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598 被引量:6,755H指数:28
相关作者:刘华丁海泉李春曹健林王希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14篇期刊文章
  • 18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1篇机械工程
  • 610篇理学
  • 407篇电子电信
  • 2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1篇化学工程
  • 31篇电气工程
  • 20篇天文地球
  • 17篇医药卫生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生物学
  • 8篇核科学技术
  • 8篇农业科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75篇光学
  • 191篇光谱
  • 131篇红外
  • 114篇液晶
  • 103篇光学设计
  • 91篇衍射
  • 90篇光谱仪
  • 87篇激光
  • 83篇红外光
  • 81篇红外光谱
  • 77篇近红外
  • 70篇光刻
  • 66篇近红外光
  • 66篇近红外光谱
  • 59篇有限元
  • 58篇光学系统
  • 57篇传感
  • 54篇感器
  • 54篇传感器
  • 50篇自适应光学

机构

  • 1,596篇中国科学院长...
  • 298篇中国科学院研...
  • 244篇中国科学院大...
  • 85篇吉林大学
  • 63篇长春理工大学
  • 62篇中国科学院
  • 29篇南开大学
  • 20篇暨南大学
  • 15篇空军航空大学
  • 12篇浙江工业职业...
  • 11篇中国计量学院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浙江大学
  • 8篇北京理工大学
  • 8篇郑州大学
  • 7篇大连理工大学
  • 7篇东北师范大学
  • 7篇河北工业大学
  • 7篇天津大学
  • 7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155篇宣丽
  • 141篇吴一辉
  • 121篇梁静秋
  • 93篇卢振武
  • 85篇王淑荣
  • 84篇隋永新
  • 82篇梁中翥
  • 77篇巩岩
  • 73篇杨怀江
  • 71篇曹召良
  • 70篇卢启鹏
  • 65篇王维彪
  • 63篇彭增辉
  • 62篇刘永刚
  • 61篇陈波
  • 61篇孙强
  • 54篇胡立发
  • 53篇吕金光
  • 53篇穆全全
  • 49篇李福田

传媒

  • 206篇光学精密工程
  • 147篇光学学报
  • 70篇液晶与显示
  • 69篇光子学报
  • 66篇光谱学与光谱...
  • 58篇物理学报
  • 58篇中国光学
  • 57篇红外与激光工...
  • 56篇中国激光
  • 41篇激光与光电子...
  • 34篇光机电信息
  • 34篇光电工程
  • 31篇光学机械
  • 28篇光学技术
  • 22篇光电子.激光
  • 21篇发光学报
  • 21篇微细加工技术
  • 17篇长春理工大学...
  • 15篇电子测量与仪...
  • 14篇微计算机信息

