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作品数:376 被引量:2,441H指数:22
相关作者:陈月芳松全元李定一于昕宋娜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6篇期刊文章
  • 6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46篇化学工程
  • 20篇生物学
  • 17篇农业科学
  • 17篇文化科学
  • 15篇矿业工程
  • 11篇经济管理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理学
  • 10篇建筑科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天文地球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冶金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2篇废水
  • 31篇垃圾
  • 28篇污染
  • 28篇污水
  • 24篇水处理
  • 19篇污泥
  • 15篇厌氧
  • 15篇餐厨垃圾
  • 15篇催化
  • 13篇重金
  • 13篇重金属
  • 12篇脱硫
  • 11篇污水处理
  • 10篇烟气
  • 10篇教学
  • 8篇气脱
  • 8篇纳米
  • 8篇环境工程
  • 7篇金属
  • 6篇电厂

机构

  • 37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5篇中国环境科学...
  • 31篇清华大学
  • 16篇哈尔滨工业大...
  • 12篇北京城市排水...
  • 7篇中国科学院生...
  • 5篇郑州轻工业学...
  • 5篇北京市自来水...
  • 4篇安徽理工大学
  • 4篇邯郸职业技术...
  • 4篇内蒙古工业大...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安全生产...
  • 4篇内蒙古科技大...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国家环境保护...
  • 3篇九州大学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中日友好环境...
  • 3篇北京国环清华...

作者

  • 56篇汪群慧
  • 53篇林海
  • 36篇宋存义
  • 35篇罗晖
  • 31篇周北海
  • 21篇常雁红
  • 18篇施春红
  • 18篇李天昕
  • 13篇宋波
  • 13篇董颖博
  • 11篇孙春宝
  • 10篇于慧敏
  • 10篇李子富
  • 10篇吴川福
  • 10篇沈忠耀
  • 10篇马鸿志
  • 9篇邢奕
  • 9篇肖宝清
  • 9篇于淼
  • 9篇赵娜娜

