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 作品数:46 被引量:41H指数:3
- 相关作者:曹东溟吴俊杰王健蔡美莹赵阿龙更多>>
-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经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新卢德主义关于技术影响教育的批判性阐释被引量:9
- 2006年
- 新卢德主义是20世纪末在欧美国家出现的,以大众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种技术批判思潮,曾就人与机器、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等广泛领域阐明了带有激进主义色彩的观点。作为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技术观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第一,技术教育改革的工具主义取向蕴涵社会控制的隐蔽性;第二,计算机的教育应用蕴涵经济功利性对教育的侵蚀;第三,计算机的教育应用导致文化的毁灭;第四,计算机的教育应用导致人的毁灭;第五,技术教育应用的“敌托邦”图景。最后,对新卢德主义的教育技术观予以概要的评价。
- 陈红兵周建民
- 关键词:新卢德主义教育技术观
- 论近现代科学和技术相关联的根据与模式——基于“现象”的谱系式认知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暂时搁置"科学"和"技术"本质方面的"what",选择从"how"入手,考察科学技术产生、生长和演进过程中的关联之处和关联方式,明晰科学和技术关联的根据与模式;通过关注科学技术之间整体性关系,为已有的科学技术关系的认识观点提供内在依据从而加以整合;通过揭示科学技术基于"自然现象"的同源衍生机制及其过程中发生的"递归性"的"相互借贷",以及最终导致的科学技术在历史中显现的"共生演化"图景,总结出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的认知图谱式的展现是源于它们的同源性、动态性和共生性。
- 曹东溟吴俊杰
- 技术教育概念辨析被引量:5
- 2007年
- 追问技术教育与一系列"家族类似"概念关系,已有技术教育概念可概括为技术教育课程论、技术教育知识与技能论和技术教育技术素养论,在对其质疑基础上,通过对"教育"和"技术"本质的考察,可知技术教育的内涵是:传授技术知识、培养技能、了解技术社会影响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以不同组织形式的教育活动为载体,体现为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
- 方鸿志陈红兵陈凡
- 关键词:教育
- 技术异化析解
- 文章首先阐述了技术异化的表象,即阐述在自然生态层面、社会关系层面和人本层面,技术现实价值负向实现的具体体现。之后,分析了导致技术异化表象的客体方面的原因与主体方面的原因。客体方面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技术主体应用技术客体作...
- 毛牧然陈凡
- 关键词:技术异化表象消解
- 文献传递
- 生存论视域下的器具和技术被引量:2
- 2010年
- 海德格尔前期的现象学-存在论思想,体现为生存论。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已经涉及了"技术"现象,只是技术还不是主导性的问题。从海德格尔前期的生存论立场来看,即从"在世界之中存在"来看,器具显示为上手性的存在,技术显示为对器具的上手性的揭示。作为揭示的技术的本质和根据,来源于此在的"在世",此在的在世生存要求着技术,通过技术让器具上手,通过技术"在世界之中"生存。同时,技术也维系着世界的结构即"意蕴"。
- 包国光
- 关键词:生存论在世
- 新卢德主义关于技术影响教育的批判性阐释
- 新卢德主义是20世纪末在欧美国家出现的、以大众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种技术批判思潮,曾就人与机器、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等广泛领域阐明了带有激进主义色彩的观点。作为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技术观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第一,技术教育...
- 陈红兵周建民
- 关键词:新卢德主义教育技术观教育改革
- 文献传递
- 海德格尔前期的技术与真理思想
- 2011年
- 海德格尔前期的代表性著作《存在与时间》,明确讨论了"真理问题"。但其中也包含着"技术问题",只是还没有成为明确的主题,还隐蔽在他通过"此在"追问"存在的意义"的背景中。从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存在论立场来看,技术是此在"在世"中的现象,技术与真理相关联。技术作为"揭示"而属于真理,此在"在真理中",此在也"在技术中"。
- 包国光
- 关键词:生存论真理
- 古希腊的“自然”和“技术”——海德格尔对ф■σιs和τ■χγη的解释被引量:2
- 2010年
- 通常用"自然"(Nature)和"技术"(technology)解释古希腊词语фυσιs和τεχγη,海德格尔认为这是非希腊式的理解,这种释义丢掉了它们的源始涵义。фυσιs在古希腊的涵义是"返回自身的涌现",是指"自我生长"的存在者整体;τεχγη在古希腊时期是指一种"知",是指对"制作"和"制造"之基础的精通。фυσιs与τεχγη作为对应的概念,指示着两种"产生"的方式。它们的本质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解蔽"的方式,都是"使……在场"。τεχγη作为"产生"的方式需要技术的协助,τεχγη以技术作为产生的通道,τεχγη不能象φυσιs那样涌现着返回自身,τεχγη所走的是"不断背离自身的道路",因而"技术"不断地背离"自然"。
- 包国光
- IT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特质分析
- 阐明了IT企业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创新,技术创新过程的实质是知识的创新和管理,这是异于传统产业的根本所在。分析了IT技术创新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质,源于I T企业的特点。
- 李玉刚
-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知识管理
- 文献传递
-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预防原则缘何失能?——以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为例
- 2024年
- 预防原则作为“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的元原则,旨在强调在应对创新与研究风险方面防患于未然才是“负责任”的本质内涵。日本此次不负责任的核污水排海行动反映了“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预防原则的失能。具体表现在原则层次和实践框架层次上的未启动与未响应。原因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质化、科学理性的式微趋势、新的对话机制的缺位与困境等。“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理念的继续践行需要直面困境,谋求观念、概念以及方法论上的共识。
- 曹东溟姜小慧吴俊杰
-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