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 作品数:361 被引量:1,066H指数:15
- 相关作者:吴礼权黄霖杨明刘明今刘再华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评谭学纯、朱玲《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
- 2005年
- 吴礼权
- 关键词:修辞学史修辞研究西方修辞学陈望道古今多学科性
- 名词铺排与清诗创作被引量:4
- 2018年
- 清代诗歌创作,作为中国传统诗歌创作史上的重要一环,既延续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传统与文脉,也有自己的创造与特色。同样,在诗歌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方面,清诗既有明显的复古主义倾向,大量继承沿用了中国历代诗歌中所创名词铺排结构模式,但也有不少自己锐意创新的努力成果。因此,在汉语名词铺排史上,清诗在名词铺排文本建构方面的努力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 吴礼权
- 关键词:清诗文本审美
- 政治境界与政治修辞的基本原则被引量:2
- 2021年
- 政治修辞不同于日常修辞,政治修辞主体(政治人)为了实现其政治修辞的特定目标预期,不仅需要围绕相关题旨在语言文字表达上经营努力,还要权衡当下所处的政治境界,自觉遵循特定政治境界下的政治修辞原则。政治境界有理想与非理想两种,即理想政治境界与现实政治境界。身处不同的政治境界,政治修辞主体(政治人)需要遵循不同的政治修辞原则。在理想政治境界下,政治修辞主体(政治人)可以遵循“坦诚相见”“友善合作”“慎言其余”三原则;在现实政治境界下,政治修辞主体(政治人)则需遵循“知人论事”“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三原则。
- 吴礼权
- 关键词:理想政治现实政治政治修辞
- 口号标语的政治修辞学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口号与标语(特别是口号)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是政治宣传与政策宣导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相关的学术研究多是从政治学、社会学与心理学上展开,从修辞学视角进行的研究难得一见。其实,从修辞学视角切入,对口号与标语进行政治修辞学分析,其学术价值更高,研究的结论更为可靠。从修辞学视角看,口号与标语的最高修辞境界是"好记上口,入脑动心"。为了臻至这一境界,口号与标语的创作者须在修辞上狠下功夫,建构出"省文约字""音韵和谐""表义清晰"的修辞文本,从而使所拟之口号与标语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发挥其政治宣传与政策宣导的最大效果。
- 吴礼权
- 关键词:口号标语政治修辞学
- 《焚书》原本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 2002年
- 目前传世的《焚书》是六卷本,均为李贽身后多年才刊行的。本文认为,李贽身前刊行的《焚书》原本当为两卷,流行的《焚书自序》是伪作,在六卷本的后四卷中也可能掺入赝品。
- 黄霖
- 关键词:刊行伪作自序
- 读懂古人——我的学术人生
- 2021年
- 复旦情缘我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的职员家庭。抗战胜利时,我只有三四岁,跟随父母来到上海,一直比较平稳地度过小学、中学时光。高中毕业后,我于1963年考进复旦大学中文系。那时的复旦,各个系都是5年学制,但很可惜由于当时形势所限,实际上5年里真正读的书非常少。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上海市教育局工作。
- 杨明杨阿敏(整理)
- 关键词:学术人生抗战胜利中文系
- 论《汉语方言大词典》的学术文化价值
- 1998年
-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序言,简略地介绍《汉语方言大词典》的编纂过程。第二部分介绍《汉语方言大词典》的性质、规模和特色。第三部分是重点,以《汉语方言大词典》所收词目的语言资料为例证,从理论上分析阐释《汉语方言大词典》对汉语词汇史和语音史研究,对汉语方言与普通话比较研究,对汉族民俗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文化学术功能和价值。
- 史宝金
- 关键词:《汉语方言大词典》学术文化方言词典中原官话江淮官话方言词语
- 论鲁迅文艺思想体系的构成特点
- 1984年
- 鲁迅文学道路的特点之一在于,他不仅是专门从事创作活动的伟大作家,而且同时又是杰出的文艺思想家。只不过他的文艺思想,并非象通常那样是通过撰写系统的理论专著来表述和表现的,而是散见于他的一系列对具体的文艺作品的评论文章以及杂感和书信之中。作为一个杰出的文艺思想家,鲁迅的理论实际上同样也是系统而完整的。从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和鲁迅文艺思想研究的论著来看,人们所归纳的鲁迅文艺思想至少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文艺的起源及其性质;(二)文艺的阶级性;(三)文艺同政治的关系;(四)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建设问题;(五)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六)文艺同生活的关系;(七)文艺的典型问题;(八)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九)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十)文艺批评的方法。
- 朱文华
- 关键词:文艺思想文艺批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文学遗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阶级性
- 名词铺排与宋诗创作
- 2019年
- 名词铺排作为汉语中特有的一种修辞现象,最早出现于先秦时代的《诗经》中。由于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中国历代诗歌中都有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而且结构形式不断创新发展。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座高峰。宋诗中既有对唐诗及前代诗歌所创名词铺排结构模式的大量继承,也有自己的创新。尽管新创的结构形式不及唐诗丰富,但其锐意创新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其所建构的名词铺排文本在审美上的独特魅力,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 吴礼权
- 关键词:宋诗文本结构形式审美
- 民国话体文学批评的整理与研究
- 2017年
-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批评中,有一类“话体”之作。所谓“话体”,是如诗话、词话、文话、曲话、小说话一类形式独特、自成一体的文学批评著作。话体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就是既有别于传统文学批评中诸如序跋、评点、书信、论诗诗、曲谱、词谱、单篇文章等其他文体,也有别于现代有系统、成体系的文学论著,其主要表现形态为笔记体、随笔型、漫谈式,凡论理、录事、品人、志传、说法、评书、考索、摘句等均或用之,其题名除直接缀以“话”字之夕卜,尤在民国期间往往用“说”、“谈”、“记”、“丛谈”、“闲谈”、“笔谈”、“枝谈”、“琐谈”、“谈丛”、“随笔”、“漫笔”、“卮言”、“闲评”、“漫评”、“杂考”、“札记”、“管见”、“拾隽”等名目,也给人以一种“散”的感觉。
- 黄霖
- 关键词:文学理论批评文学批评论诗诗笔记体考索词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