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

作品数:167 被引量:564H指数:12
相关作者:莫晓宁狄春晖朱晓辉史须马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7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4篇医药卫生
  • 34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76篇细胞
  • 49篇基因
  • 27篇凋亡
  • 25篇蛋白
  • 19篇细胞凋亡
  • 16篇趋化
  • 16篇肿瘤
  • 16篇克隆
  • 14篇基因组
  • 14篇PDCD5
  • 12篇抗体
  • 11篇细胞因子
  • 11篇小鼠
  • 11篇免疫
  • 9篇趋化素样因子
  • 9篇活性
  • 8篇蛋白质
  • 8篇炎症
  • 8篇自噬
  • 7篇单克隆

机构

  • 167篇北京大学
  • 16篇北京大学第三...
  • 7篇北京大学第一...
  • 7篇中国原子能科...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家人类基因...
  • 4篇北京大学口腔...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北京肿瘤医院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南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7篇马大龙
  • 26篇陈英玉
  • 20篇韩文玲
  • 13篇莫晓宁
  • 12篇张颖妹
  • 12篇王应
  • 11篇宋泉声
  • 10篇李婷
  • 8篇张婷
  • 8篇赵红珊
  • 7篇王平章
  • 7篇陈大明
  • 7篇邱晓彦
  • 6篇许兰俊
  • 5篇娄雅欣
  • 5篇张德礼
  • 5篇祁本忠
  • 5篇潘欢
  • 4篇孟焕新
  • 4篇钟丽君

