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细胞研究所

作品数:427 被引量:2,295H指数:24
相关作者:郝水焦明大李喜文张传善潘学芳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9篇期刊文章
  • 84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6篇生物学
  • 134篇医药卫生
  • 80篇农业科学
  • 14篇理学
  • 8篇化学工程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4篇细胞
  • 80篇基因
  • 67篇蛋白
  • 32篇转录
  • 29篇染色
  • 25篇染色体
  • 23篇肿瘤
  • 20篇活性
  • 19篇小麦
  • 19篇克隆
  • 18篇组蛋白
  • 16篇植株
  • 15篇动蛋白
  • 15篇多头绒泡菌
  • 15篇植物
  • 15篇细胞核
  • 15篇肌动蛋白
  • 13篇原生质
  • 13篇原生质体
  • 13篇质体

机构

  • 425篇东北师范大学
  • 38篇吉林大学
  • 18篇吉林大学第一...
  • 15篇长春师范学院
  • 14篇深圳大学
  • 7篇吉林师范大学
  • 7篇武汉大学
  • 7篇吉林大学第二...
  • 7篇青海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遗...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5篇白求恩医科大...
  • 5篇吉林大学中日...
  • 5篇吉林省农业科...
  • 5篇河南大学
  • 5篇日本东北大学
  • 5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74篇黄百渠
  • 66篇李玉新
  • 59篇郝水
  • 54篇曾宪录
  • 47篇乌垠
  • 43篇鲍永利
  • 38篇孟祥颖
  • 36篇陆军
  • 30篇朱筱娟
  • 30篇邢苗
  • 29篇何孟元
  • 29篇王丽
  • 29篇王兴智
  • 23篇李喜文
  • 22篇焦明大
  • 16篇刘宝
  • 13篇王晓光
  • 13篇于春雷
  • 12篇刘睿智
  • 11篇周晓馥

