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普洱茶研究院

作品数:187 被引量:506H指数:12
相关作者:刘丽马莉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云南韵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56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66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9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4篇普洱茶
  • 22篇发酵
  • 18篇茶叶
  • 16篇茶饼
  • 15篇咖啡
  • 13篇茶树
  • 10篇多糖
  • 10篇微生物
  • 9篇动压
  • 9篇石斛
  • 9篇香气
  • 9篇红茶
  • 7篇色谱
  • 7篇铁皮石斛
  • 7篇渥堆发酵
  • 7篇果皮
  • 6篇电子鼻
  • 6篇栽培
  • 6篇软糖
  • 6篇小鼠

机构

  • 181篇普洱茶研究院
  • 57篇云南农业大学
  • 36篇滇西应用技术...
  • 24篇云南韵和机械...
  • 20篇普洱茶树良种...
  • 8篇云南大学
  • 8篇普洱学院
  • 7篇吉林大学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6篇普洱市茶叶科...
  • 5篇云南省普洱茶...
  • 4篇北京化工大学
  • 4篇普洱滇洪俊生...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澜沧良宝生物...
  • 2篇普洱南药庄园...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思茅师范高等...

作者

  • 11篇严亮
  • 7篇范江平
  • 7篇吕才有
  • 7篇盛军
  • 5篇黄友谊
  • 4篇吕杰
  • 4篇赵明
  • 4篇何飞飞
  • 4篇谷大海
  • 4篇王雪峰
  • 3篇袁唯
  • 3篇赵艳
  • 3篇郝淑美
  • 3篇田洋
  • 3篇肖春
  • 3篇赵苗苗
  • 2篇胡先奇
  • 2篇李晨晨
  • 2篇何月秋
  • 2篇单治国

传媒

  • 10篇农村实用技术
  • 7篇热带农业科学
  • 7篇第七届云南省...
  • 6篇食品安全导刊
  • 5篇中国茶叶
  • 5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云南科技管理
  • 4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云南农业
  • 3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中国茶叶加工
  • 3篇中国食品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云南农业科技
  • 2篇质量与市场

