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 作品数:117 被引量:689H指数:12
- 相关作者:张袖丽李晋玲赖建辉杨华宛翠秀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系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燃煤电厂烟气海水脱硫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SO2是导致酸沉降的主要污染物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燃煤电厂作为排放SO2的大户,脱硫刻不容缓。海水烟气脱硫作为一种新型的脱硫技术,在沿海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海水脱硫工艺的原理、特点以及其对海洋环境影响的介绍,论述了海水脱硫工艺的适用范围。
- 司靖宇杨华
- 关键词:烟气脱硫海洋环境
- 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以江苏省原锡山市为例
- 2006年
- 选取经济发达区原锡山市作为研究区域,以土壤全氮和速效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以表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20年来原锡山市土壤全氮含量降低0.16 g.kg-1,速效氮含量降低7.63 mg.kg-1;通过变异函数分析表明,20年来原锡山市全氮和速效氮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都是指数型,但块金方差与基台值的比值、自相关阀值发生了较大变化;Kriging插值分析结果表明,1982年全氮和速效氮的分布比较简单,2005年全氮分布较为复杂,速效氮分布较为简单。
- 艾琼张健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全氮速效氮
- 肉桂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被引量:4
- 2008年
- 以植物源成分肉桂酸为前体,通过酰氯化和硫脲化,合成了11个未见报道的酰基硫脲衍生物。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认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50 mg/L时化合物3b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为53.5%,化合物3f对半夏枯萎病菌抑制率为54.0%。
- 吕献海张袖丽唐文明
- 关键词:肉桂酸酰基硫脲相转移催化
- 立体化学教学中不对称催化科研成果的融入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入不对称催化的概念和科研成果,可将立体化学融入贯穿到有机化学课程的章节教学中,丰富立体化学的教学内容。通过对知识点的串联解析使学生了解不对称催化反应,从而逐步加深对立体化学的理解。组织相关研究方向的学术专题报告和科研实践,不仅有助于巩固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熏陶和实验实践中培养自身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提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 俞杰高惠惠张袖丽褚明杰
- 关键词:立体化学
- 高等农林院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探究——以安徽农业大学化学实验室为例被引量:4
- 2018年
- 该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建立实验室安全知识考核准入制度、促进实验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和交流、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更换陈旧设备和配足安全防护设施等,为保障高等农林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安全提供参考。
- 汪友明王文保褚明杰陈培荣
- 关键词:农林院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 提高邻二甲苯氧化工艺进料浓度的有效措施被引量:2
- 1997年
- 运用固定床拟均相两维模型,并结合正交配置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邻二甲苯氧化制苯酐的生产工艺,提出了增加进口浓度的两条措施。
- 严梅松李文忠
- 关键词:邻二甲苯苯酐
- 一系列新的双光子聚合引发剂:合成与非线性光学性质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无溶剂反应,合成了四种具有D-π-D(D-供体,π-共轭体系)结构的光聚合引发剂,即4,4′-双[2-(4-N,N-二乙胺基)-苯乙烯基]联苯(BDEVB)、4,4′-双[2-(4-N,N-二丙胺基)-苯乙烯基]联苯(BDPVB)、4,4′-双[2-(4-N,N-二丁胺基)-苯乙烯基]联苯(BDBVB)和4,4′-双[2-(4-N-甲基-N-羟乙基胺基)-苯乙烯基]联苯(BMHVB),并利用1HNMR,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单光子和双光子荧光.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电子供体使其单光子荧光和双光子吸收截面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 甘小平周虹屏施鹏飞王鹏吴杰颖田玉鹏杨家祥许贵宝周玉芳蒋民华
- 关键词:双光子吸收微加工无溶剂
- 浅谈分析化学实验课实验内容的优化
- 2012年
- 实验内容是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重点,在学校缩减实验课学时的情况下,本文指出了现有分析化学实验课在实验内容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分析化学实验课实验内容的优化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保证实验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 崔运梅
-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
- 烟叶还原糖与烟叶、土壤主要化学成分的关联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为探讨烟叶还原糖与烟叶、土壤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了壤土及粉砂质土2种土壤条件下15种烟叶化学成分(还原糖、尼古丁、全钾、氯、蛋白质、全氮、全磷、Mg、Ca、Fe、Mn、Cu、Zn、K/Cl及糖/尼古丁)和6种土壤成分(Cu、Zn、Fe、Mn、K及土壤pH)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Fe对还原糖有正向促进作用,Ca对还原糖的提高有抑制作用,提高Cu、Zn、Ca,降低Fe含量可以降低还原糖含量。可见,调整烟叶、土壤主要化学成分可以调节烟叶还原糖含量,进而优化皖南烟叶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提高烟叶品质。
- 钱益亮甘小平牛勇季学军祖朝龙
- 关键词:烤烟土壤还原糖
- 微乳液法合成SiO2纳米粒子的介电谱原位监测及生长机理探究
- 微乳液法是合成大小、形貌均一的纳米粒子的重要方法之一。微乳液中纳米粒子的合成是一个包含前驱体化学反应、晶体成核、晶体生长的动力学过程。本工作报告了一种新的原位监测纳米粒子合成过程的表征技术,即介电谱技术。首先利用介电谱研...
- 虞艳强陈震
- 关键词:SIO2纳米粒子动力学过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