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工程与应用化学系

作品数:368 被引量:1,912H指数:22
相关作者:杨德明潘进黄锐陆逸尹新方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8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8篇化学工程
  • 96篇理学
  • 56篇电气工程
  • 2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0篇航空宇航科学...
  • 16篇电子电信
  • 5篇冶金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军事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53篇复合材料
  • 53篇复合材
  • 37篇陶瓷
  • 29篇聚碳硅烷
  • 20篇晶体
  • 19篇先驱体
  • 19篇裂解
  • 18篇甲基
  • 17篇共聚
  • 17篇光子
  • 17篇光子晶体
  • 16篇电池
  • 16篇硅烷
  • 15篇碳化硅纤维
  • 15篇共聚物
  • 14篇乙炔
  • 14篇碳纤维
  • 13篇纳米
  • 12篇碳化硅
  • 11篇纤维

机构

  • 368篇国防科学技术...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中国工程物理...
  • 5篇装甲兵工程学...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北京临近空间...
  • 3篇长沙大学
  • 3篇东莞理工学院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国防科技大学
  • 2篇湖南工程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华中理工大学
  • 2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北方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航天材料及工...

作者

  • 60篇谢凯
  • 43篇陈朝辉
  • 41篇李银奎
  • 39篇龙永福
  • 34篇宋永才
  • 32篇冯春祥
  • 32篇许静
  • 25篇白书欣
  • 23篇张长瑞
  • 23篇张虹
  • 22篇盘毅
  • 20篇吴文健
  • 20篇肖加余
  • 19篇陈一民
  • 17篇杨德明
  • 17篇堵永国
  • 16篇李永清
  • 14篇韩喻
  • 12篇杨盛良
  • 12篇李宇杰

传媒

  • 53篇国防科技大学...
  • 21篇宇航材料工艺
  • 13篇高分子材料科...
  • 13篇功能材料
  • 11篇材料导报
  • 11篇材料工程
  • 9篇硅酸盐学报
  • 9篇高技术通讯
  • 9篇推进技术
  • 8篇复合材料学报
  • 6篇化学试剂
  • 5篇功能高分子学...
  • 5篇高分子学报
  • 5篇计算机与应用...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 4篇化学世界
  • 4篇电源技术
  • 4篇材料科学与工...
  • 4篇高等教育研究...
  • 3篇化工时刊

年份

  • 2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16篇2008
  • 10篇2007
  • 14篇2006
  • 15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14篇2002
  • 21篇2001
  • 36篇2000
  • 53篇1999
  • 44篇1998
  • 33篇1997
  • 13篇1996
  • 6篇1995
  • 7篇1994
  • 9篇1993
3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_3)_2SiCl_2和N_2H_4反应产物裂解逸出气体与粉体组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采用(CH3)2SiCl2和N2H4反应产物为先驱体,在H2、NH3气条件下,用CVD法制备Si/C/N纳米微粉,在制备Si/C/N纳米微粉的过程中通过高温炉一气相色谱肤用技术分析了裂解逸出的气体,用化学法分析了微粉中元素组成变化,讨论了先驱体在H2、NH3气体条件下的裂解机理及微粉的形成机理.
盘毅谢凯陈一民欧阳惠
关键词:裂解气相色谱微粉
低分子聚碳硅烷制备Si-C-N复合超细微粉被引量:5
1998年
以富碳低分子聚碳硅烷(LPS)为原料,利用其原料的特点,采用气相反应热裂解方法制备出Si-C-N复合微粉.系统地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采用富碳有机硅原料制备含N的Si-C-N复合微粉产物的性质以及形貌、组成,尤其是微粉中N含量等的影响,并较详细地探讨了NH3与LPS分解反应的过程及与LPS制备SiC微粉的反应过程的差别.所合成的无定形Si-C-N复合微粉:粒径30—50nm,球形,含碳(质量分数,下同)10%—30%,含氮4%—20%左右.
谢凯张长瑞盘毅周安郴陈一民许静
关键词:低分子聚碳硅烷陶瓷复合陶瓷
粘结Ni52Mn24.4Ga23.6磁体磁诱发应变特性
本研究制备了具有择优取向的粘结Ni52Mn24.4Ga23.6磁体,测量了粘结磁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磁诱发应变,并对测试温度对磁诱发应变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粘结磁体室温时在1.2T磁场下可产生150ppm的饱和伸长应...
朱晓莹张虹白书欣
关键词:磁性材料晶体结构
文献传递
含硼Si-N-C纤维的高温结构组成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研究了含硼Si-N-C纤维的组成、结构及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变化。IR、XPS、EA;SRD、SEM等分析结果表明,1250℃烧成的含硼Si-N-C纤维由Si、N、C、O、B几种元素组成,呈无定形结构;经1800℃高温处理后纤维的主要结构变为α-SiC。在高温环境下,B始终以B-N键形式稳定存在,与Si-N-C纤维比较,含硼Si-N-C纤维表面光滑,晶粒尺寸小,表明硼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纤维高温下的微观结构。
卢玲宋永才冯春祥
关键词:纤维
碳纤维增强铝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被引量:11
2001年
利用透射电镜 (TEM)对超声浸渗制备的碳纤维 (T30 0及 M40 J)增强铝复合丝及液相压渗法制备的碳纤维增强铝复合板材的界面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超声浸渗法制备的复合丝有明显的界面反应产物 ,T30 0 / Al的反应程度比 M40 J/ Al高。液相压渗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界面反应不明显 。
杨盛良卓钺尹新方杨德明
关键词:液相浸渗微观结构
电沉积Ni-Cr-Fe-P非晶态耐蚀性合金镀层被引量:10
1998年
通过正交试验和电镀实践,优化了镀液配方,获得Ni-Cr-Fe-P非晶态合金镀层。对镀层进行了XRD、金相分析、SEM、能谱分析、热重和差示热分析及电化学分析测试,证明镀层具有远优于不锈钢的高耐蚀性和抗氧化性。
吴文健曾芳仔
关键词:电沉积非晶态合金镀层镀合金
异型(三叶形)截面碳化硅纤维的异形度控制被引量:1
1999年
以聚碳硅烷 (PCS)为原料 ,采用熔融纺丝制备三叶形PCS纤维后 ,经不熔化和烧成制得异形度为 0 .6 5~ 0 .85的三叶形碳化硅纤维。研究了纺丝温度、压力、收丝速度等对纤维异形度的影响 ,并对预氧化和烧成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较低的纺丝温度、适当高的纺丝压力和较低的转速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异形度。聚碳硅烷原丝经预氧化和烧结后 。
王应德王娟冯春祥何迎春邹治春
关键词:异形纤维碳化硅纤维聚碳硅烷纤维三叶形
伊拉克战争中的战场伪装及其启示
该文分析了伊拉克战争中敌对双方所采用的战场伪装技术与措施及其效果,分析论述了加强我军伪装技术创新研究、注重常规伪装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创新、加强高素质伪装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与建议措施.
吴文健胡碧茹满亚辉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伪装技术
文献传递
氢化钛微粉在裂解聚碳硅烷制备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周长江魏红林锦明陈朝辉
关键词:聚碳硅烷先驱体裂解
文献传递
Si-Ti-C-O纤维的XPS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运用XPS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Si -Ti -C -O纤维的组成及其结构 ,并与SiC纤维进行比较。
王亦菲冯春祥宋永才
关键词:碳化硅纤维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