传媒

  • 38篇东北师大学报...
  • 33篇Acta B...
  • 16篇实验生物学报
  • 13篇分子科学学报
  • 13篇科学通报
  • 12篇Journa...
  • 1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0篇高等学校化学...
  • 10篇遗传
  • 10篇生物化学与生...
  • 9篇中国细胞生物...
  • 6篇中国生物化学...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分析化学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植物生理学通...
  • 4篇细胞生物学杂...
  • 4篇作物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23篇2011
  • 16篇2010
  • 19篇2009
  • 33篇2008
  • 16篇2007
  • 34篇2006
  • 44篇2005
  • 22篇2004
  • 33篇2003
  • 21篇2002
  • 23篇2001
  • 19篇2000
  • 30篇1999
  • 17篇1998
4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见光照射致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可见光照射导致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以卤钨灯为光源,(1970±200)Lx的光照强度,持续光照30min为光损伤实验条件,以透射电镜观察为检测手段,观察可见光照致RPE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光照后培养的RPE细胞,出现了细胞凋亡早期的特征性改变;在相同时间点,细胞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出现损害的程度逐渐加重,受损的细胞数目逐渐增多。结论一定强度的可见光照射可导致培养的RPE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细胞受损具有非同步性及不可逆趋势。
宋忆淑贺冰费向东李玉新张晓光
关键词:光刺激色素上皮超微结构细胞凋亡
马铃薯X病毒复制酶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在烟草中的转化
2011年
[目的]构建马铃薯X病毒复制酶基因(RdRp)的载体,并将其在烟草中转化。[方法]将RdRp基因分为3个片段,分别连入表达载体中,其中基因5'端和3'端序列通过PCR方法获得,中间序列通过酶切从病毒载体pGR107上获得。最后将构建成功的载体转入烟草中进行表达。[结果]表达载体pK1390+RdRp被成功构建;获得PCR初步鉴定为转基因的植株50多棵。[结论]为研究植物病毒机制提供了依据,也为利用杂交手段得到外源蛋白高效表达的双转基因植物奠定了基础。
王俊杰马美施晓东
关键词:PVXRDRP抗病毒转基因
噬菌体展示外源多肽的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将丝状噬菌体fd基因 8克隆入 pKK2 2 3-3质粒中 .将白色念珠菌特异表位基因插入到修饰后的质粒载体中 ,并制备了杂合噬菌体 .利用纯化的该表位抗原PA免疫小鼠 ,结果表明该噬菌体 -表位抗原PA在有无佐剂存在的情况下均产生抗体 ,用ELISA方法采用双波长 (4 50 / 6 30nm)检测抗体 ,其在有无佐剂存在的情况下光密度值无明显差别 .免疫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有无佐剂的情况下均产生明显增殖 ,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该方法产生的抗体与传统的合成多肽相比具有方法简便、低价高效等特点 .它将成为生产高效低价疫苗的有效途径 .该噬菌体 -表位抗原PA为真菌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 .
王桂云朱筱娟王丽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免疫疫苗外源多肽
红花香雪兰挥发油提取方法及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萃取以及微波萃取方法提取红花香雪兰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共鉴定出9类78种化学成分.其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挥发油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沉香醇(30.511%)、二甲基亚砜(24.191%)和α-松油醇(18.701%);有机溶剂萃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主要是烃类化合物(68.656%),沉香醇、二甲基亚砜和α-松油醇也具有较高的相对含量;而微波萃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脂肪酸(51.369%),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分别是18.691%,17.387%和15.291%.这说明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各不相同,它们的联合运用可以相对全面地分析香雪兰挥发油的成分.
杨胆高翔王萌敖曼王丽
关键词:香雪兰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水蒸气蒸馏微波萃取
DMA2抗体的制备及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检测研究
ADAM2是一种新型的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抗原).本研究旨在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制备ADMA2抗体,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系ADMA2的表达情况.PCR扩增编码人ADAM2第384-473...
赵兵西野善一川村贞文佐藤郁朗辻一郎李晓萌
系统素、茉莉酸在番茄系统伤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当植物受到机械损伤或昆虫伤害时,植物体会在受伤部位产生伤信号分子启动防御基因的系统表达,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是防御基因的一典型代表。番茄是研究植物系统伤信号很好的模式植物,目前,三种类型的番茄系统伤信号突变体被鉴定出来,通过对番茄系统伤信号突变体进行功能分析并在它们之间进行相互嫁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素和茉莉酸通过同一信号通路来激活防御基因的系统表达。系统素(或它的前体原系统素)在受伤部位激活茉莉酸的合成,使之达到系统反应的水平,应对外来伤害;茉莉酸或其衍生物是重要的系统伤信号分子,它诱导伤防御基因的系统表达。植物的系统伤反应可比做动物的炎症反应,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李玉玺刘俊华栾明麻鹏达
关键词:系统素茉莉酸
中国人卵母细胞中联会复合体的电镜分析
2001年
运用表面铺展SDS处理、硝酸银染色的电镜观察技术 ,分析了 5例中国胎儿卵母细胞中联会复合体的发育情况 .结果表明 :引起神经管损伤的因子对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配对行为无影响 ;中国人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可能发生在胎龄 1 4周之前 .
刘静宇曾庆华白玲李锁平郝水
关键词:卵母细胞联会复合体中国人电镜分析
酵母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GCN5和去乙酰化酶RPD3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3年
以酵母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分别扩增出在5′端带有6xHis标签的gcn5和rpd3基因,将其克隆到pBV220质粒中,分别构建成表达质粒pBVgcn5和pBVrpd3,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并进行诱导表达。SDS PAGE显示,含重组质粒的菌株经热诱导后分别过量表达出约50kDa的蛋白。利用6xHis亲和层析纯化了这两种重组酶。对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GCN5进行体外活性检测,证实其具有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活性。本工作为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修饰与基因转录调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陈婷陆军孙晖董梅韩松岩黄百渠
关键词: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克隆大肠杆菌
大赖草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被引量:19
1995年
大赖草的成熟胚在含有2mg/L2,4-D的MS培养基上形成颗粒状愈伤组织。减少培养基中的2,4-D浓度,愈伤组织分化出绿色的芽点。生根培养基为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有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可以在保持培养基(MS+2mg/L2,4-D+0.5mg/LBAP)上长期保存。利用这一培养程序可以快速,大量地繁殖大赖草。文章还对外源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王丽邹明谦李沿宁张根发
关键词:大赖草繁殖植株再生
男性育性障碍与联会复合体异常的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据有关资料统计,男人中大约11%育性有障碍,其中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男性不育占居首位,包括染色体异常、微小缺失和基因突变等3类。研究表明,男性染色体畸变与精子发生失败或受孕浪费现象密切相关。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 SC)分析为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证据。文章结合近年来SC在男性不育症诊断中的应用和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男性育性障碍与SC异常的关系进行了以下5个方面的评述和讨论。(1)XY-二价体与重排染色体联合,干扰或影响X染色体的正常功能,从而干扰精子发生。(2)重排染色体在断裂点处广泛的不配对,引起精子发生失败。(3)SC粉碎化、侧生组分膨化、配对紊乱导致精子发生失败。(4)重排染色体直接的异源配对导致不平衡配子的产生而出现受孕浪费。(5)SC蛋白基因的突变引起SC超微结构的变化导致男性不育。
刘静宇代小华曾宪录张传善郝水宋运淳
关键词:联会复合体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