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

作品数:24 被引量:91H指数:5
相关作者:胡真虎王伟沈俊陈国飞郑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厌氧
  • 7篇厌氧消化
  • 7篇废水
  • 6篇污泥
  • 3篇污染
  • 3篇降解
  • 2篇畜禽粪
  • 2篇畜禽粪便
  • 2篇厌氧氨氧化
  • 2篇养殖
  • 2篇养殖废水
  • 2篇剩余污泥
  • 2篇添加剂
  • 2篇脱氮
  • 2篇气化废水
  • 2篇禽粪
  • 2篇微生物
  • 2篇硝化
  • 2篇离子
  • 2篇煤气化废水

机构

  • 23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安徽省六安市...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武汉市青山区...
  • 1篇安徽省环境科...
  • 1篇合肥市市政设...

作者

  • 13篇胡真虎
  • 8篇王伟
  • 4篇苏馈足
  • 3篇王顺
  • 3篇张静
  • 3篇袁守军
  • 2篇操宏庆
  • 1篇章菲菲
  • 1篇李柯
  • 1篇毛静静
  • 1篇石林
  • 1篇刘元璐
  • 1篇李健
  • 1篇陈慧
  • 1篇韩洪军
  • 1篇陆栋雷
  • 1篇高军
  • 1篇李建
  • 1篇陈莹莹
  • 1篇戚莎莎

