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
- 作品数:606 被引量:5,732H指数:35
- 相关作者:朱旭东宋萑周钧胡艳袁丽更多>>
- 相关机构: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标准评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文章对美国《专业发展学校标准》出台的背景、指导思想、内容等进行了研究。认为该标准的出台规范了形形色色以专业发展学校冠名的学校的办学;为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PDS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和可操作的指南;该标准聚集了学界对美国教育抱有的理想,但又以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试图实现理想和现实的结合。该标准是较好评估发展中的教育项目的指导性文本。
- 胡艳邹学红
- 关键词:准教师
- 简析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被引量:10
- 2020年
- 情绪劳动是劳动者通过调整自身情绪,使之与工作岗位的要求相一致,即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其非自然状态的情绪表达,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形式。情绪劳动是中小学教师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除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外要付出的第三种劳动,对学校绩效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个体成长有重要影响。经分析发现,保健因素、工作负担、组织支持等因素影响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基于此,提出提升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质量的优化策略:重识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加强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管理的培训、给学校和教师“赋权增能”及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体系。
- 成欣欣宋萑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影响因素
-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错误分析过程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以分数的问题解决为例,参考兰宁等人的错误分析反思循环模型,通过对56位同学"分数应用的问题解决"的错误分析过程的研究,总结了学生问题解决错误的识别方式、归因、订正错误的策略。研究发现:情境转译错误是学生分数应用问题解决错误的主要原因;深刻、全面的归因对学生来说是有挑战性的。
- 邹学红周钧
- 关键词:小学生
- 论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涵被引量:63
- 2012年
- 本文针对目前教师评价中过多注重教师业绩而忽略教师内在精神的问题,提出教师专业精神的概念,认为教师专业精神是体现优秀教师素养的重要方面。尽管专业精神具有内隐特性,本文试图通过构建教师专业精神的三个发展层次,即教师专业认同、教师美德和教师使命,对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涵作出阐释,旨在理解教师工作的丰富性和挖掘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索教师在其专业发展生涯中自我完善的可能性和方法。
- 张华军朱旭东
- 关键词:教师专业精神教师认同教师使命
-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1世纪初的挑战与变革被引量:8
- 2017年
- 21世纪初,澳大利亚各级政府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政策支持和专业标准的指导,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澳大利亚教师教育也面临不同层面的困境,尤其是教师教育的管理和教师评估的策略与方法。本文从体系保障、师资保障、过程保障和结果保障几个方面讨论了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机构、教师教育者在提供教师教育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改革方向。
- 桑国元王文娟约翰.拉夫兰
-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质量
- 新教师专业发展:从师徒带教走向专业学习社群被引量:32
- 2012年
- 新教师在入职后将面临专业知识、情绪感受和社会适应的专业困境,而目前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入职教育和师徒制——所秉持的仍然是传统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忽视新教师自主。因此,未来新教师专业发展应从专业学习社群的角度来建构,为新教师提供社群土壤。
- 宋萑
- 关键词:新教师专业发展
- 自主发展型特殊教育教师身份的特征与形成动机
- 2024年
- 新时期的优秀特殊教育教师应是“自主发展型教师”,其朝向未来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行动取决于对未来自我教师身份的认识。可能自我理论描述了面向未来的思考如何提供身份信息,为分析教师对未来身份的认识提供了良好的框架。本研究借鉴可能自我理论,通过对自主发展型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访谈,探索他们的可能自我特征,以及指引可能自我形成的主要身份动机的构成和作用方式。研究发现,自主发展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可能自我以质量为中心、存在平衡性。可能自我的形成与意义感、减少不确定性、被认可的需要、自我提升、自我效能感、自我表达、自我一致性、自我验证、独特性、控制感的动机有关,且身份动机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关系。这些发现为未来培育更多自主成长型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依据。
- 徐知宇严梓洛
-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可能自我
- 课程改革、教师赋权增能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上海市四所小学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1
- 2011年
- 基于对上海地区四所小学的田野调查,考察教师在"赋权增能"政策条件下,如何处理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所处教师共同体的影响。研究发现:课程改革给教师造成的压力客观上推进了教师发展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课程改革在赋权增能的同时赋予教师高度问责,造成教师不愿承担赋权,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以群体分责来支持教师的赋权增能;未来课程改革应当寻求赋权、增能和问责的平衡,并推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从而支持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代理人"。
- 宋萑
-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发展专业学习共同体赋权增能
- 从教师培训到校本研修:教师继续教育范式的转变被引量:7
- 2017年
- 教师的教学工作从本质上是反思、探究性的,教师需要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发展教学策略或实践性知识。而教师培训与校本研修是不同的教师继续教育范式,两者对教学知识的来源、教学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两者分别以缺失理论、赋权理论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前提假设,两者分别坚持教师学习是信息加工、情境学习,由此带来不同的培训与研修内容、不同的教学与指导方式、不同的教师学习方式、不同的授课与指导教师队伍、不同的评价方法等。因而,在培训与研修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教师文化。
- 周钧张梦雨
- 关键词:教师培训校本研修教师继续教育教师
- “教研员在场”式校本研修:构建教师研训新样态
- 2024年
- 基于对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校本研修的现场观察,呈现“教研员在场”式校本研修的推进策略及经验价值。首先是区域教研团队整体入驻学校现场,深度参与、引领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促使教研员重新定位自身角色,成为一线教学实践者、学校发展合伙人及系统变革参与者。其次是教研员聚焦课堂,引领教师修炼教学胜任力、专业化改造日常工作,持续提升学校校本研修的专业品质。其独特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托伴随式专业引领促成教师研训有效转化,二是置身真实复杂情境发展教研员适应性专长,三是通过“教师-学校-区域”三线融合打造新型良性教研生态。
- 吴蔚然
- 关键词:校本研修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