传媒

  • 19篇环境工程
  • 17篇环境科学研究
  • 1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技...
  • 10篇科学技术与工...
  • 10篇环境工程学报
  • 9篇工业水处理
  • 6篇给水排水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黑龙江大学自...
  • 5篇环境科学与管...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现代化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中国非金属矿...
  • 4篇中国冶金教育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21篇2016
  • 21篇2015
  • 23篇2014
  • 24篇2013
  • 11篇2012
  • 13篇2011
  • 20篇2010
  • 24篇2009
  • 26篇2008
  • 47篇2007
  • 35篇2006
  • 28篇2005
  • 18篇2004
  • 15篇2003
3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床法在北方服务区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2007年
分析了辽宁某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混合污水的水质、水量及特点,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序批式厌氧沉淀池与植物生态床法组合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混合污水的设计思路,同时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设计参数、原理、方法以及投资估算。
李天昕孙大钧钱大益李利源
TiO_2光催化剂离子掺杂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0
2005年
介绍了TiO2光催化活性影响因素,着重论述对TiO2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研究发展,并对TiO2光催化改性技术发展提出建议。
王剑波卢寿慈
关键词:TIO2光催化剂掺杂改性离子活性影响改性技术
厌氧生物反应器快速启动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4年
UASB反应器由于具有高的有机负荷、转化效率和操作简单的优点而广泛用于多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能否成功地培育颗粒污泥 ,是反应器能否高效和稳定运行的关键。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快速启动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方法及效果 ,其中包括投加无机絮凝剂或高聚物 ,投加细微颗粒物及选择压理论 。
石宪奎倪文江翰
关键词:厌氧生物UASB反应器高浓度有机废水无机絮凝剂微颗粒
生物脱墨剂——漆酶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介绍了漆酶在废纸脱墨中应用的各种条件,阐述了漆酶脱墨机理。
汪顺才肖宝清张强
关键词:漆酶脱墨剂废纸脱墨脱墨机理
CFB烧结烟气脱硫灰亚硫酸钙热氧化条件优化被引量:5
2020年
循环流化床(CFB)是一种常用的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该工艺的副产物主要为脱硫灰。含有大量亚硫酸钙的脱硫灰较难被利用,致使大量脱硫灰堆积,给环境保护和企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亚硫酸钙的存在限制了脱硫灰在建材领域的应用,只有将其氧化为硫酸钙才能实现其资源化。脱硫灰热氧化主要采用了立式管式炉,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状态、氧含量、水汽的含量对亚硫酸钙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脱硫灰氧化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气体流速、氧含量和水汽含量。反应温度与反应速率呈正相关;增加氧气含量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当氧含量高于30%时,反应速率趋于稳定;反应器温度在350℃时,亚硫酸钙开始缓慢反应,在400℃、无预热气速为75 mL·min-1时,亚硫酸钙最大转化效率达到86%,预热处理后最大转化率达到90%;当水汽量<0.88 g·L-1时,水汽量的增加会抑制氧化的进行;当水汽含量>0.88 g·L-1时,则会促进反应的进行。以上结果对指导脱硫灰热氧化处理和节能环保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金明辉钱大益苏伟
关键词:脱硫灰亚硫酸钙硫酸钙热氧化资源化
新型净水材料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微污染水原水、新型材料吸附后出水及活性炭吸附后出水的特征,对比新型材料及活性炭对微污染水中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的吸附效果,以此间接反映两种材料的孔径分布特点,分析两种材料的不同吸附特性,并讨论新型净水材料的吸附机理。
李天昕林海宋存义
关键词:活性炭高效液相色谱
英国重大危害控制系统被引量:2
2003年
英国是控制重大工业危害的立法先驱.该国以重大危害咨询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及既定的欧洲标准为基础,建立了重大工业危害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黄典剑蒋仲安邓云峰邓云峰
关键词:安全管理法制建设
柠檬酸改性酒糟对重金属镉的吸附性能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柠檬酸对酒糟改性后制备出改性酒糟,系统研究了改性酒糟对水溶液中重金属Cd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质量浓度0.5%的柠檬酸改性酒糟对Cd^(2+)的吸附量由改性前的4.09 mg/g提高到9.13 mg/g;酒糟改性后比表面积增大,微孔容积增加,且电负性增强.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经过柠檬酸改性后酒糟有效官能团数目增多.改性酒糟对Cd^(2+)的吸附量随p H值的升高先增加后略有降低,在2 h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饱和后随震荡时间的延长,Cd^(2+)析出量很小.当p H值为6、初始Cd浓度为100 mg/L、改性酒糟投加量为10 g/L、吸附120 min时,改性酒糟对Cd^(2+)的去除率达到91.50%,吸附量为9.15 mg/g.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改性酒糟对Cd^(2+)的吸附过程.
董颖博林海王亮
关键词:重金属镉离子
模拟光伏间歇曝气SBR硝化特性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耦合农村生活污水间歇排放、SBR间歇运行和太阳能能量密度昼夜变化的特征,模拟光伏间歇曝气,考察以无蓄电池光伏间歇曝气替代常规曝气,降低污水处理设施对电网依赖的可行性,采用SBR处理经厌氧和好氧预处理的生活污水,系统研究了SBR硝化的启动特征及曝气量、HRT(水力停留时间)和温度对其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曝气量、HRT和温度下,均能实现NH4+-N的有效去除.ρ(DO)是硝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低曝气量(曝气量为0.6 L/min、温度为20℃、HRT为13和16 h)及高水温(曝气量为0.8 L/min、温度为30℃、HRT为16 h)条件下,由于ρ(DO)(<3 mg/L)较低,NH4+-N去除率下降,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NO2--N累积.通过对ρ(DO)、pH和Eh(氧化还原电位)的监测表明,Eh变化不规律,而ρ(DO)和pH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变化规律明显,与硝化进程具有较好的对应性,可将其作为实时控制参数,控制硝化曝气过程.
马方曙周北海秦燕杜新袁永杰施春红
关键词:硝化SBR农村生活污水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对环境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期实现传授知识与思政育人的目的。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坚持真理,培养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和方法论;树立绿色化学、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分析了有机化学思政元素,探讨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途径。
常雁红施春红施春红陈月芳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途径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