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78127部队
- 作品数:34 被引量:107H指数:6
- 相关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军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基于SPEI指数的金沙江流域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金沙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水源地,分析其干旱时空演变规律特征,对水资源管理规划及下游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金沙江流域28个气象站1960-2020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了年尺度和季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定量分析了季尺度和年尺度不同等级气象干旱发生频率的年代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云模型分析了年尺度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的随机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年尺度上,金沙江流域主要以轻旱和中旱为主,呈现轻旱高频和重旱低频的特点,且整体趋于干旱化;季尺度上,四个季节干旱频率均在30%左右,主要以春季和夏季干旱为主;空间分布上,丽江一带干旱发生频率较高。云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尺度上,SPEI指数时间分布的离散程度较空间分布的大,不均匀性更加不稳定;时间分布上站点间干旱程度差异随年际变化增大,且不均匀性趋于不稳定;空间分布上,随着熵值的增大,超熵值减小,期望越低的站点相对多年平均干旱程度波动越大,其干旱程度的不均匀性越稳定。
- 张敏黄晓荣任文辉
- 关键词:云模型金沙江
- 浅谈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常见故障及维修维护
- 2021年
- 当前,我国面对全球性的环境变化,各类气象灾害的发生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对于天气预报有着更高的依赖性,要想保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应当以各类气象观测设备作为基础。在技术进步发展的今天,我国有很多的气象观测设备使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使得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这些气象观测仪器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需要加以维修和维护。本课题将针对地面气象观测设备经常遇到的故障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维护和维修的方法,以提高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寿命,不断提高气象观测的准确性。
- 刘文剑别瑶赵东罗振
- 关键词:维修维护
- 青藏高原东侧不同云类对气温变化影响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利用1984-2009年青藏高原东侧的地面气温和ISCCP D2云资料,对不同云类与气温的关系及影响进行了SVD、对比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是近50年来川渝盆地最冷的10年,90年代中期是川渝盆地由偏冷向偏暖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且川渝盆地变暖滞后全国主要是由春季和秋季气温异常造成,其中盆地西部是显著异常区。雨层云、卷云、深对流云与气温均存在显著关系,且与气温关系和影响程度均不同;其中,雨层云、深对流云产生"温室效应"与气温存在正相关关系,卷云反射太阳短波辐射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由于雨层云、深对流云产生降水削弱增温效果,不及卷云与气温的关系突出。另外,雨层云、卷云、深对流云3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且卷云与雨层云、深对流云均存在负相关关系,雨层云与深对流云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者间卷云与雨层云的负相关最为显著。鉴于这3种云类共同影响气温且与气温相关较显著,建立多云回归模型,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川渝盆地的气候变化预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张琪李跃清任景轩
- 关键词:雨层云卷云气温
- 基于改进的云模型方法对东盟十国地缘人文的风险区划
- 2021年
-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选取“一带一路”中的东盟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借鉴云模型理论,采用模糊均值聚类方法对其改进,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数据资料,对东盟十国与我国政治、经济、民心等方面进行了聚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风险区划,把东盟十国分为了“良好型”、“畅通型”和“潜力型”三大类,可对其采用不同的投资和合作政策,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
- 刘科峰洪梅葛晶晶张运祥李付亮杨理智
- 关键词:模糊C均值聚类风险区划
- 北京市臭氧生成与前体物敏感性模拟
- 本文采用WRF-Chem模式结合经验动力学建模方法(EKMA曲线),研究2015年10月1日12:00-10月8日00:00和2017年5月13日20:00-5月23日20:00两个不同天气形势的复合污染过程,分别进行2...
