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
- 作品数:180 被引量:866H指数:15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 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择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226例糖尿病患者,基于数字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113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方式之上,应用饮食护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血糖变化和疾病综合知识合格率、自我管理合格率、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与对照组。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饮食护理方式可以稳定血糖,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疾病依从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张静静
- 关键词: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
-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近视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中医适宜技术在近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喀什地区巴楚县中医医院眼科门诊2022年6—12月收治近视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佩戴凹透镜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近视中医适宜技术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裸眼视力、屈光度、症状积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43);治疗后,试验组裸眼视力高于治疗前,试验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视物眯眼、眼部易疲劳、眼胀、眼周酸痛、眼睛干涩积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视物眯眼、眼部易疲劳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可以改善近视儿童的视力和眼疲劳症状。
- 努尔比依木·阿布都热依木赵梦飞刘登胡嘉斌冯娟娟齐萃萃
-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近视裸眼视力屈光度眼疲劳
- 一种可拆卸可伸缩保护肩关节及手的轮椅侧扶手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可伸缩保护肩关节及手的轮椅侧扶手装置,包括弧形扶手和底座;所述弧形扶手前端设有手柄,能够延长弧形扶手的长度;所述弧形扶手和底座通过连接管连为一体;所述底座设有两个;所述连接管可以伸缩,所述连接管设...
- 项育枝白玉龙
- 一种卒中患者用的可充气防护座椅
- 本申请涉及一种卒中患者用的可充气防护座椅;所述的防护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包括坐垫、靠背以及扶手;所述的坐垫上设置有坐骨支撑垫;所述的扶手下缘设置有坐姿调节枕;所述的靠背上设置有腰肌支撑垫;所述的坐垫外侧边缘还设置有...
- 高佳佳 顾琳奕 顾怡中 陈岚 赵坤
- 文献传递
-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认知功能障碍27例
-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穴位注射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认知功能障碍,同时采用象征性游戏测试量表观察治疗前后认知障碍的恢复状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患儿对外界反应灵活,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孟琼王超一刘昊施炳培
- 关键词:针刺小儿脑瘫
- 中药泡脚1号方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21年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据报道成人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概率约占60%~90%[1]。DPN后期可累及运动神经,出现肌力减弱甚至肌萎缩和瘫痪,是造成糖尿病足及截肢的主要原因[2]。中药足浴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已被证实是治疗DPN的有效治疗方法,且具有操作便捷、成本低、不良反应较小、患者依从性高以及推广性强等优点[3]。本次研究运用中药泡脚1号方治疗DPN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任健邓荣荣袁国平李昌荣
-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肌力减弱成人糖尿病中药泡脚中药足浴
-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评价量表 应用技术指南 第6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康复评价量表
- 胱抑素C心肌肌钙蛋白I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检测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中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所占比例增加,同时吸烟、饮酒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病死率以及致死率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2]。
- 朱晓峰伍惠静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肌钙蛋白I脑钠肽前体胱抑素CN末端老年
-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盐酸纳美芬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接诊的94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纳美芬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血流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障碍(DRS)评分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一个疗程后的血流流动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分别为(92.13±4.32)cm/s、(57.56±4.61)c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4±4.15)cm/s、(50.33±4.12)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一个疗程后的脑血流波动指数(PI)为0.51±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6±0.02,GCS评分为(12.31±0.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0.68)分,DRS评分为(4.21±0.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9±0.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良好、中残率分别为72.34%和10.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68%和6.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盐酸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能改善患者的脑血流水平,降低神经功能障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黄昊孟琼滕蕾田晓婷娅茹
- 关键词:颅脑损伤昏迷醒脑开窍针法盐酸纳美芬促醒
- 调神拍打功联合止颤颗粒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调神拍打功联合止颤颗粒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中医医院及其医疗联合体脑病科治疗的PD患者2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治疗组、中西医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76例。西药治疗组接受PD健康教育及多巴丝肼片治疗,3次/d,7 d/周,共治疗12周;中西医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组基础上接受止颤颗粒治疗,2次/d,7d/周,共治疗12周;联合治疗组在中西医治疗组基础上接受调神拍打功训练,30 min/次,1次/d,3 d/周,共训练12周。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UPDRS-Ⅲ评价PD严重程度和运动症状;采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问卷量表(NMSQuest)评定患者非运动症状;采用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定患者生活质量;评估3组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治疗8周后UPDRS总分、UPDRS-Ⅲ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3组治疗12周后UPDRS总分、UPDRS-Ⅲ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中西医治疗组治疗12周后NMSQuest、PDQ-39评分明显降低,联合治疗组治疗8、12周后NMSQuest、PDQ-39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治疗组同一时间点比较,中西医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治疗8、12周后UPDRS总分、UPDRS-Ⅲ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中西医治疗组治疗8周NMSQuest评分明显降低,治疗12周后PDQ-39评分明显降低,联合治疗组治疗8、12周后NMSQuest、PDQ-39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西医治疗组同一时间点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8、12周后UPDRS总分、UPDRS-Ⅲ评分、NMSQuest评分、PDQ-39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拍打功联合止颤颗粒可改善PD患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安全性
- 蔡丽韩悦王泰东顾琳奕朱焜朱焜
-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