传媒

  • 25篇北京大学学报...
  • 7篇中国生物化学...
  • 6篇第八届全国免...
  • 6篇第十届全国免...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 3篇生物化学与生...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2003年中...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18
  • 5篇2017
  • 13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13篇2006
  • 14篇2005
  • 9篇2004
  • 13篇2003
  • 13篇2002
  • 5篇2001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硫氧还蛋白对氢醌细胞毒性的抑制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 氢醌引起细胞凋亡 ,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巯基水平及升高活性氧水平改变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鉴于硫氧还蛋白在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平衡上也起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探讨人硫氧还蛋白(hTRX)对氢醌细胞毒作用有无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 ,将真核表达质粒pVP2 2 hTRX和pVP2 2分别转入人胚肾细胞中 ,并将获得的G4 18抗性单克隆细胞株hTRX12和VP2 2细胞进行Western印迹法分析。分别用荧光探针DCFH DA法、碘化丙啶染色法及MTT法测定活性氧水平、凋亡率及细胞存活率。结果 用不同浓度氢醌处理hTRX12细胞与VP2 2细胞 ,hTRX过度表达可降低氢醌所致的活性氧水平升高 ,降低氢醌诱导的凋亡 ,抑制氢醌的细胞毒性。另外 ,用重组人硫氧还蛋白 (rhTRX)与氢醌同时处理未转染人胚肾细胞 ,也可观察到类似结果。结论硫氧还蛋白可对抗氢醌的细胞毒性 。
申东晓史须王应傅娟玲周宗灿
关键词:硫氧还蛋白转染氢醌细胞毒性
荷瘤小鼠单次化疗后肿瘤细胞凋亡体内显像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荷肿瘤动物在单次化疗后进行细胞凋亡体内显像的最佳显像时间,探讨细胞凋亡体内显像作为评价肿瘤对化疗反应的一种新型监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用放射性核素锝[999mTc]进行标记获得99mTc-HYNIC-Annexin...
刘萌王荣福张春丽郭凤琴俞建华赵光宇陈大明祁本忠马大龙
文献传递
我国人类功能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3年
马大龙
关键词:功能基因分子克隆
携带VSTM1基因的三调控溶瘤腺病毒与柔红霉素协同杀伤白血病细胞
周娇姚秋妹李金兰常艳李婷韩文玲吴红平李林芳钱其军阮国瑞
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核酸和蛋白质序列的数据发掘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以程序化死亡分子 5 (PDCD5 )为靶分子 ,对其核酸与蛋白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为PDCD5功能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同时也为人类功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提供新的技术路线。方法 :利用数据库相似性搜索、同源物结构比较、表达谱分析和查询基因“邻居”等技术进行数据发掘和数据综合分析。结果 :发现人PDCD5在 12号和 5号染色体上分别存在返座假基因 (retropseudogene) ,小鼠 1号染色体也存在小鼠PDCD5cDNA的返座假基因。热自养甲烷杆菌的PDCD5同源物、泛素及核糖体蛋白S13具有与人PDCD5相似的折叠方式。线虫的PDCD5同源物、泛素及IAP(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s)分子等在表达谱拓扑图上属于同一基因簇成员 ,该基因簇与生物合成和蛋白质合成相关。PDCD5同源物在多个基因组中与多种核糖体蛋白相邻。结论 :PDCD5存在 2个拷贝的假基因。PDCD5除参与细胞凋亡外 ,预测还与泛素有功能相关性 ,并可能参与蛋白质的翻译调控。
郑霙马大龙
关键词:PDCD5核酸蛋白质序列生物信息学
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全长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在HEK293T细胞系及Sprague-Daw-ley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NCBI GenBank数据库中克隆得到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基因(AF417001)全长序列,与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DNA3.1/Myc-His(-)B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筛选阳性克隆,T7引物测序,转染细胞后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的表达。结果pcDNA3.1/Myc-His(-)B-hMR-1质粒经测序证实目的基因序列正确,无碱基突变。该质粒转染到HEK293T细胞系和乳鼠心肌细胞后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的转录水平及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全长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确定了简便有效的乳鼠心肌细胞瞬时转染方法。
王晓礽刘秀华李婷韩文玲
关键词:质粒构建乳鼠心肌细胞
重组凋亡相关蛋白PDCD5的纯化及稳定性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建立简便、有效的原核表达促凋亡相关蛋白PDCD5的纯化路线 ,获得高纯度的PDCD5蛋白 ,并观察其稳定性。方法 :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PDCD5融合蛋白 ,经包涵体洗涤、变性、复性、酶切、DEAESepharoseFastFlow和SephacrylS 2 0 0两步层析分离获得PDCD5蛋白。选用毛细管电泳方法检定蛋白质纯度 ,SDS -PAGE检定蛋白质的稳定性。结果 :经毛细管电泳方法检测PDCD5蛋白纯度为 10 0 % ,相对分子质量 15 80 0 ,等电点 5 .9。生物学活性分析PDCD5蛋白能够促进撤除细胞因子的HL 6 0细胞的凋亡 ,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稳定性研究发现储藏中的PDCD5蛋白不稳定 ,对温度敏感 ,4℃和 2 5℃极易降解 ,而 - 2 0℃和冻干保存则相对稳定。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蛋白纯化方法可以获得大量、高纯度PDCD5蛋白。稳定性实验提示PDCD5宜在 - 2 0℃以下或冻干保存。
王露范慧莫晓宁张颖妹魏征人钟英成黄大无
关键词:PDCD5纯化稳定性HL-60细胞
应用nested和touch down PCR技术分离牦牛CAPN1大亚基基因EST被引量:7
2005年
 钙激活中性蛋白酶1(CAPN1)基因是影响肉嫩度的侯选基因。根据GeneBank中已公布的CAPN1基因cDNA序列设计同源PCR引物,通过RT,nested和touch-downPCR技术从牦牛肌肉组织总RNA中分离目的序列,与pGEM-T-easy载体连接后转化DH5α感受态菌株,通过PCR扩增、限制性酶切和测序分析鉴定阳性克隆。分离到的基因片段为牦牛CAPN1大亚基的部分编码序列,在GeneBank中的注册号为AY197555,与奶牛、人、食蟹猴、小鼠、绵羊以及大鼠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89%,89%,83%,96%和81%,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较强的保守性。CAPN1基因EST的分离为进一步研究牦牛CAPN1基因奠定了基础。此研究表明,在总RNA质量不理想的情况下,同时采用这2种技术可以较大限度地获取目的序列。
蔡欣吴建平徐明旭张利平汪虹英刘雅楠
关键词:PCR牦牛
重组促凋亡蛋白TFAR19对CNE-1细胞凋亡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重组凋亡蛋白TFAR19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促凋亡效应。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高纯度重组凋亡蛋白TFAR19分别和人类鼻咽癌细胞株CNE-1共同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TUNEL检测及DNA片断化分析,观察TFAR19对细胞的促凋亡效应。结果不同浓度TFAR19蛋白均可促进细胞凋亡,加入5、10、15、20、30 mg/L的TFAR19蛋白后,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凋亡率分别是:15.26%、29.48%、37.11%、54.20%、72.36%。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2.40%。结论TFAR19蛋白可直接进入CNE-1细胞并明显促进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陶莹李登清漆涌伍勇郑兰香马大龙
关键词:细胞凋亡鼻咽癌
不同时机协同给药诱导裸鼠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对照研究
2012年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时机给予持续低剂量抗肿瘤细胞增殖和抗血管增生药物协同治疗裸鼠U251MG脑胶质瘤抑制脑胶质瘤生长的情况。方法分为两实验组,Ⅰ组,将2.5μl细胞悬液接种至6周龄雄性裸鼠脑白质内,接种次日预防性给药,是口服吲哚美辛(4 mg/kg)和腹腔注射榄香烯(70 mg/kg)协同给药;Ⅱ组,将等量的细胞悬液接种至4周龄雄性裸鼠脑白质内,接种后第20天治疗性协同给药,每组2只裸鼠,共4只裸鼠。给药20 d和30 d时,断椎处死裸鼠,脑标本石蜡切片3μm厚,分别行H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CD34、TUNEL和PDCD-5等染色。结果预防性给药20 d裸鼠脑内未见明显增殖瘤细胞,亦无大量凋亡的瘤细胞,30 d时大量瘤细胞发生凋亡,GFAP呈阴性表达;治疗性给药裸鼠脑内仍可见胶质瘤细胞,20 d部分细胞发生凋亡,30 d大量细胞发生凋亡。结论预防性持续低剂量抗肿瘤增殖和抗血管增生药物协同治疗裸鼠脑胶质瘤,可有效遏制肿瘤的生长;治疗性给药虽能起到遏制肿瘤生长的目的,但治疗效果欠佳。
孙建军王振宇钟延丰杜娟陈英玉冯智勇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脑胶质瘤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