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

作品数:402 被引量:334H指数:11
相关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1篇专利
  • 131篇期刊文章
  • 7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篇矿业工程
  • 70篇核科学技术
  • 35篇天文地球
  • 2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化学工程
  • 13篇机械工程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建筑科学
  • 7篇冶金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气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87篇地浸
  • 112篇采铀
  • 111篇地浸采铀
  • 84篇铀矿
  • 49篇矿床
  • 46篇砂岩
  • 43篇浸出
  • 38篇钻孔
  • 29篇
  • 28篇铀矿床
  • 28篇砂岩型
  • 27篇砂岩型铀矿
  • 27篇树脂
  • 24篇矿山
  • 21篇水泵
  • 21篇酸法
  • 21篇潜水泵
  • 20篇洗孔
  • 18篇过滤器
  • 16篇解堵

机构

  • 399篇新疆中核天山...
  • 43篇东华理工大学
  • 29篇核工业北京化...
  • 17篇南华大学
  • 8篇中南大学
  • 8篇石家庄铁道大...
  • 8篇中核矿业科技...
  • 3篇核工业北京地...
  • 3篇核工业二一六...
  • 3篇长沙迪迈数码...
  • 3篇中核内蒙古矿...
  • 2篇湖南中核勘探...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地学核技术四...

作者

  • 22篇周义朋
  • 7篇孙占学
  • 6篇王清良
  • 6篇侯江
  • 5篇侯录
  • 5篇胡鄂明
  • 5篇丁德馨
  • 5篇吉宏斌
  • 4篇谭亚辉
  • 4篇姜岩
  • 4篇刘金辉
  • 3篇张涛
  • 3篇黎广荣
  • 3篇廖文胜
  • 3篇苏学斌
  • 3篇张彩萍
  • 3篇花榕
  • 3篇谭凯旋
  • 3篇李晓剑
  • 3篇史维浚

