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压力加工系

作品数:132 被引量:629H指数:15
相关作者:李连诗朱为昌郑宝龙高为民邓陟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金属学及工艺
  • 2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机械工程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冶金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钢板
  • 10篇有限元
  • 10篇薄板
  • 9篇汽车
  • 8篇轧钢
  • 8篇热轧
  • 8篇金属
  • 8篇孔型
  • 7篇孔型设计
  • 7篇计算机
  • 7篇CARD
  • 6篇拉拔
  • 6篇合金
  • 5篇低碳钢
  • 5篇塑性
  • 5篇碳钢
  • 5篇无间隙原子钢
  • 5篇连轧
  • 5篇IF钢
  • 5篇超导

机构

  • 130篇北京科技大学
  • 1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南工业大学
  • 3篇华东冶金学院
  • 3篇山东工业大学
  • 2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燕山大学
  • 2篇哈尔滨电业局
  • 2篇宝钢集团中央...
  • 2篇武汉钢铁(集...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洛阳工学院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全军装备维修...
  • 1篇太原钢铁集团...

作者

  • 28篇王先进
  • 25篇康永林
  • 13篇鹿守理
  • 10篇任学平
  • 7篇邓陟
  • 6篇李连诗
  • 5篇梁雨峰
  • 5篇韩静涛
  • 5篇马衍伟
  • 5篇郑宝龙
  • 5篇朱为昌
  • 5篇唐荻
  • 4篇李胜祗
  • 4篇王作成
  • 4篇贺毓辛
  • 4篇徐福昌
  • 4篇孙中建
  • 4篇杨觉先
  • 4篇曹起骧
  • 4篇徐树成

传媒

  • 33篇北京科技大学...
  • 21篇轧钢
  • 8篇塑性工程学报
  • 6篇钢铁研究学报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金属成形工艺
  • 2篇锻压技术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润滑与密封
  • 2篇焊管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工程科学学报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技术与市场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稀土
  • 1篇中国电梯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4
  • 4篇2002
  • 6篇2001
  • 11篇2000
  • 17篇1999
  • 20篇1998
  • 11篇1997
  • 14篇1996
  • 4篇1995
  • 4篇1994
  • 11篇1993
  • 6篇1992
  • 7篇1991
  • 3篇1990
  • 6篇1989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检测轧制工艺参数的μMAC-5000微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1991年
为了适应检测轧制工艺参数技术的发展,提高电测实验教学水平,研究开发了μMAC—5000微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的测量系统用微机与笔绘仪联合同步处理与记录实验数据,消除了传统检测方法中,由于使用光线示波器带来的误差,而且对信号进行实时处理,提高了实验速度和实验精度,也为实施过程控制提供了条件。下面对该系统做一介绍。
初元璋刘德民王建华王国兰
关键词:微机数据采集
板带轧制的边界单元法分析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在计算板带轧制中的参数时应用了初始应力的弹塑性边界单元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等。该研究表明,弹塑性边界单元法用来分析板带轧制是满意的。
夏光瞿文吉
关键词:板带轧制边界单元法
(Bi,Pb)_2Sr_2Ca_2Cu_3O_x超导带材的微结构研究
1998年
对Bi系带材内部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带材横截面内各部位的织构度和显微硬度存在差异,从银层和氧化物接触面处到粉芯中心,织构度依次减弱,而显微硬度逐渐增加.中心区组织凌乱,存在着许多大而硬的杂质第二相.织构度梯度的存在表明带材截面内各部位晶粒的取向差异;减少非超导相,有助于获得高Jc.分析表明,轧制和冷压过程中的应力不均匀造成了带材内部变形的不均匀,这一切就导致了带材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均匀.因此为获得内部组织结构均匀的带材。
马衍伟王祖唐
关键词:超导带材超导材料
轧制变形区油膜厚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就轧制变形区油膜厚度的不同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简便、实用的加热退火法。借此方法研究了轧制油粘度、轧制速度与压下率对轧制变形区油膜厚度的影响。
孙建林康永林张新明
关键词:变形区
高洁净微合金钢变形抗力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利用 Gleeble- 1 5 0 0材料热 /力模拟机研究了高洁净微合金钢的变形抗力规律 ,讨论了不同形变温度对金属流变特性的影响并与两种工业钢X6 0 (管道用钢 )和 XTE3 5 5 (大桥用钢 )进行了比较。变形抗力实验在 72 0~1 1 0 0℃进行 ,实验表明 ,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 ,金属的流变应力明显升高 ;在低温区变形时 (72 0~ 780℃ ) ,高洁净钢的变形抗力与两种工业钢无明显差别 ;相同变形温度条件下 ,变形量增大时高洁净钢的变形抗力增加程度比两种工业钢小。
康永林王艳丽张艳柳得橹傅杰
关键词:形变温度变形量
BiPbSrCaCuO高温超导带材的微观结构被引量:1
1998年
对Bi系带材内部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带材横截面内各部位的织构度和密度存在差异,从银层和氧化物接触面处到粉芯中心,织构度依次减弱,而密度逐渐增加;中心区组织凌乱,存在着许多大而硬的杂质第二相。分析表明,轧制和冷压过程中的应力不均匀造成了带材内部变形的不均匀,并导致了带材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均匀。因此,为获得内部组织结构均匀的带材,需要改进带材的现行制造工艺。
马衍伟王先进王祖唐
关键词:BIPBSRCACUO高温超导材料超导体
在线热处理弹簧用线材性能研究
1999年
通过合适的合金化提高钢的纯洁度和进行恰当的热处理可以实现在提高钢材强度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对两种弹簧钢54SiCr6和54SiCrV6进行了在线感尖加热调质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指出采用本文给出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可以得到抗拉强度为1700MPa以上的高强弹簧用线材。同时指出,钒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了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可以得到强韧性结合比较理想的线材。
徐福昌
关键词:弹簧钢线材
CAD交互界面设计环境及其应用被引量:1
1996年
介绍了图形用户界面的基本技术,提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交互界面设计的有效途径.采用面向对象、事件驱动等技术,实现了西文DOS环境下的多窗口图形用户界面,具有MsWindows相同的显示风格和操作规范,适合于我国现有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蒋日东贺毓辛
关键词:人机交互图形界面面向对象CAD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轧制油(Ⅰ)——层次分析法简介被引量:19
2000年
在国内外首次引入层次分析法 (AHP)对轧制油进行评价和综合排序 ,解决了金属加工用润滑剂涉及油品及工艺润滑性能指标较多 ,选择最佳润滑剂困难的问题 ,而且工业应用表明AHP法是非常有效的。这也为今后科学合理地选择润滑剂提供了一条捷径。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层次分析法 (AHP)及其应用。
孙建林康永林张新明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轧制油金属加工综合评价
用计算机模拟送进角与辗轧角对Accu-Roll轧机变形区的影响
1997年
在建立Accu-Roll轧机变形区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计算机模拟软件,可方便地通过变形区纵剖面计算机图象显示分析工艺参数对变形区的影响,从而为合理地选取与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依据。
李志强钟倩霞卢于逑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轧机辗轧角变形区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