年份

  • 3篇2024
  • 13篇2023
  • 13篇2022
  • 16篇2021
  • 13篇2020
  • 4篇2019
  • 15篇2018
  • 30篇2017
  • 22篇2016
  • 14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5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对固相微萃取法分析普洱熟茶香气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快速测定普洱熟茶香气成分。首先对5种萃取头进行考察,75μm PDMS/DVB表现出了较高的萃取效率。使用75μm CAR/PDMS,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萃取香气成分的数量、种类进行比较,评价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萃取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效果。结果发现,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萃取差别较大,50℃条件下萃取出化合物56种,醇类和醛类相对含量最高;60℃条件下萃取出68种,碳氢类相对含量最高;70℃条件下萃取出79种,酮类和酯类相对含量最高;80℃条件下萃取出70种,甲氧基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主要贡献性香气成分累积峰面积80℃条件下最高,其次为70℃。该研究结果可为普洱熟茶不同种类香气成分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文杰刘聪郑婷婷马莉赵苗苗严亮
关键词:普洱熟茶温度香气化合物
云南景迈山不同生境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探究景迈山普洱茶区不同生境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景迈山普洱茶区的微生物进行溯源,更好地保证景迈山原产地生产的普洱茶微生物的一致性。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技术,对从3个有机台地茶园(TS-A、TS-B、TS-C)和景迈山古茶园(GS-D)采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培养,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其种类。在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经分离纯化共得到417株细菌和143株真菌,分别归类于27个细菌属和18个真菌属,4个茶园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不同,细菌多样性和真菌多样性的排序分别为:GS-D>TS-A>TS-C>TS-B和TS-A>TS-B>TS-C>GS-D。4个茶园的微生物群落均含有节细菌属(Arth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杆菌属(Lysini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为优势菌属。结果表明,景迈山不同生境下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有差异性,3个有机台地茶园的细菌多样性低于古茶园,但真菌多样性高于古茶园。3个有机台地茶园的规律如下:茶树品种一样,套种品种多的茶园的细菌和真菌多样性都高于套种品种少的茶园,套种品种相似的茶园,茶树品种越多,细菌的多样性更高,而真菌多样性更低。
杨瑞娟王桥美彭文书龚婉莹赵苗苗严亮
关键词:茶园根际微生物
香菇软糖的研制被引量:2
2015年
香菇(学名:Lentinus edodes),又名冬菇、香蕈、北菇、厚菇、薄菇、花菇、椎茸,是一种食用真菌。香菇营养丰富,研究显示,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软糖是以食用胶(或淀粉)、白砂糖、和淀粉糖浆(或其他食糖)为主料制成的具有弹性和咀嚼性的糖果。本研究针对香菇和软糖深受欢迎的优势,研究开发香菇软糖,以期为云南的香菇的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严亮刘丽林珊袁唯黄启超范垚李燕杨瑞娟
关键词:体液免疫功能淀粉糖浆食用真菌乙基麦芽酚卡拉胶
云南景迈山不同生境茶园及茶窖空气微生物群落分布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景迈山普洱茶区不同生境茶园及茶窖的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景迈山普洱茶区的微生物进行溯源,更好地保证景迈山原产地生产的普洱茶微生物的一致性。【方法】利用安德森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4个不同生境茶园(CY-A^CY-D)和茶窖(CJ)的空气采样,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技术培养采集的微生物,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其种类。【结果】在茶园和茶窖的空气微生物中经分离纯化共得到310株细菌和191株真菌,分别归类于27个细菌属和18个真菌属,4个茶园空气微生物丰富性不同(CYC>CY-A>CY-B>CY-D),但均分离得到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茶窖的微生物群落不含肠杆菌属,而以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主。【结论】景迈山不同生境下的空气微生物群落组成有差异性,茶树品种或套种品种越多的茶园,空气微生物种类越丰富,肠杆菌属是景迈山普洱茶区空气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显著特征,为进一步探究普洱茶微生物的来源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杨瑞娟王桥美龚婉莹赵苗苗严亮
关键词:空气微生物茶园
普洱地区茶叶内生细菌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茶叶内生细菌、根际土壤细菌在普洱茶的发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促进茶树生长,诱导茶树抗病性。研究其群落结构组成及相互关系可为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普洱地区茶树叶片和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茶叶及根际土壤细菌的16S核糖体RNA基因(16S rRNA)进行测序,比较分析茶叶与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结果】结果表明,茶叶内生细菌主要由76个属组成,归属于9个门。相对丰度较高的门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较高的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红球菌属(Rhodococcus)、拟杆菌属(Bacteroide)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根际土壤细菌主要由198个属组成,归属于10个门,相对丰度较高的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较高的属与茶叶中的高丰度属相似,但在两者中的相对丰度有所差异。茶叶内生细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显著低于根际土壤细菌,但超过50%的茶叶内生细菌同时存在根际土壤中。【结论】通过对普洱地区茶叶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分析,明确了茶叶内生细菌与根际土壤细菌的共性与差异,为普洱茶品质改良和生物菌肥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桥美严亮杨瑞娟彭文书季爱兵刘丽张文杰胡先奇