- 崔萌安兴琴孙兆彬任文辉向福均崔强
- 关键词:臭氧
- 文献传递
- 预报风强度对火箭最大气动载荷精度影响及建模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不同预报风强度的精度以及其对应的最大气动载荷预报值精度的研究文献极少。以某地区实况风为基准,分别对不同预报风强度的精度以及其对应的最大气动载荷预报值精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订正模型,结果表明在预报日数第1~11天,预报风强度越大,预报风精度及其对应的最大气动载荷预报值精度越高;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可提高最大气动载荷预报值精度,且预报风强度越小,最大气动载荷预报精度提高越明显。这些发现在火箭发射前的飞行保障及安全决策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 程胡华武帅张入财肖云清赵亮
- 关键词:运载火箭
- 气溶胶辐射效应对边界层及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2020年
- 筛选2017年5月23—31日典型污染个例,利用WRF-Chem大气化学模式,通过设置敏感性实验的方法,模拟研究了气溶胶辐射效应对北京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温度、相对湿度及O3和PM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气溶胶辐射效应情况下,模拟时段内北京地区平均边界层高度下降约34 m,平均近地面2 m气温下降约0.3 K,平均相对湿度上升约0.78%;气溶胶辐射效应造成O3平均浓度减少约1.71μg/m^3,PM2.5平均浓度增加约1.65μg/m^3。研究发现:气溶胶辐射效应对各要素值在不同高度层上具有不同影响,温度与相对湿度变化趋势相反,低层PM2.5浓度上升,边界层以上PM2.5浓度下降。此外,城郊、地形也都是影响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重要因素,在城区及平原地区要素值受气溶胶辐射效应影响产生的变化更加明显。
- 李江涛王宝珍安兴琴崔萌王超李颜君
- 关键词:臭氧PM2.5
- 西宁曹家堡机场雷暴统计特征分析
- 2020年
- 基于2006—2015年西宁曹家堡机场的雷暴观测资料,从雷暴日(次)数、持续时间、初现方位、伴随天气现象和雷暴初终日特征方面对该高原机场的雷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曹家堡机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4.7 d,主要发生在5—9月,夏季是该机场雷暴的集中爆发期;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集中发生在午后至夜间(16—22时),持续时间在2 h以内;雷暴初现方位以偏西、偏北为主,偏西、偏北的对流云团发展是该机场飞行保障的关注重点;雷暴伴随天气现象以干雷暴和小阵雨为主,而少数伴有中、大阵雨的强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雷暴初终日平均间隔为173.2 d,并且初雷能充分体现该机场的典型雷暴特征。
- 马申佳吴丹任景轩吴春刚何宏让
- 关键词:雷暴天气
- 便携式野战气象观测站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便携式野战气象观测站。;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在野外执行应急气象观测时获取更为精准的气象要素信息。;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杨理智钟正李昱吴春刚蒋印祺任景轩王洪斌
- 青藏高原东部初生雷暴云图特征及成因被引量:5
- 2018年
- 利用2010—2014年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雷暴资料和同时段的FY-2D、E双卫星资料,分析了初生雷暴的卫星云图特征,并讨论了午后雷暴的成因。结果表明:高原东部初生雷暴云团卫星云图特征明显,其发展高度相对较低,云顶位于对流层顶之下,并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其红外云顶亮温和水汽亮温总体均呈单峰型分布,基本介于-55^-10℃和-50^-30℃之间;红外-分裂窗通道亮温差值大多发生在-3.3℃附近,83%的红外-水汽通道亮温差值大于0。进一步分析发现,Ⅰ区、Ⅱ区雷暴初期的地气温差主要集中在5~15℃,地表温度分别集中在25℃和30℃附近,相对湿度分别集中在40%~55%和30%~50%之间,温度-露点差为7~15℃附近。Ⅲ区地气温差主要在5~10℃左右,地表温度集中在30~35℃附近。综合来看,高原东部雷暴初期地气温差、地表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集中度较好,近地层适中的地表温度、地气温差和一定的湿度条件,才会非常有利于青藏高原东部午后雷暴的发生发展。
- 张琪任景轩肖递祥肖递祥肖红茹
- 关键词:地气温差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