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作品数:63 被引量:679H指数:13
相关作者:刘元生陈祖拥卜通达李准张卫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5篇土壤
  • 10篇喀斯特山区
  • 9篇污染
  • 8篇煤矿
  • 8篇煤矿区
  • 7篇植被
  • 6篇水质
  • 6篇土壤质量
  • 6篇重金
  • 6篇重金属
  • 5篇地下水
  • 5篇养分
  • 5篇生物质炭
  • 5篇石漠化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质量变化
  • 5篇径流
  • 4篇浅层
  • 4篇浅层地下

机构

  • 63篇贵州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贵州师范大学
  • 5篇教育部
  • 4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贵州省农业厅
  • 2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黔东南民族职...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贵州茂兰国家...
  • 1篇贵州山地农业...

作者

  • 51篇刘方
  • 30篇刘元生
  • 28篇罗海波
  • 20篇陈祖拥
  • 16篇朱健
  • 11篇卜通达
  • 10篇何腾兵
  • 8篇王世杰
  • 6篇龙健
  • 6篇李灿
  • 4篇李航
  • 4篇蒲通达
  • 4篇朱健
  • 3篇刘秀明
  • 3篇张玲
  • 3篇冯泽蔚
  • 3篇凌明阁
  • 3篇张秋琴
  • 3篇王思砚
  • 3篇李准

