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所 作品数:56 被引量:477 H指数:11 相关作者: 赵希斌 李峰 王丽丽 席蓉 尹珮 更多>> 相关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语言文字 更多>>
活动课程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 被引量:6 2013年 在活动课程评价中,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不能将评比结果等同于评价结果,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要采用严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在北京地区实施的一项活动课程实验研究为例,对如何进行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进行详细解读。 张丹慧 赵茜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 终结性评价 如何认识和评估学校特色 被引量:4 2011年 学校特色就是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鲜明的办学风格。择校背景下的学校特色重特长,现实背景下的学校特长重视学生的校内选择权,强调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特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促进公平的手段,是对创新性的响应。"好的"学校特色符合自身生发、品味高远、三维成熟三个标准,通过固化的和活动的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学校特色需要通过评估促改进。在对学校特色进行评估时,由学校特色的标准和表现构成二维矩阵,作为评价指标。学校自评是学校特色评估的主要方式,要进行长期、全面、深入的过程性评估。由政府进行的他评主要进行结果评估,忽略学校特色创建的形式和过程,强调为学校提供支持、进行引领,给予学校足够的自主权。 赵茜 冯晋婧干预—反应(RtI)模型:美国教育政策理念架构的新趋势 被引量:13 2012年 干预-反应模型(Response to Intervention,RtI)是通过连续评估学生学业及行为表现指导教学的一种系统化三级模型,具有风险预防、循证实践和系统改变三大核心理念。RtI超越了对绩效责任的机械测量,聚焦教与学的动态过程,运用过程监测评估教育效果,与美国教育绩效责任改革的主线一脉相承。干预-反应模型的发展折射出美国教育政策理念架构的新趋势,反映了科学匹配学生需求和教学内容、科学整合资源、促进融合教育的政策导向。 刘宇洁 韦小满关键词:教育政策 循证实践 干预一反应(Rtl)模型:美国教育政策理念架构的新趋势 2013年 干预一反应模型(RtI)是一种通过连续评估学生学业及行为表现指导教学的系统化三级模型,它以多级干预逻辑架构为支撑,融风险预防、循证实践、系统改变三大理念为一体,体现了以数据为先导科学配置资源、以系统改变为手段整合资源的特色。干预一反应模型运用监测数据实现对教一学互动过程的动态评估、调配教育资源;同时,它所拥有的系统化问题解决思路,影响着教育政策的走向。 刘字洁 韦小满关键词:逻辑架构 美国教育 指导教学 父母教育期望与数学成绩的关系:自我教育期望、学习动机和数学焦虑的中介作用 父母的教育期望对引导他们合理地给予子女明确的鼓励和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子女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作用。同时父母的教育期望也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然而如果家长给予子女过高的期望,又可能带给他们很大压力,导致他们产生学习焦虑... 张缨斌 王烨晖关键词:教育期望 学习动机 数学焦虑 数学成绩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阅读投入、阅读兴趣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3 2016年 采用学生阅读能力测试卷和学生阅读状况调查问卷,对随机选取的55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环境影响阅读能力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影响阅读投入的路径系数为0.18,阅读投入影响阅读兴趣的路径系数为0.51,阅读兴趣影响阅读投入的路径系数为0.80,阅读投入影响阅读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46,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表明,(1)家庭环境通过阅读投入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阅读兴趣;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投入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阅读成绩;(2)家庭环境对阅读能力的影响是通过阅读投入和阅读兴趣的循环互动作用实现的。 温红博 梁凯丽 刘先伟关键词:家庭环境 中介效应 结构方程模型 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阅读投入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8 2014年 为研究教师因素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利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所编制的学生阅读能力测试卷和学生阅读影响因素问卷对福建省1053名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教师因素、学生阅读投入和阅读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师因素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投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生的阅读投入对阅读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阅读投入在教师因素与学生阅读能力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65%。 张生 苏梅 王丽丽 温红博关键词:教师因素 中介效应 我国成就测验的项目功能差异研究述评 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成就测验的项目功能差异研究,主要包括介绍国外的项目功能差异研究的综合介绍性研究、利用我国的成就测验进行DIF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对我国的各种成就测验进行项目功能差异分析的应用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成就测验的项目功能差异研究存在的问题。 朱乙艺 韦小满关键词:成就测验 项目功能差异 现代测量理论在学业诊断中的应用——学校层面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与基本原理 被引量:1 2015年 教育质量监测是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均衡甚至国际比较的重要途径。教育质量监测的结果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我国目前的教育质量监测都是在国家和省市层面开展的,监测的单位以省市为主,很少关注到班级、学生的层面。学校和学生层面的教育质量监测以学业诊断为目的、以现代测量理论为核心理论。学业诊断的结果可以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联系起来,实现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符虔 何壮关键词: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项目反应理论 掌控教育发展脉络 促进政策制定理性化 2015年 8年酝酿,5年试点监测。多次对试测指标工具修改,历经国家监测制度的研究与设计,《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15年4月出台。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PISA揭开面纱。2015年国家义务教育监测学科为数学、体育,2016年监测语文和艺术,2017年监测科学与德育,三年一个周期连续收集反映义务教育质量的客观数据,掌握教育现状、找准问题、分析原因、对痘下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为了帮叻教师认识这一方案,本期“前沿”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饵读。一是该方案出台的背景与意义。其与教师的教育生活有什么关系。二是通过案例介绍PISA数学学科的监测。帮助读者初步认识我国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质量监测的特色。 赵茜 张丹慧关键词:义务教育 PISA 教育发展 教师 理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