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研究所 作品数:388 被引量:1,727 H指数:21 相关作者: 忻新泉 孙为银 朱慧珍 樊健 李重德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同济大学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配合物与载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1987年 本文研究了配合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载体浸渍于配合物的溶液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可分成四类:(1)无明显的化学作用;(2)配合物与载体通过桥联的配体作用;(3)载体阳离子与解离的配体作用;(4)载体促进金属水合离子的水解。 汪信 忻新泉 戴安邦关键词:配合物 水合离子 桥联 相互作用 阳离子 配体 双层脂膜——一种发展生物分子电子器件的实验体系 1989年 实验的双层脂膜的形成使得研究者可以详细地研究该结构的电性质与运送性质,以期更好地理解生物膜的作用。这种分隔两个水相的超薄的液膜(<100A),当被光照射时,由于来自前界面的反射光,相移了半个波长,而来自后界面的反射光,则基本上没有相移。 田心棣 邰子厚关键词:分子电子学 生物膜 电性质 荧光分子机器的研究 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计算机微型化的要求日益强烈,与分子计算机有关的荧光超分子体系已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我们用配位超分子荧光体系组成的分子机器,由荧光基团连接到双穴受体作为固定部份,客体金属离子作为移动部份,藉金属离子(客... 罗勤慧 沈孟长关键词:荧光 分子机器 配位超分子 文献传递 2,3-吡嗪二甲酸钴(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6 1998年 在不同的反应介质条件中,用2,3-吡嗪二甲酸(C4N2H2(COOH)2,简称Pzdc)与Co(NO3)2·6H2O或Co(ClO4)2·6H2O反应,得到了三个新的不同组成的2,3-吡嗪二甲酸钴(Ⅱ)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获得了Co(Pz(COO)COOH)2·2H2O的晶体学数据,表明Co(Ⅱ)处于由Pzdc中的2个N、2个O及2个配位水中的2个O组成的八面体结构中。同时,我们对CoPz(COO)2·4H2O和CoPz(COO)COOH(ClO4)·4H2O进行了变温磁化率测试,结果表明这两个化合物都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胡晓东 徐正 邹建忠关键词:钴 配合物 晶体 磁化率 硅元素对甘蔗产量和糖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91年 试验用自制的多硅酸盐纯物质,对甘蔗进行了连续五年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多硅酸盐可使甘蔗同时提高产量和糖分含量,亩产增糖10%~20%,从而确定了硅元素对甘蔗的增产和增糖作用。 季明德 黄湘源 汪志兵 张远福 叶小春 陈荣三关键词:甘蔗 糖分 硅 高氯酸二吡啶·双(N-氯化吡啶-2-甲醛)缩-1,3-丙二胺合镍的晶体结构 1989年 合成了Ni(Ⅱ)的吡啶和双(N-氧化呲啶-2-甲醛)缩-1,3-丙二胺的配合物。对它进行了红外、紫外、电导和磁化率的表征。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定性解释了红外特征吸收峰D_(N-O)和V_(C=N)波数移动与分子几何构型之间的关系。利用紫外吸收峰近似计算了配体场分裂参数Dq和Racah参数B。 王国雄 陆勤 曾成 周忠远关键词:镍 吡啶 双希夫碱 晶体结构 三核锌配位化合物Zn3(phen)2(2,4-DAA)6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荧光和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1 2008年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4-DAA)和邻菲啰啉(Phen)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三核锌配合物Zn3(phen)2(2,4-DAA)6.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030(2)nm,b=1.2930(3)nm,c=1.5081(3)nm,α=100.436(3)°,β=110.227(3)°,γ=103.802(3)°,V=1.8760(7)nm3,Dc=1.661g/cm3,Z=1,F(000)=944.最终GooF=1.033,偏离因子R1=0.0326,wR2=0.0736.在配合物分子中,3个锌(Ⅱ)离子在同一直线上,且以中间锌(Ⅱ)为对称中心,Zn1…Zn2的距离为0.3378nm;3个锌(Ⅱ)离子存在两种配位方式:其中对称的锌离子分别与3个2,4-二氯苯氧乙酸中的3个羧基氧原子及一个邻菲啰啉的2个N原子配位,形成了五配位的变形四方锥结构,而中间的锌离子与6个2,4-二氯苯氧乙酸中的6个羧基氧原子配位,形成了六配位变形八面体结构.研究了配合物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 杨颖群 李昶红 李薇 李东平 匡云飞关键词: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由5-磺基水杨酸组装的镧系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英文) 被引量:4 2008年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6个新的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Ln2(SSA)2(phen)4(H2O)2(Ln=Er(Ⅲ)(1),Yb(Ⅲ)(2)),[La2(SSA)2(phen)2(H2O)4·(phen)·(H2O)1.33]n(3)和[Ln(SSA)(bpdo)0.5(H2O)·(H2O)]n(Ln=Nd(Ⅲ)(4),Sm(Ⅲ)(5),Eu(Ⅲ)(6),SSA=5-磺基水杨酸,phen=邻二氮杂菲,bpdo=4,4′-联吡啶氮氧化物),并测定了它们的结构。化合物1和2都具有蝶状双核中心,这个双核中心进一步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骨架。化合物3在a方向形成一维梯状链,而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在这一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化合物4~6由相互穿插的单螺旋链形成三维骨架结构。此外,对这6个化合物进行了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的研究。固态化合物3受激下,发射较强的蓝色荧光。 鲁振达 姚景 林建国 邢燕燕 孟庆金 高松 芦昌盛关键词:镧系元素 5-磺基水杨酸 邻二氮杂菲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硅胶吸附分离法 被引量:5 1995年 从牛血或猪血的红细胞中提取铜锌SOD的关键步骤是用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将粗SOD进行纯化。我们以水玻璃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成本极低的硅胶吸附剂,SOD回收率为90%。制品只有一条凝胶电泳带,效果很好,完全可以代替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用于SOD的纯化。 赵辉 沈孟长 钱雯 罗勤慧 林光裕关键词:铜锌 超氧化物歧化酶 硅胶 气相色谱法研究配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Ⅸ.Fe2(C2O4)3—HZSM-5和Fe2(C2O4)3—HY的热分解 1985年 本文研究了草酸铁(Ⅲ)负载在 HZSM-5和 HY 沸石上的性质和热分解.草酸铁(Ⅲ)在沸石表面发生离解吸附,CO与表面的 Al 配位,热分解时产生β峰.草酸铁(Ⅲ)与 HZSM-5沸石作用较弱,在氢气中500℃时的还原产物为α-Fe,而Fe(CO)—HY 体系在氢气中500℃时除得到α-Fe 外,还有少量高分散的零价铁和部分难以还原的铁离子. 汪信 忻新泉 戴安邦 张毓昌关键词:架状硅酸盐矿物 热分解 FE2 HZSM-5 HY 气相色谱法