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 作品数:1,781 被引量:4,043H指数:22
-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下颈椎椎管成型结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下颈椎椎管成型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分别用于与下颈椎椎管两侧侧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为用于与椎板相贴合连接的凸...
- 涂强陈虎曹露孙昊陈育岳黄显华朱昌荣胡永凯夏虹
- 一种γ干扰素电化学发光检测试纸条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干扰素电化学发光检测试纸条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一种γ干扰素电化学发光检测试纸条,包括纸基通道层和电极层;所述纸基通道层包括依次搭接设置的加样垫、结合垫、检测垫和吸水垫;所述加样垫固定有样品缓冲液和异嗜性抗...
- 袁世超张宏斌周泉陈钰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护理效果研究
- 2021年
-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间入院治疗的99例ACC行LC治疗患者为主体。以抽签法分组,A组50例实行围术期护理,B组49例实行常规护理。对比手术指标、并发症率、心理状态评分。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优于B组,A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1周后,A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LC治疗ACC过程中加用围术期护理可以改善手术指标,抑制手术并发症,且能纠正不良心理。
- 周晶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护理
- 功能性胸廓成形术治疗肺癌术后脓胸17例临床分析构建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功能性胸廓成形术对肺癌术后脓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7例肺癌术后脓胸患者,均采取过保守治疗且治疗无效。为所有患者采取功能性胸廓成形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记录术中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1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输血量达到(541.66±30.53)mL,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2/17),经过对症治疗后并发症均得到缓解。结论功能性胸廓成形术对肺癌术后脓胸有治疗效果,临床可在患者保守治疗失败无效后为其采取这种术法。
- 肖海平
- 关键词:肺癌脓胸
- 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1,25-(OH)2D3、PTH水平及骨密度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性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老年性OP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1,25-(OH)2D3、PTH、骨密度、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25-(OH)2D3高于对照组,而PTH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股骨颈、L1~4及总髋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OP患者有助于调节血清1,25-(OH)2D3、PTH水平,可改善疼痛症状及骨密度,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康庐琛李文斌兰浩邓伟民
-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鲑鱼降钙素阿仑膦酸钠骨密度
- 30个省份医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感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4年
- 目的了解医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感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护理人文关怀措施、提升护士人文关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8月全国30个省(区、市)107所医院的30099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关系性关怀量表-患者版进行调查,使用单因素分析探讨患者护理人文关怀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91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7%。患者的关系性关怀量表总分为(65.72±8.6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文化程度、职业性质、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付费方式、就诊科室、就诊医院所在区域、是否手术是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感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的评价处于中上水平,但西部、农村地区,急危重症和门诊就诊患者,低收入、低医保报销、非手术患者的护理人文关怀仍需进一步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应针对影响因素,优化提升护理人文关怀服务,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的感知。
- 张丰健张海鑫刘义兰潘绍山郭舒婕辛霞杨艳奚慧琴李秀娥程远娟莫蓓蓉黎蔚华张小红王芳王红霞
- 关键词:护理服务
- MXene纳米颗粒Ti_(3)C_(2)T_(X)与光热效应促进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
- 2025年
- 背景:MXene纳米颗粒具备出色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创面、肿瘤、神经修复和心血管等治疗领域,目前尚不清楚MXene纳米颗粒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作用。目的:考察MXene纳米颗粒Ti_(3)C_(2)T_(x)的体外抗氧化、抗炎和光热抗菌活性,以及对糖尿病小鼠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①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i_(3)C_(2)T_(x)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的毒性作用。将NIH-3T3细胞暴露在H_(2)O_(2)中,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i_(3)C_(2)T_(x)对NIH-3T3细胞的保护作用。将NIH-3T3细胞暴露在H_(2)O_(2)中,分析光照(或不光照)处理下Ti_(3)C_(2)T_(x)(20μg/mL)对NIH-3T3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3组处理:对照组、脂多糖组与脂多糖+Ti_(3)C_(2)T_(x)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特定基因(CD86、白细胞介素6、CD206、精氨酸酶1)的表达。将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分3组处理:对照组、Ti_(3)C_(2)T_(x)组、Ti_(3)C_(2)T_(x)光照组,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细菌存活率。②体内实验: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构建ICR小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在小鼠背部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3组干预:对照组(n=6)、Ti_(3)C_(2)T_(x)组(n=6)和Ti_(3)C_(2)T_(x)光照组(n=6),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干预后第7天进行创面组织CD31、CD206免疫组化染色,干预后第7,14天进行创面组织苏木精-伊红与Masson染色。将Ti_(3)C_(2)T_(x)溶液注射至ICR小鼠皮下,在光照(或非光照)后,通过血生化检测分析Ti_(3)C_(2)T_(x)对小鼠的毒性作用。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Ti_(3)C_(2)T_(x)质量浓度在5-160μg/mL范围内对NIH-3T3细胞无毒性作用,在质量浓度20μg/mL时可增加NIH-3T3细胞存活率。10-80μg/mL的Ti_(3)C_(2)T_(x)可显著提升H_(2)O_(2)干预下的NIH-3T3细胞存活率。Ti_(3)C_(2)T_(x)可显著抑制H_(2)O_(2)干预下NIH-3T3细胞活性氧的生成,光照�
- 李美运刘森陈开元施灵宋美陈曹家洪武艳于晶
- 关键词:糖尿病创面
- 进展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特征与检验结果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进展期患者胸部CT的影像特征,评价半定量CT评分与相应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胸部CT的分布部位与形态特点,并行半定量评分,比较该评分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计数的相关性。结果本组33例临床进展期患者的CT表现以“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实变及铺路石征”为主要特征。CT评分与CRP呈正相关(r=0.464,P=0.007);与淋巴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352、-0.405,P=0.045、0.019)。结论进展期COVID-19肺炎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半定量分析与检验指标间的相关性,能够为COVID-19患者的临床病情观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价值。
- 杨博张健肖曙光陈友三张蓉
- 关键词:白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
- 区域卫生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建设被引量:4
- 2021年
- 区域卫生健康信息标准体系是我国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据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标准化应用需求,根据适用性原则,选择该领域中相关的信息标准,建立标准之间的关系,达到标准之间的高度关联和协调,使之密切衔接成为一个最佳有机整体并实际解决问题。信息标准体系对于实现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保障、药品保障、卫生监督和综合管理等多个业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设具有高度互操作性的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将发挥重要作用。
- 李小华赵霞
- 关键词:信息标准互操作性
- 麻醉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广东省专家共识(2021版)被引量:6
- 2021年
- 抗胆碱能药物在临床应用历史悠久,最初被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目前,抗胆碱能药物作为重要的术前用药,其术前应用是保证临床麻醉安全实施的重要措施,在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抗胆碱能药物种类较多,作用机制不同,术前规范并合理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可防范麻醉及手术因素所致的风险,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提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质量。为进一步规范术前抗胆碱能药物使用,受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委托,本专家共识邀请省内相关领域麻醉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专家共识及指南,结合各中心术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临床实践经验,从抗胆碱能药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在围手术期的应用、麻醉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选择与考虑、抗胆碱能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术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要点进行阐述。
- 黑子清黄文起刘克玄徐世元曹铭辉宋兴荣靳三庆马武华李雅兰黄焕森王晟董庆龙李斌飞刘友坦张良清徐波姚伟锋
- 关键词:临床麻醉围手术期抗胆碱能药物术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