传媒

  • 66篇铀矿冶
  • 13篇中国矿业
  • 12篇有色金属(冶...
  • 6篇中国核学会2...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4篇中国核学会2...
  • 3篇南华大学学报...
  • 3篇中国核学会2...
  • 3篇第九届全国采...
  • 2篇有色金属(矿...
  • 2篇矿冶工程
  • 2篇铀矿地质
  • 2篇江西化工
  • 2篇科学技术创新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核技术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44篇2024
  • 34篇2023
  • 62篇2022
  • 18篇2021
  • 29篇2020
  • 24篇2019
  • 27篇2018
  • 35篇2017
  • 24篇2016
  • 21篇2015
  • 22篇2014
  • 8篇2013
  • 32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4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冶系统细碎树脂分离研究
新疆伊宁某铀矿水冶工艺经过10年的生产运行,系统细碎树脂体积比已达到26.93%,严重影响了水冶工艺运行和生产;通过建立细碎树脂分离漂洗塔,有效降低了细碎树脂的含量,提高了树脂的孔隙率,增大了工艺溶液的流量;同时有利于降...
易志刚伍云辉朱国明邓双全
文献传递
某砂岩铀矿酸法地浸溶质运移与酸化进程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为分析某砂岩铀矿酸法地浸试验初期的酸化进程,对与地浸水岩作用密切相关的SO42-、H+、Ca2+、Mg2+、Fe2+和Fe3+等溶质离子运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注溶液最快8d抵达抽液孔,40d形成由注液控制的稳定渗流场;H+在水岩作用过程中被部分消耗,其运移羽前沿扩散至抽液孔的时间晚于SO42-离子13d,由H+溶蚀出来的Ca2+、Mg2+则与SO42-同步运移;66d地浸流场实现H+的补给与消耗平衡并形成稳定的浸铀化学场,但需进一步增加注液酸度以达到酸化要求。Fe2+、Fe3+的运移受H+的控制和氧化还原作用的影响,运移与H+基本同步。持续增高的SO42-导致大部分时间内硫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引起浸出液Ca2+浓度和抽液流量的下降。
黄群英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溶质运移
一种地浸矿山铀水冶分槽间歇沉淀工艺
本发明属于沉淀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地浸矿山铀水冶分槽间歇沉淀工艺。一种地浸矿山铀水冶分槽间歇沉淀工艺,其中,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沉淀;步骤二:清洗及打板。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该分槽间歇沉淀工艺经现场应用,能顺利解决流态化...
夏新成何小同
地浸工艺钻孔孔内切割技术研究
为了切除全孔水泥固井地浸工艺钻孔目标深度的井管和水泥环,定位开启矿层与孔内水力联系,研制了井下切除井管和水泥环的切割器和扩孔器,设计了配套钻具,开发了切割控制技术和施工工艺流程。在某层矿开采钻孔的切割试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王旨儒
关键词:塑料管水泥环
酸性含Fe^(3+)溶液作用下铀的溶解迁移特征被引量:15
2016年
采用不同Fe^(3+)浓度的酸性溶液,对取自新疆伊犁盆地的砂岩铀矿石进行了溶浸对比试验,探讨了铀在酸性含Fe^(3+)溶液作用下的溶解迁移动力学特征及其与Fe^(3+)的关系。结果表明,在Fe^(3+)的氧化作用下,铀从矿石向溶液的迁移于10小时内快速达到平衡,溶解速度衰减迅速;铀的溶解速度与Fe^(3+)向Fe^(2+)转化速度呈正相关的指数函数关系,当Fe^(3+)向Fe^(2+)转化速度趋近零时,铀的氧化溶解基本停止,溶液中的铀达到平衡浓度;Fe^(3+)向Fe^(2+)浓度达到2g/L可使铀强烈溶解迁移,而溶液酸度增高会弱化铀溶解速度与Fe^(3+)转换速度的关系,但酸度在2g/L^4g/L(对应pH值1.65~1.33)之间变化不会对铀的浸出产生显著影响;保持Fe^(3+)浓度为2g/L、酸度为2g/L(pH值1.65)的水化学条件对铀的溶浸是经济且足够有效的。
周义朋吉宏斌孙占学刘亚洁徐玲玲史维浚刘金辉
关键词:砂岩铀矿
Rockworks软件在地浸采铀钻孔施工设计中的应用
在介绍了常规钻孔设计及各类图件绘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质建模与成图工具Rockworks软件快速、科学、准确的绘制地质图件,将测井解释数据用地质语言把成果数据以更直观地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分析各类等值线图及剖面图,结合成矿规...
谢希良陈立何小同贾志远
一种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气装置
本新型属于排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气装置。一种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气装置,其中,包括曲波管、二氧化碳过滤器、二氧化碳吸附剂,其中二氧化碳过滤器设置在曲波管靠近液碱储罐的端部,在二氧化碳过滤器中设置二氧化碳吸附剂...
李鹏龙红福
新疆某矿床老采区残矿回收浸出性能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新疆某矿床在Ⅴ旋回和Ⅰ-Ⅱ旋回役老采区开展的残矿回收工作,表明在役老采区在经过长期的浸采后,在采区整体浸采率较高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浸采钻孔,以重新构造溶浸单元等方式,地浸溶液重新形成溶浸通道,使一些前期未浸出...
何小同陈箭光蔡高彦陈立
关键词:地浸残矿回收
探采结合技术在新疆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
2024年
以新疆蒙其古尔P0线以西的矿床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矿体变化系数大、埋藏深、赋存条件复杂、规模化开发困难等问题,采用勘探钻孔与生产钻孔相结合的“探采结合”一体化模式,使勘探钻孔的利用率达到了61%,节约了钻孔投入成本,提高了资源质量,缩短了矿床建设周期,减少了植被破坏,做到了矿山绿色可持续发展。该技术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显著,为复杂砂岩地浸铀矿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丁印权段柏山周根茂徐丽文马骥秦淦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探采结合地浸井距井网设计
一种拆卸过滤器顶盖专用工具
本发明属于专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拆卸过滤器顶盖专用工具。一种拆卸过滤器顶盖专用工具,其中,包括互相垂直的两个杆状零件,两个杆状零件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⑴缩短了工作人员拆卸过滤器顶盖的时间。⑵避免过滤器顶盖拆卸过...
李欣懋王宏科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