数控发酵大叶种红茶风味物质的变化
2023年
为明确数控发酵与大叶种红茶风味物质变化的关系,提升大叶种红茶的综合品质,进一步推广大叶种红茶数控发酵技术。分别采取数控发酵和传统室温发酵的方式,以云抗10号、矮丰、雪芽100、长叶白毫4种无性系大叶种红茶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大叶种红茶,通过感官审评、理化检测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比分析所制大叶种红茶在生化成分(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和芳香化合物上的差异。数控发酵有利于增加大叶种红茶风味物质的含量,提高大叶种红茶的综合品质。数控发酵大叶种红茶的优势为:在传统室温发酵的基础上水浸出物含量平均提高7.76%,茶多酚含量平均提高2%,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提高0.4%,咖啡碱含量平均提高8.84%,茶多糖含量平均提高6.23%;数控发酵相比传统室温发酵,云抗10号芳香化合物高出1.21%,矮丰高出2.19%,雪芽100号高出5.17%,长叶白毫高出4.42%。就4个品种而言,又以云抗10号数控的综合品质表现最优,其在感官审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方面与传统温室发酵相比,均表现出差异极显著,且在芳香化合物方面检出其含有香气物质α-法尼烯。本研究为优化大叶种红茶生产结构以及推广大叶种红茶数控发酵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促进大叶种红茶实现更加高效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彭文书何敬尧王桥美杨瑞娟严亮周伟鹏
关键词:生化成分香气物质
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条件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铁皮石斛无菌幼苗为材料,在不同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的生长调节物质、香蕉汁、马铃薯汁以及活性炭,研究其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根培养基为:1/2 MS+6-BA 0.2 mg/L+10.0%香蕉汁+10.0%马铃薯汁+NAA 0.4 mg/L+2.0%蔗糖+0.04%活性炭,生根条件为光照强度2 000 lx、琼脂用量7.0 g/L、培养基p H为5.8是最适宜条件。
彭文书马莉赵苗苗张文杰严亮
关键词:铁皮石斛组培苗
HS-SPME结合GC-MS分析普洱茶花及茶花粉香气成分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普洱茶花和茶花粉中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首先对HS-SPME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HS-SPME最优参数为:65μm PDMS/DVB萃取头,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60 min。从普洱茶花和茶花粉中分别检测出65和51种香气成分,各占其总香气成分的87.72%和82.77%,主要为醇类、烷烃类、醛类、烯烃类、酮类、酯类、酚类、酸类、含氮类和萘类化合物。其中,芳樟醇、α-甜没药烯、姜黄烯、十二烷和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为普洱茶花主要香气成分;芳樟醇、香叶醇、萜品醇、壬醛和甲氧基丁香酚为茶花粉主要香气成分。该研究结果为普洱茶花及深加工产品香气品质的评价提供了检测技术和理论依据。
张文杰刘聪严亮郑婷婷马莉赵苗苗
关键词:HS-SPMEGC-MS挥发性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分析玫瑰香型滇红茶香气成分被引量:18
2017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玫瑰香型滇红茶样品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同时与普通滇红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实验首先对HSSPME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HS-SPME最优参数为:65μm PDMS/DVB萃取头,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60 min。从玫瑰香型滇红茶和普通滇红茶中分别检测出62种和58种香气成分,各占其总香气成分的93.23%和93.85%,主要为醇类、碳氢类、酯类、酮类、醛类、酸类和含氮类化合物。2种茶叶中具有玫瑰香或类似玫瑰香的化合物共6种,分别为芳樟醇、苯乙醇、香叶醇、β-大马烯酮、香叶基丙酮、(E)-橙花叔醇,在玫瑰香型滇红茶和普通滇红茶中的总相对含量分别为36.29%和15.51%,玫瑰香型滇红茶6种化合物的总相对含量约为普通滇红茶的2.2倍。该研究结果为玫瑰香型滇红茶香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聪张文杰严亮季爱兵彭文书龚婉莹曾胤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挥发性香气成分
金耳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23年
以金耳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脱蛋白、透析、冷冻、干燥得到金耳多糖(Tremella aurantialba polysaccharide,TAP)。采用咔唑-硫酸比色法测定TAP糖醛酸含量,考马斯亮蓝法鉴定TAP蛋白质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TAP多糖含量,动物实验研究TAP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诱导免疫力低下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TAP糖醛酸含量为10.08%,蛋白质含量为0.7%,多糖含量为88.29%。动物实验表明TAP能增加小鼠体质量、胸腺指数,促进小鼠饮食;血细胞分析表明TAP能有效增加血细胞内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降低结、盲肠pH值;促进小肠组织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分泌,表明TAP能够有效逆转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力低下小鼠的生理状况。
任丽蓉樊莹润李泽林肖智超谷大海王雪峰郑婷婷范江平
关键词:金耳多糖环磷酰胺免疫力小鼠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