年份

  • 9篇2023
  • 19篇2022
  • 24篇2021
  • 19篇2020
  • 23篇2019
  • 35篇2018
  • 40篇2017
  • 67篇2016
  • 85篇2015
  • 103篇2014
  • 115篇2013
  • 116篇2012
  • 115篇2011
  • 87篇2010
  • 106篇2009
  • 123篇2008
  • 87篇2007
  • 83篇2006
  • 70篇2005
  • 82篇2004
1,5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见光移相点衍射干涉仪的空气扰动误差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提高可见光移相点衍射干涉仪的测量精度, 对空气扰动误差的分析以及有效的抑制是十分必要的。 利用自行设计的十三步移相算法与传统的五步移相算法对空气扰动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证明了新算法的优越性,并且通过对干涉仪的空气扰动误差的分析,最终得到了干涉仪工作的环境控制条件, 如果采用十三步移相算法, 保证空气温度变化控制在±0.005 ℃以内,压强变化控制在±1 Pa 以内,水汽压变化控制在±5 Pa 以内,温度梯度变化控制在 0~0.01 ℃范围内,压强梯度变化控制在 0~2 Pa 范围内,最后再对多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则空气扰动误差引起的位相误差将在测量精度允许的范围内。 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搭建了原理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十三步算法和五步算法的结果相近,但十三步算法的重复性优于五步算法。 采用十三步算法,在所构建的实验装置上实现了 RMS 值优于 λ/10 000(λ=632.8 nm)的检测重复性。
张宇金春水马冬梅王丽萍
关键词:光学检测
压缩编码孔径红外成像超分辨重建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利用低分辨率红外探测器获取高质量图像信息,对基于频谱面的压缩编码孔径成像方法和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在频谱面加入孔径编码器,通过傅里叶变换对采样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压缩。然后,利用光学成像系统的分片光滑性,实现信号在傅里叶变换域的稀疏表示。最后,提出了两点步长梯度法与自适应非单调线搜索策略相结合的梯度投影并行加速算法,用于完成对稀疏信号的超分辨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以远小于原始信号的数据量重建出高分辨率图像信息。
王新华欧阳继红庞武斌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压缩感知超分辨重建
梦之线光栅单色器温度起伏对能量漂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确保光栅单色器温度起伏引起的能量漂移不影响光束线的表观能量分辨率,建立了单色器高精度的恒温环境。结合上海光源梦之线设计,根据光栅衍射方程推导出单色器温差与能量漂移之间的关系;据此设计了沿光束方向温度起伏较小的单色器恒温环境,测试了温度控制系统不同条件下的长期温度稳定性,并通过长时间多次测量氮气K边吸收谱的方法,得到了相应的能量漂移。结果显示:温度控制系统未启动的情况下,棚屋内最大温度变化约为0.62K,测得的能量漂移约为49 meV;温度控制系统使用独立冷水机时,最大温度变化约为0.20 K,相应的能量漂移约为17meV。实验表明,建立的单色器恒温环境满足设计要求,使得单色器温差引起的能量漂移对梦之线表观能量分辨率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陈家华邹鹰邹鹰卢启鹏王勇
关键词:温度起伏能量分辨率
基于扭曲向列相偏振调制器的液晶/聚合物光栅
为了降低液晶/聚合物光栅(HPDLC)的驱动电压并提高其对比度,基于偏振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电调谐光栅。在光栅前面放置扭曲向列相液晶(TN)偏振调谐器,通过调节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实现光栅内液晶折射率的变化,进而实现衍射强度...
李文萃邓舒鹏刘永刚宣丽
关键词:驱动电压扭曲向列相
文献传递
星载光栅光谱仪消偏器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星载光栅光谱仪中的光栅有着强烈的偏振响应。为了保证光谱仪测定的光谱分布的准确性,必须在光辐射进入仪器光谱测量部分之前就消去光辐射的偏振。应用矩阵光学推导出了这种紫外石英消偏器的残余偏振度,并得到影响其消偏性能的几个因素。建立了一套测试系统,在300-360nm波段上对其消偏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入射光经过紫外石英消偏器后的残余偏振度变化范围1.2%-5.7%。与理论推导有较好的一致性。并按照国际通用不确定度评估规范,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估,组合不确定度小于1.8%。
王锐王淑荣李福田袁钾光张振铎
关键词:偏振光栅光谱
Mo/Si多层膜反射镜在带电粒子照射下反射率变化
为模拟低地球轨道空间辐射环境,利用高能电子和质子对应用于空间极紫外望远镜上的Mo/Si多层膜反射镜分别进行照射,研究在电子和质子照射下多层膜反射镜反射率的变化,电子的能量和辐照剂量分别为4.5MeV和3.3×1010mm...
陈波李忠芳尼启良齐立红王丽辉
关键词:空间辐射环境带电粒子
文献传递
基于机械敏感度的光机结构优化被引量:1
2015年
传统的光机结构设计流程中光学设计和机械结构设计相对独立。光学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者很难确定哪种支撑结构比较适合,难以实现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利用机械敏感度直接建立机械结构加工装配误差与光学系统成像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直观地描述机械结构误差对镜片的偏心、倾斜和间隔误差的影响,从而反映了对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构设计者依据不同机械支撑结构的机械敏感度表来选择适用于该光学系统的最佳支撑结构,从而实现对物镜光机结构的优化。
门树东刘春来赵阳王平
关键词:光学设计优化设计
紫外光电探测器高精度线性测量装置被引量:9
2007年
基于双光阑法,研制了一种紫外光电探测器高精度线性测量装置,主要由高稳定钨带灯、带有快门的双光阑屏、石英透镜、紫外光栅双单色仪和计算机组成,测量波长范围为200~400 nm.给出了该装置的原理、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测量过程由计算机配套专用软件进行自动控制。利用该线性测量装置,对光电倍增管探测器进行了线性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05%,可应用于对精度要求高的紫外光电探测器线性度的测量。
薛庆生王淑荣李福田
关键词:光电探测器非线性单色仪
适用于高空间频率透射式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的材料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提出了适用于空间频率为3000 lp/mm的透射式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HF-THPDLC)光栅的材料体系,并在反应动力学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了能够得到高衍射效率并具有良好表面形貌的HF-THPDLC光栅,首先确定了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使得预聚单体和液晶的扩散时间、液晶的成核时间以及于聚合物的凝胶时间达到最佳匹配状态,从而获得了良好的表面形貌,并降低了光栅的散射损失;然后又通过添加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提高了体系的双键反应度,分析了NVP在光栅形成过程中反应动力学方面的影响并确定了其最佳含量,进一步改善了HF-THPDLC光栅的光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平均官能度为3.2,NVP含量为10%的条件下,空间频率为3000 lp/mm的HF-THPDLC光栅光学特性最好,衍射效率高达78.3%.
李文萃邓舒鹏刘永刚姚丽双鲁兴海宣丽
关键词:空间频率表面形貌衍射效率
琼脂糖凝胶的光学特性
2016年
为了研究应用于生物细胞打印的琼脂糖凝胶的光学特性,将不同比例的琼脂糖粉末与蒸馏水混合后加热,溶解冷却形成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测量琼脂糖热溶液冷却过程中55℃时的琼脂糖溶液的折射率及琼脂糖凝胶的折射率。通过对比细胞培养液的折射率,获得作为生物打印基质材料和生物支架的琼脂糖凝胶最佳浓度为0.786%。测量琼脂糖凝胶的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及衰减全反射红外吸收光谱,结果显示琼脂糖凝胶在400~1 100 nm波段没有特征吸收峰,而且最大吸收只有0.171Abs;在红外波段琼脂糖凝胶的吸收特性与细胞培养液基本相同,细胞培养液在2 966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是培养液独有的。对琼脂糖凝胶表面的激光散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40 nm激光的散射最强,532 nm激光散射最弱;琼脂糖凝胶浓度越小,散射越强。
张仁梅张军谢梦圆陈建苏
关键词:琼脂糖热冲击
共1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