脂扩散法观察蜂胶类根充糊剂的抗微生物作用;建立体外根管粪肠球菌感染模型,评价蜂胶类根充糊剂在离体牙根管内的抗粪肠球菌作用。结果蜂胶类根充糊剂对实验的各种细菌均具有抑菌作用,除油溶纳米蜂胶氢氧化钙甘油糊剂对粪肠球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抑菌作用小于对照组外,其他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增强了(P<0.05或P<0.01)或并未减弱(P>0.05)原始糊剂的抑菌效果,糊剂中水溶蜂胶加入后短期内的抑菌作用优于油溶纳米蜂胶。结论蜂胶类根充糊剂对感染根管常见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将其用作根管充填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李金贤马淑霞许颖梁凤林
关键词:根充糊剂抗菌活性
牙瘤的X线曲面断层全景片与病理结构分析
2010年
姜淑贤赵嘉珩孙博王宇丹
关键词:组合性牙瘤
耳脑胶粘合修复大鼠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大鼠面神经颊支切断后采用耳脑胶粘合和显微缝合的对照实验,探讨耳脑胶粘合修复神经的效果。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即耳脑胶粘合组和显微缝合组,每组10只。以大鼠左侧面神经为修复神经模型进行实验。术后8周,采用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测定和组织学观察,每组余2只取标本做透射电镜观察,评价面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耳脑胶粘合组神经吻合口内慢性肉芽组织较少,神经生长良好,未见神经瘤形成;耳脑胶粘合组和显微缝合组在神经吻合部位近端电刺激后口轮匝肌处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耳脑胶粘合组再生神经中有髓神经纤维排列整齐,髓鞘结构基本正常,板层结构清晰。结论:用耳脑胶粘合修复大鼠面神经具有与显微缝合同样的效果,并且手术操作简便。
苏娟娟关键王心彧张国梁朱丽萍
关键词:面神经耳脑胶粘合法
共1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