传媒

  • 9篇贵州农业科学
  • 5篇山地农业生物...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中国岩溶
  • 3篇贵州大学学报...
  • 3篇地球与环境
  • 3篇南方园艺
  • 2篇林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土壤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对浅层岩溶地下水化学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植被调查及径流和岩溶水样分析,探讨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过程中浅层岩溶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降雨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序为SO42->K+、Ca2+、HCO3->Na+、Mg2+、Cl->NO3-、NH4+>PO34-,而径流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序为HCO3->SO42-、Ca2+>Mg2+、Cl->K+、Na+、NO3->NH4+>PO34-;岩溶地下水离子组成与径流总体相似,但岩溶地下水中HCO3-、Ca2+和Mg2+的含量及电导率明显增加高于地表径流。随着喀斯特森林群落从阔叶林群落向灌木林群落、灌草群落方向演替,其岩溶地下水中HCO3-和Ca2+比例明显减少,而SO24-比例明显增加。岩溶地下水的HCO3-、Ca2+含量与森林覆盖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K+、NH4+含量与森林覆盖率之间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HCO3-含量是影响岩溶地下水电导率的最重要因子,其次是Ca2+,再次是K+、Mg2+;岩溶地下水电导率可以作为评价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数量指标。
刘方王世杰罗海波刘元生何腾兵龙健
关键词:森林群落岩溶地下水水化学
喀斯特石漠化区农业土地利用对浅层地下水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农业土地利用过程中喀斯特浅层地下水化学变化及农业种植活动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方法】在贵州中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对不同生态区(阔叶林区、农林交错区、旱作农业区、复合农业区)进行植被和土壤调查及浅层地下水和地表径流水的采样分析。【结果】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模式从阔叶林生态系统-农林生态系统-旱作农业生态系统-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方向的演替过程中,其浅层地下水的HCO3-、SO42-、Ca2+、Mg2+、Na+、K+、NH4+、Cl-、PO43-、NO3-、Pb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以种植玉米为主的低复种指数地区表现为NH4+及Pb、Cd含量的增加,而在以种指玉米或水稻、疏菜或油菜的高复种指数地区则表现在NO3-、SO42-、NH4+及Pb、Cr和Cd含量的增加。【结论】高复种指数农业区地下水的化学组成发生了明显地变化,浅层地下水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作物种植结构和施肥水平是影响地下水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喀斯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兼顾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刘方罗海波刘元生刘鸿雁何腾兵龙健
关键词:石漠化农业土地利用浅层地下水水质
茂兰保护区小生境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以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三种植被(原生林、次生林、灌木林)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生境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BC)、微生物量氮(BN)、微生物熵(qSMBC)、基础呼吸及代谢熵(qCO2)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BC、BN、基础呼吸、qSMBC基本呈现石沟>土面的趋势,qCO2则表现为土面>石沟,即石沟土壤的各项微生物活性指标基本都优于土面,因而在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过程中,应优先利用石沟小生境;土壤微生物量碳氮、qSMBC、基础呼吸、真菌数量均随植被逆行演替(原生林→次生林→灌木林)大致呈现下降趋势,指示研究区土壤质量随植被退化而下降,土壤碳丢失;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退化过程中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养分竞争、凋落物中的木质化纤维成分增多有关。
刘玉杰王世杰刘秀明刘方
关键词:小生境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数量
喀斯特山区旱地施用生物有机肥对一年生黑麦草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为探索喀斯特山区旱地施用生物有机肥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及增产效果,进行了白酒酒糟、奶牛牛粪及猪粪的堆肥发酵及生物有机肥(添加适当比例蚯蚓粪的有机堆肥)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有机堆肥条件下,旱地上黑麦草的出苗率、株高及生物量生长出现明显的增加。施用添加蚯蚓粪的酒糟堆肥、牛粪堆肥、猪粪堆肥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地下根重和叶片中氮素含量比未添加蚯蚓粪的有机堆肥处理平均分别增加33.2%、24.4%和12.4%。结论:添加蚯蚓粪的生物有机肥能促进黑麦草的生长及其对氮的吸收,明显提高黑麦草的产量和质量。
刘方罗海波蒲通达刘元生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有机肥黑麦草
贵州富锌硒茶产区地质环境条件与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5
2021年
通过对贵州不同区域典型茶园进行野外调查,在每个茶叶主产区选择代表性的茶园进行土壤剖面样品采集,探讨贵州富锌硒茶产区地质环境条件与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贵州茶叶主产区成土母岩及土壤中主要元素含量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富锌硒茶产区成土母岩中S、Ca、Fe、P、Mo含量均明显高于非富锌硒茶产区,其次是Zn、Se、Cu;而对应土壤中Mo、Cu、Mn、Zn、Fe、Ca含量均显著大于非富锌硒茶产区,其次是Se、Mg、P、S、Al。成土母岩的Zn、Se含量直接影响茶园土壤中Zn、Se的含量水平,土壤Zn、Se含量还受其他元素含量的影响,土壤Zn含量与Al、Fe、Ca、Mg、Mn、Mo含量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而土壤Se含量与Al、Fe、Cu、Mg、P、S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贵州境内富锌硒茶产区地质环境条件与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刘元生刘方陈祖拥朱健卜通达
关键词:地质环境条件地球化学特征
贵州喀斯特山区旱作土壤—水系统中氮磷迁移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区旱地进行样地调查及采样分析,探讨了不同植被类型旱地氮磷迁移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期种植不同种类作物的情况下,喀斯特山区旱地氮磷迁移量有明显差异,地表径流中NH4+-N和NO3--N浓度大小关系依次为蔬菜地>玉米地>烤烟地,而PO4-3-P浓度为蔬菜地>烤烟地>玉米地,说明不同的作物类型和施肥方式会对旱地氮磷迁移产生明显影响。另外,在相同施肥水平下,种植玉米的土壤渗透水中NH4+-N和NO3--N的平均浓度(12次取样平均值)之和分别是种植早熟禾、香根草、水芹菜及杨树土壤的1.9、2.4、3.2和4.6倍,而PO4-3-P的平均浓度则分别是它们的5.7、8.8、3.4和1.9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旱作作物种类,进行合理施肥及轮间作,有利于控制喀斯特山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及保护地表水资源。
刘方朱健罗海波刘元生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旱地磷素迁移量
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区水稻田面水N、P浓度变化及污染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探讨喀斯特山区水稻土中N、P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选择贵州中部普定县喀斯特山区代表性的水稻土为对象,研究喀斯特山区水稻田面水中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与土壤中N、P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水稻田面水中总氮(TN)浓度范围为1.39~15.81mg/L,其中NH4+-N、NO3--N浓度分别为0.57~13.35mg/L和0.15~1.37mg/L,其浓度的变化与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田面水中总磷(TP)的浓度范围为0.027~0.324mg/L,其浓度变化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田面水中TN和NH4+-N浓度超过地表水Ⅴ类水体的标准限值,农田排水氮的迁移对周围地表水体质量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张巧香刘方朱健凌明阁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水稻土氮磷水质
磷矿废弃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初探被引量:2
2010年
选取贵州瓮福磷矿废弃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通过分析磷矿废弃土地的破坏特征,引入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建立7个评价指标,划分4类土地生态适宜类型区,探讨磷矿废弃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式,提出基于适宜性评价结果的生态承载力预测方法,为开展土地复垦提供依据。
李灿罗海波刘方杨忠华
关键词:生态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磷矿
磷矿废弃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初探
2010年
选取贵州瓮福磷矿废弃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通过分析磷矿废弃土地的破坏特征,引入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建立7个评价指标,划分4类土地生态适宜类型区,探讨磷矿废弃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式,提出基于适宜性评价结果的生态承载力预测方法,为开展土地复垦提供依据。
李灿罗海波刘方王思砚杨忠华
关键词:生态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磷矿
自然恢复植被对煤矸石基质有效性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2023年
为探讨不同自然植被类型下煤矸石基质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关联性,对贵州中部关闭煤矿区煤矸石堆场自然恢复的马尾松幼林、光皮桦+茅栗幼林和类芦草丛3类植被进行调查,采集其优势植物(马尾松、光皮桦和类芦),分析煤矸石基质样品。结果表明: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煤矸石基质的有机碳及有效性氮、磷和钾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作用的大小顺序为光皮桦+茅栗幼林>马尾松幼林>类芦草丛,3种植被类型之间煤矸石基质的碱解氮含量出现显著性差异,光皮桦+茅栗幼林和马尾松幼林下煤矸石基质的有机碳及碱解氮含量均显著地高于类芦草丛。自然恢复植被后煤矸石基质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显著高于裸露的煤矸石基质,特别是光皮桦+茅栗幼林。煤矸石基质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与有机质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而微生物群落优势度指数与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自然恢复植被后煤矸石基质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明显增加,对增进煤矸石基质养分转化和物质循环具有积极意义。
刘元生陈祖拥刘方朱健卜通达
关键词:煤矸石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煤矿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