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病研究所
- 作品数:23 被引量:64H指数:5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巴塞尔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磷酸萘酚喹治疗恶生疟101例的效果
- 庞学坚王光泽
- 关键词:提纯寄生虫病单克隆抗体
- 澄迈县大拉地区疟疾监测报告
- 1994年
- 澄迈县大拉地区疟疾监测报告王世和,陈文江,钟汉书,司有忠,周序坚,王鸿云,吴坤良,陈道林微小按蚊在澄迈县经过50年代及60年代的大规模杀虫剂喷洒抗疟之后,曾被基本消灭。但近年来微小按蚊的复现点越来越多,几乎遍及全省,疟疾局部暴发流行也屡有发生。因此,...
- 王世和陈文江钟汉书司有忠周序坚王鸿云吴坤良陈道林
- 关键词:疟疾
- 全文增补中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库献血者的恶性疟疾感染
- 1997年
- 作者等1996年10月间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与常规血片镜检法对100名不同籍贯来血库献血者进行恶性疟疾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对照阳性模板扩增结果均见有恶性疟疾感染的特有条带。并对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恶性疟疾感染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 王赛梅何天云华德蔡贤铮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疟疾献血者
- 北京首例棘颚口线虫所致的皮肤内脏幼虫移行症
- 蠕虫幼虫移行症是一组由动物寄生性蠕虫幼虫在体内移行而引起的疾病.本文报道了北京市首例棘颚口线虫所致的皮肤内脏幼虫移行症,对其病理诊断、治疗进行了讨论.
- 李东明陈学荣周颈松李林峰李世荫陈庆江许帜熛
- 关键词:幼虫移行症棘颚口线虫
- 文献传递
- 直肠阿米巴肉芽肿一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男,45岁,自幼生活在北京,无疫区生活史。长期生食瓜果蔬菜。入院前数日直肠指诊发现“直肠肿物”。腹部查体及肛门外观无异常,直肠指诊触及1个直径约1cm质硬肿物,表面光滑,无触痛,固定于黏膜下,无出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4.10X10^9/L,嗜酸粒细胞百分比:1.5%,
- 李培鑫张忠涛李建设栗绍刚吴赵永秦胜旗孟宪璞唐克
- 关键词:直肠指诊肉芽肿阿米巴血常规检查嗜酸粒细胞表面光滑
- 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对感染曼氏血吸虫小鼠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了解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对小鼠曼氏血吸虫作用的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12个实验组及1个对照组,以皮下注射的方法,每鼠接种约80条尾蚴,接种尾蚴46d后,分别以蒿甲醚或青蒿琥酯灌胃治疗,第1天,分别以400、300、200mg/kg的剂量1次灌胃;第2~7天,则每天分别按以上剂量的半量灌胃,7d灌胃的总剂量分别为1600、1200、800mg/kg。总量1剂组,在第7天,分别按1600、1200、800mg/kg剂量1次灌胃。另设感染阳性对照组,不加治疗。结果蒿甲醚7日疗法1600、1200、800mg/kg剂量组减虫率分别为53.0%、49.0%和53.0%,减雌率为78.0%~82.0%,总量1剂组效果与7日疗法基本相同。青蒿琥酯7日疗法相应剂量减虫率分别为16.0%、37.0%和49.0%。结论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对小鼠曼氏血吸虫具有一定的杀虫效果,蒿甲醚在疗效和毒性方面稍佳。
- 涂祖武Juerg UtzingerJacques Chollet肖树华Marcel Tanner
- 关键词:曼氏血吸虫蒿甲醚青蒿琥酯
- 空间流行病学在我国疟疾监测预警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7年
- 疟疾疫情的监测与控制,离不开空间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模型分析的应用;疫情的可视化是疟疾疫情的传播与流行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将是今后监测与防控的重点,成为空间流行病学在疟疾疫情中的应用之一。本文综述了空间流行病学在我国疟疾疫情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分析预测方法等,旨在为我国消除疟疾提供更为系统与完善的流行病学方法学参考。
- 郑金鑫刘璐刘璐杨国静
- 关键词:疟疾预警
- 检测疟原虫谷氨酸脱氢酶抗原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检测疟原虫抗原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使用自测式免疫层析法(ICT)检测体液样品中的疟原虫谷氨酸脱氢酶(GDH)抗原,并借以诊断恶性疟或间日疟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于所说的方法的层析条。
- 李明吴英松李妍李林海宁云山
- 文献传递
- 疑难病例析评 第46例 发热—匐行疹—上臂水肿性疼痛性红斑块被引量:1
- 2003年
- 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尚属少见。棘颚口线虫偶尔寄生于人体。该虫致病部位极为广泛 ,几乎遍及全身 ,受累部位可间歇性出现移行性肿块 ,常伴有局部水肿、疼痛 ,虫体移行可引起机械性损伤 ,如虫体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 ,可形成以虫体为中心的脓肿及隧道样损害。该虫较易侵入眼、脑 ,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 ,后果严重 ,甚至可导致死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发生在北京地区首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并结合国内外文献 ,对该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该病例提示 :(1)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病进行了解。 (2 )临床遇有可疑表现者 ,尤其有生食本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者 ,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并做进一步检查 (例如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等 ) ,能在病损部位查见虫体者即可以确诊。皮内实验和血清学试验亦可做辅助诊断。(3)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 ,喜食烧、烤、涮或生食各种动物的人群增多 ,食源性寄生虫病病人亦有增多趋势 ,本病正是诸多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 李东明陈庆江陈学荣周劲松许炽熛Nawa YParon D李世荫
- 关键词:发热匐行疹
- 微小按蚊复合体rDNA-ITS2序列差异及遗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8
- 2003年
- 本研究对我国微小按蚊广西、云南、海南 6个地理株和越南Caonguen株rDNA ITS2PCR扩增片段和序列差异作分析 ,获得基因片段总长为 5 6 1bp~ 5 6 3bp ,发现地理株间ITS2序列差异程度不同 ,分析表明元江株为微小按蚊C型 ;其余 6个地理株为A型。应用限制性内切酶Sau96Ⅰ对微小按蚊复合体rDNA ITS2PCR扩增片段作酶切分型 ,结果同样显示两型差异 。
- 史慧勤赵彤言朱礼华王善青陆宝麟
- 关键词:微小按蚊遗传多态性限制性酶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