传媒

  • 7篇工业用水与废...
  • 6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工业水处理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AC对生物膜性能及煤气化废水处理效能影响研究
2023年
以弹性立体填料为载体、连续流进水方式运行两组生物膜反应器。通过不断提高进水负荷、降低C/N的方式驯化生物膜,探究投加20 mg/L聚合氯化铝(PAC)对生物膜性能及低C/N煤气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监测发现,未投加PAC的R1组和投加PAC的R2组两组生物膜耐冲击负荷能力良好,有机物去除效果稳定;后期稳定运行时R2组和R1组TN去除率分别达84%、79.4%以上,脱氮性能良好,且PAC的投加使除磷率达98%以上。由数据分析可知,20 mg/L PAC的投加有利于提高生物膜生物量、促进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多糖的分泌;SEM及菌群分析发现PAC的投加改变了微生物种群结构、驯化了脱氮除磷优势菌种。通过合适的驯化培养,可以实现PAC耦合生物膜法对低C/N工业煤气化废水较好的处理效果,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王力杨谈龙方王伟袁守军袁守军苏馈足
关键词:生物膜低碳氮比煤气化废水脱氮除磷PAC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教学改革和实践被引量:13
2014年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合肥工业大学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围绕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请、指导和监督、结题等教学环节,探讨了申请动员、实验内容及方案设计、科研带动作用、数据成果化等教学内容及方法;利用教师科研平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其结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充分锻炼自身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王伟胡真虎苏馈足袁守军潘尚磊王顺张静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验本科教学工程
含铁矿物质粉末促进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形成及颗粒特征分析
2023年
为了促进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形成,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向启动初期的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投加粉末状天然含铁矿物,从反应器性能、污泥变化情况和颗粒污泥特征等方面研究分析了该条件下厌氧氨氧化污泥的颗粒化过程。在投加含铁矿物质粉末后,颗粒污泥占比从反应器体积的0.9%提高到了15%,颗粒污泥平均密度从1.027 g/cm^(3)增加到了1.080 g/cm^(3),污泥SVI从98.65 mL/g[VSS]降至33.51 mL/g[VSS],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速率明显提高,颗粒污泥比重增加,污泥沉降性能显著提升。含铁矿物质粉末的投加有效地促进了厌氧氨氧化污泥的颗粒化过程,提高了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
夏静远胡真虎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污泥颗粒化污泥沉降性能
餐厨发酵液强化喹啉降解和反硝化脱氮被引量:2
2021年
工业废水中的喹啉类化合物会严重抑制反硝化细菌的活性,阻碍废水生物脱氮过程。将餐厨发酵液作为碳源,应用于喹啉降解和反硝化脱氮过程。设置乙酸钠(A)和餐厨发酵液(B)两组反应器,在喹啉质量浓度为200mg/L、COD/NO3--N为7的条件下,A、B两组的出水中未检测出喹啉,COD去除率分别为83.2%±0.4%和87.6%±1.1%,TN去除率分别为90.9%±3.5%和95.8%±1.5%。餐厨发酵液会促进污泥中Trichococcus菌丰度增加,加速喹啉降解,提升系统的脱氮效率。同时,餐厨发酵液会增大污泥粒径,提高污泥沉降性,增加污泥微生物多样性,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林惟实何春华王传亚郑晓浩胡真虎王伟
关键词:喹啉餐厨垃圾反硝化污泥
对羟基苯甲酸酯对好氧颗粒污泥基本特性的影响
2023年
研究采取好氧颗粒污泥(AGS)工艺处理含有对羟基苯甲酸酯(PBs)的废水,在长期运行过程中,AGS工艺在稳定去除COD、氨氮、磷酸的同时,可以高效去除PBs,去除率达到88%以上。在微生物理化性质分析中发现,PBs长期影响下AGS的形态结构变得不规则和松散,同时AGS的粒径增速降低。PBs刺激了污泥中EPS(胞外聚合物)的分泌来应对PBs,同时在PBs长期影响下AGS中EPS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试验组AGS中LB-EPS与对照组相比缺少了芳香族蛋白质,而这种物质与颗粒的稳定性相关。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PBs对于颗粒污泥中各种菌纲和菌属的相对丰度产生了影响,并且微生物的多样性有所升高。Meganema和Rhodocyclaceae是R2中的优势菌属,且相对丰度均远高于R1中的丰度,表明可能其对于PBs具有抗性。Meganema的富集影响了颗粒的稳定性,而Rhodocyclaceae的高丰度可能在对PBs的去除上发挥重要作用。
赵桐倪神州苏馈足袁瑞郑梦启
关键词:对羟基苯甲酸酯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
生物曝气联合混凝法处理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固体悬浮物的试验研究
2023年
为了高效去除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的高浓度固体悬浮物(SS),确保后续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的稳定性,探究了生物曝气联合混凝去除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SS的效果。结果表明,单独混凝处理厌氧消化液,1.5 g/L聚合氯化铝(PAC)反应16 min后SS去除率为53.7%;单独生物曝气(好氧活性污泥曝气)处理厌氧消化液,1 L/min生物曝气处理20 min后SS去除率为37.3%。而1 L/min生物曝气处理20 min后的出水中投加1.5 g/L PAC反应16 min,最终SS去除率达到99.2%,总磷去除率为98.0%。生物曝气联合PAC混凝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厌氧消化液中的SS浓度。
程子言白文静马欣悦胡真虎
关键词:生物曝气混凝固体悬浮物厌氧消化液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合肥市经开区初期雨水污染特征
对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场降雨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分析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特征,发现CODCr和SS受降雨强度的影响较大,降雨强度越大,其浓度越高;TN、TP和NH3-N浓度与雨前干燥天气期(ADWP)有关,ADWP越大...
杜玉来; 张浏; 年鹏; 彭璐; 杨帅; 冯景伟;
关键词:初期雨水EMC
文献传递
厌氧共代谢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文章介绍了厌氧共代谢的提出、作用机制、调控研究及应用现状,从共代谢技术的基质类型、菌群结构和代谢途径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厌氧共代谢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并着重分析了厌氧共代谢的调控技术和应用情况,展望了厌氧共代谢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为解决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治理瓶颈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伟潘尚磊张静王顺沈俊
关键词:厌氧共代谢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基于新型评估指标的厌氧反应器快速诊断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有效的在线过程诊断是实现厌氧水处理工艺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基于在线监测数据,通过整合反应器气相液相重要参数,建构了一对新型状态评估指标,稳定性指标S以及辅助指标a。评估指标可以对厌氧反应器状态进行全面定量的诊断,也可以对过程潜在不稳定性进行早期预警。通过对厌氧反应器进行多种类型冲击实验(有机负荷、HRT、温度和毒物),测试了指标对各种冲击状态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指标可以对反应器状态进行准确快速的在线诊断。作为诊断方法的核心,指标对厌氧工艺的过程评估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性,并且特别适用于智能化的在线诊断和自动控制。
董方陈林涛
关键词:厌氧反应器
厌氧颗粒活性炭折板工艺处理丁辛醇废水效能研究
2022年
丁辛醇废水(BOW)是一种新型煤化工废水,含有高浓度的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萃取法、焚烧法、空气催化氧化法等物化法可用于丁辛醇废水的处理,但成本较高、流程复杂。厌氧消化是丁辛醇废水的绿色、高效处理技术之一,然而传统的厌氧工艺易受有毒污染物、高盐等因素影响。对高盐条件下厌氧颗粒活性炭折板工艺(GAC-ABR)处理丁辛醇废水的启动、盐冲击与恢复过程及其微生物菌群变化进行探索。结果表明,与厌氧折板反应器(ABR)工艺相比,GAC-ABR工艺可提高丁辛醇废水厌氧处理的甲烷产量并缓解酸化现象。在GAC-ABR工艺中,污泥的嗜乙酸产甲烷活性提高了1.94-2.27倍,且污泥的电子传递系统活性提高了13.1%-16.4%。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GAC-ABR工艺中富集的电活性互营微生物Syntrophomonas和Methanosarcina是提高丁辛醇废水处理效果的关键;其中,Syntrophomonas表现出良好的耐盐性,而Methanosarcina的耐盐性弱于Methanosphaera和Methanobacteria。
申凯宇郑梦启何春华胡真虎汪炎王伟
关键词:厌氧消化煤化工废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